1977年,張鈺哲仍未找到原“中華”的蹤影,但是對1957年觀測到的那顆酷似“中華”的小行星有了很準確、很精密的結果。後來,國際小行星中心決定用這顆小行星替代“中華”。

原來的“中華”到底是不是現在的這顆,它是否還在太空中遨遊,如果它已不存在,那它突然失蹤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許許多多的疑問隻是一個謎,一時之間還沒法解答。

宇宙的“四大天王”

在星空中的“黃道”(地球公轉軌道的投影)上,有4顆明亮的1等星,而且它們彼此間的相隔也大致差不多,基本上可以作為一年中四個季節的代表星,所以人們習慣把它們稱為“四大天王”。這4星分別是:獅子α、天蠍α、南魚α和金牛α。金牛α出現在冬夜中,在希臘神話中,它是一頭長著牛頭人身、力大無窮、專吃童男童女的妖怪,紅色的金牛α是牛的眼睛。現在它憤怒地圓睜紅眼向獵戶猛衝過來……金年α距離我們68光年,半徑也比太陽大46倍,從它發出的光呈桔紅色可知,其表麵溫度也隻有3000℃左右。金牛座中最引人注目的天體,是肉眼見不到的“蟹狀星雲”。這是1054年一顆恒星爆炸後遺留下來的“超新星遺跡”,它生動地揭示了恒星演化的重大秘密。

神秘的電波來自何方

1924年8月22晚上7~10點,美國海軍捕捉到了一種奇怪的電波。阿姆哈斯特大學的天文學教授迪皮德·特德博士認為,這種電波有可能是“宇宙人發來的信號”。

這種奇怪的電波仍在不斷地出現。有人經過研究發現,發往空中的無線電波脈衝,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收到了兩個回波。其中一個是從大氣的電離層反射回來的。而另一個則不知是從哪裏反射回來的。人們估計另一個回波,可能是從電離層外、月球軌道之內反射回來的,英國一位天文學家估計,這個反射回波的物體可能是牧夫星座中的某個星球發射的宇宙飛行器。究竟是什麼東西,至今無人知曉。

1931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央斯基在研究無線電幹擾時,發現了來自銀河中心的無線電波。從那以後天體發射的無線電波使人們產生極大的興趣,於是,射電天文學這門新的學科應運而生。天文工作者用射電望遠鏡找到了幾萬個“無線電台”,已被確認的有超新星的殘骸、銀河中的星雲、一些有特殊外表的河外星雲、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等。但其餘大部分是什麼還不清楚。

1960年美國擬定了第一期奧茲瑪計劃,以便捕捉研究各種奇怪的電波。這個計劃由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負責實施。他們利用3架25908米的射電望遠鏡,對波江座和鯨魚座兩顆相鄰的恒星作了3個月的監視,結果從波江座星係中接收到了異常的間歇脈衝信號。天文工作者應用地球上的數學規律繪成圖形,並按我們的思維方式對圖形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一顆行星,表麵似乎被液體覆蓋著,並且有類似於地球上魚類的生物生活在那裏;另一顆行星上似乎生活著像地球上人類那樣的哺乳動物,有雄雌之分,長有6個手指,並且還領著他們的後代。可是,這些推論並沒得到充分的證實。1972~1976年,美國又開始執行第二期奧茲瑪計劃,利用世界上最大、最精密的射電望遠鏡,對地球附近的650顆類似太陽的恒星觀察了近4年時間,結果收到了10多顆恒星異常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是智慧生物發出的,還是天然無線電波的噪聲?至今還無法確定。

從1983年以來,美國開始執行一項大規模探索外星智慧生物的計劃。在普遍搜索太空的同時,重點搜索半徑在80光年範圍以內的773個星球,希望能從這裏解開神秘電波之謎。

月球上有水嗎

如果月球上有水,那一定會為太空開發、登月旅行、月球基地建設帶來很大的方便。

人們從水中還可以分解出作為宇宙飛船燃料的氫和助燃的氧,同時對於在月球上尋找生命以及研究月球本身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人們渴望能在月球上找到水。

自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月以來,“阿波羅”係列的宇宙飛船已6次登月,並從月麵上帶來大量岩石標本。然而對這些岩石的分析表明,月球岩石中根本不含水分,於是,“月球上沒有水”成了定論。

但美國天文學家對這一問題作出了挑戰性的回答:月球上很可能有水。他認為,在月球北極和南極的環形山中,有終年不見陽光的凹地,那裏有可能蓄積著冰,而“阿波羅”宇宙飛船從沒有到過那裏。

科學家們研究了月球的有關資料發現:在月球赤道附近,月麵溫度正午時是130℃,夜間降至-150℃,溫差大得驚人。而在月球極地,溫度經常在-2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可能存在冰的。還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月球與地球是以同樣方式誕生的話,那麼當初月球上也應該有水。

為了解開這個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準備在今後的幾年內發射一顆月球極軌道衛星,這顆衛星將使用伽馬射線分光計,來考察月球兩極是否有冰及其他物質。日本的宇宙科學研究所,也希望盡量發射自己的月球極軌道衛星,實現月球探查計劃。

月球上到底有水嗎?也許隻有月球極軌道衛星才能帶來真正的答案。

火星上的可疑曆史

現代探測表明,火星表麵所以呈紅色,是由於火星大氣能夠發出紅外線激光,使火星形成一個巨大的氣體激光器。火星地表亦富含氧化鐵而呈紅色。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幻想著“火星人”的存在。但實際上,火星遠不具備地球上的生存環境。這裏的大氣極其稀薄,隻相當於地球3萬米高空的大氣;同時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而且異常幹燥。火星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僅達到15℃。春季的大風暴異常猛烈,可在火星上空形成經久不散的、麵積極大的“大黃雲”。火星表麵類似月球,球形山密布,大約有幾萬座。

經過地球人的探測努力,盡管未能發現“火星人”的現實蹤影,但從“人麵石”到金字塔等建築物的發現,已經表明火星上確有文明遺跡的存在。而最先為揭示火星文明秘密提供證據的,正是美國於1976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維京1號”。

同年7月31日,“維京1號”拍下了著名的火星表麵照片,這就是火星“人麵石”照片。從照片上看,一處巨大的建築猶如五官俱全的人臉仰視著天空。該照片受到了美國宇航局的重視,為此還成立了由3名技術人員組成的專門研究小組,來分析這令人莫名其妙的畫麵,以鑒別是否屬於自然侵蝕或自然光影所致。

專門研究小組成員采用計算機最新的處理技術對火星“人麵石”照片進行分析。他們認定:“人麵石”是修建在一個極大的長方形台座上,刻有輪廓分明的鼻子以及左右對稱的眼睛,還有略張開的嘴巴。“人麵石”全長(從頭頂至下巴)為26千米,寬度為23千米。

美國宇航局共存有6張火星“人麵石”的照片,這是當初“維京1號”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同一物體。此外,從這些照片上還發現有類似金字塔的火星古建築,它們地處“人麵石”西南方向約16千米處,其邊長是埃及金字塔的10倍,體積超過其1000倍,它們對稱排列在“人麵石”的對麵。除了塔形建築,還有其他形狀的一些建築。

門森德·伊比特羅是美國宇航局電子工程技師,也是專門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他在介紹對火星“人麵石”的檢測情形時說:“眼睛部分裏麵有眼球,也就是有瞳孔。眼睛部分經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分析,看出內部麵積很大。越往外越狹小,明顯地能看出刻有半球似的眼珠。更有趣的是,仔細一看眼睛下方還刻有像眼淚似的東西。這意味著什麼就弄不明白了……”

專門研究小組對於“人麵石”照片上出現的塔形物體和排列在其附近的人工建築物,也進行了放大處理和仔細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火星上的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相同,都是麵向正北方修建的。研究人員還在照片上發現,在類似古代都市遺跡的建築物和金字塔群附近,有人工修建的城堡似的牆壁向前延伸。其牆壁的一麵長達2千米,呈V字形聳立。從形式上看,就像地球上的古城堡似的,不知用途何在。

對於火星上出現人工建築物的事實,由於有已向公眾公開過的火星“人麵石”照片為證,已是不容否認的了。前不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的一些火星研究專家,將他們從舊資料堆中偶然發現的一組有趣的火星照片公布在報紙上;這些照片都是l976年由“維京1號”、“維京2號”探測器在飛臨火星上空時成功地攝取下來的,隻是因為當時照片太多而被積壓下來。在這些拍攝於10多年前的火星照片上,人們可以看到一尊尊石頭人像(眼、鼻、口甚至頭發都清楚可辨認),一座座高聳的金字塔,一片片類似城市廢墟的奇跡。

顯然,在久遠的火星曆史上,曾有過智能生物的大規模的文明活動。那麼,這些智能生物究竟源於火星本土,還是來自於火星之外的世界呢?對此,沒有任何可供追究與探索的憑據。不過,應該肯定的一點是:火星的自然環境已發生過不可逆轉的悲劇性演變。

據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的調查分析,在距今5億年前,火星上不僅有遼闊的海洋和大陸,而且空氣同地球上一樣濕潤,空氣成分也同現在的地球幾乎相同,因此很可能存在與人相似的生物。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火星問題專家說:“火星上的水,比一般人一度所認為的要多得多,而且火星上仍發生類似地球上的季節變化。火星的水足夠填滿一個10~100米深的海洋。”

盡管對於有關火星殘存生態環境的情報,美國與前蘇聯都采取了秘而不宣的態度,但既然美國科學家已說明火星上發現了大量水的存在,那麼顯而易見,作為水的載體,河流海洋以及其間魚類等生物的存在,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最近,美國宇航局也宣布說,在處理和分析火星照片時,發現有的照片上出現了三角形的“怪物”形象,火星上的這些“怪物”顯然是會移動的。它們究竟是生物變異的產物,還是某種機械裝置呢?難以判斷。

不過,無論怎樣說,如今火星上的智能生物或者說火星人早已是不存在的了。那麼,這些在火星上留下了眾多的石頭建築傑作的智能生物到底哪裏去了呢?難道火星“人麵石”的眼淚是在注明火星主人的命運悲劇麼?

1989年,瑞士天文學家帕沙向報界披露了有關火星“人麵石”的新的內幕消息:火星上的巨型人麵建築是報警的象征,它的內部裝有一部電視發射機,其最低限度在50萬年前已向地球不斷地發出一項不祥的警告。據說,該電波顯示了數以10萬計的人死在街上的慘景,似乎表明火星蒙受了一場滅頂之災,使得火星人個個皮黃肌瘦並死於饑餓和幹渴。

帕沙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50位科學家已看過這段觸目驚心的電視片,而蘇聯和美國的科學家看到該片已逾兩年,其中不足90秒的部分清晰而沒有受到幹擾。

這是聳人聽聞麼?

美國宇航局成立的火星“人麵石”特別研究小組成員認為:古代火星人的滅亡確實是由於遭遇到了某種滅頂之災,而這種災難可能來自於大氣臭氧層的被破壞。門森德·伊比特羅結合地球南極出現臭氧洞的實際說:

“臭氧層一破損,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就會直射到地球上,地球上的生物就會發生皮膚癌,也許很快就會死亡。而更可怕的是,這些有害的紫外線會把水分解成氫和氧。結果,分量輕的氫氣會逃往宇宙空間,長此以往,水就會消失,而留下的氧,會使土地酸化,使地表的顏色變紅。火星上那人臉一般的人工建築物的眼淚,也許就是向整個宇宙生物發出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