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裏主利·林耐砍也認為:“如果我們人類現在不立即停止施放廢氣,防止臭氧層遭到破壞,那麼,我們不久就會走向與火星相同的命運。”
無須贅言,火星巨型人麵建築的眼睛及其古老的電波訊息,既是對昨日火星不幸災變的紀念,也是對今朝地球可能命運的警示,並非隻是杞人憂天。為了防止地球文明重蹈火星文明的覆轍,我們人類必須對此有所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說,1989年7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所宣布的將建成以月球為基地的實現載人飛訪火星的宇宙計劃,其內幕是不言而喻的。
太陽和月亮為什麼同時升起
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你知道嗎,在離杭州82千米的海鹽縣南北湖風景區1868米高的鷹窠頂上,有時在農曆十月份就能看到日月並升的奇異景象。這一現象,雖然在民間傳說已久,而且明代古書上也曾有過記載,但這一天下奇景近千年來已無人問津了,直到1980年杭州大學馮鐵凝先生在發現古書中的記載後,在當年農曆十月初一清晨會同武林中學謝秉鬆老師來到鷹窠頂上,終於看到了日月並升的奇景。這一消息成了當時爆炸性的新聞。從此以後,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清晨都有幾千人來到這裏,想一飽眼福。過去流傳,隻有在狗年(戌年)的十月初一才能見到這一奇景;也有人說要上月(九月)大,即30天,當月(十月)初一才能見到這一奇景。但是,從1981~1983年這3年的十月初一,奇景都沒出現,這使人們大為失望,甚至懷疑馮、謝二人是否看錯。然而,1984年以後,許多人又看到了。1984年農曆有兩個十月(當年閨十月),在十月初一、初二人們沒看到;初三看到了,而且這一奇景持續了15分鍾;初四仍能看到;初五持續了5分鍾,而且在閏十月初一它又出現了。1985年農曆九月隻有29天,但在這一年的十月初一人們仍然看到了這一奇景。這說明民間流傳的必須九月大,十月初一才能看到奇景的說法不確切。
80年代以來,有人對這一日月並升現象做了觀察,發現每次情況都不一樣,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日月合為一體,同時從錢塘江上升起,日月重疊,太陽直徑略大於月亮直徑,露出的一圈太陽呈血芽紅和清藍色。二是太陽升起不久,在太陽旁出現一個暗灰色的月亮,圍繞著太陽,一忽兒躍在太陽右邊,一忽兒又躍在左邊,一忽兒在太陽上麵,一忽兒又在太陽下麵。當月亮經過太陽時,太陽表麵大部分被月亮遮蓋,顏色變暗,未被遮蓋的部分就閃現出金黃色的月牙形狀。三是月亮先出,幾乎在同一直線上太陽隨之出來,太陽托住月影一起升起。四是月影先在日輪中,後又跳出日輪,在太陽四周躍動,陰影呈月牙形。五是月影在日輪中一同升起,並在日輪中躍動,直到月影消失。
在這種日月並升的奇景中,那個“陰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由於十月空氣濕度小、透明度好的一種折光現象?每次出現的景觀為什麼不一樣?這一千古之謎至今還沒有被揭開。
太陽個數的懸念
1551年4月,德國城市馬格德堡被瑞典卡爾五世的軍隊所圍困。圍困的日子已延續一年有餘,城中糧草全無,危在旦夕。一天下午,該城上空突然出現3個太陽。圍城的士兵驚恐萬狀,認為這是天意的預兆,是上帝將要親自來保衛這個城市。根據卡爾五世的命令,瑞典軍隊馬上撤除了對這個城市的包圍。這可是中外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樁趣事。其實,多個太陽中除一個為真太陽外,其餘皆為假象,氣象上稱之為“假日”、“幻日”或“偽日”,是一種少見的大氣光學現象,其成因比較複雜。
簡言之,是天空有由冰晶組成的雲層存在時,太陽光被這些冰晶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由於假日的出現對雲中冰晶形狀、位置和排列等要求十分嚴格,故這種奇景很難見到。當然,多日並升也並非絕無僅有。
1986年12月9日15分,西安上空突然出現一大一小兩個彩色光圈和5個太陽。據資料記載,1934年1月22日和23日,西安市上空曾連續兩天七日當空。
1981年4月18日,海南島東方縣上空出現5個太陽。
1988年12月28日,內蒙古翁牛特旗五日同照大地。此外,峨眉山頂上出現過3個太陽,廬山也曾兩日並升。有關多日並升奇景,我國史籍中亦多有記載,如《宋史·天文誌》載:“日有二影,如三日狀”等。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畫中,有“九日並出”之畫麵。
太陽有伴星嗎
有的恒星看上去是一顆星,但用望遠鏡觀察,它卻是兩顆互相吸引,互相繞轉的星,就像兩個在一起的“夥伴”一樣。太陽這顆恒星有沒有“夥伴”呢?假如太陽真有一個“夥伴”,即伴星,那麼人類就可以解釋過去出現的一些現象,然後再想方設法防止今後可能出現的大災難。
197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送給他父親阿爾瓦雷斯一塊6500萬年前的石頭,它與恐龍滅絕的年代相同。阿爾瓦雷斯是個物理學家,他的擴散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對這塊古老的石頭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銥。銥是天外的“來客”,地球上並不存在這種元素,因此他提出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他經過計算推斷,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為10千米的小行星和地球發生撞擊,揚起的塵埃彌漫著整個天空。在此後的3~5年間,地球陷入了一片黑暗,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造成植物和動物群的大片死亡,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從而使恐龍走向了滅絕。阿爾瓦雷斯的這一理論提出不久,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戴維·芬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研究了古生物滅絕的年代,發現古生物滅絕是有周期性的,平均每2600萬年發生1次。在過去的1億年中,即9100萬年前、6500萬年前、3800萬年前、1200萬年前,都發生過大突變和大滅絕,每次突變有75%的生物絕滅。
在這個基礎上,阿爾瓦雷斯的學生馬勒提出了伴星假說,即太陽有一位“夥伴”。這位“夥伴”的軌道周期,恰好是2600萬年。伴星質量很大,當它一接近太陽係外星的彗星群時,就擾亂了彗群的正常運行,產生彗星雨。有些彗星撞擊了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災難和生物大滅絕。馬勒的學說提出後,科學家們經過進一步研究認為:如果太陽有伴星,那麼這顆伴星便是一顆密度很大的白矮星。它沒有熱、沒有光,體積很小,質量卻大得驚人,它悄無聲息地在太空中繞太陽運行,因而人類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太陽有伴星隻是一個假說,而太陽到底有沒有“夥伴”?這還有待科學家們去尋找和探索。
宇宙誕生之謎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在的樣子又是如何演變而成的呢?在很早以前人類就提出了這些疑問。這個使人類困惑千年而未能破解的重大問題,直到70年前愛因斯坦完成了一般相對論學說之後,才首次提出符合科學邏輯的解答。
一般相對論提出宇宙有可能發生膨脹,後來研究的結果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們發現遠方的銀河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和我們的銀河拉遠距離,這說明宇宙正在逐漸地膨脹著。另外,還發現宇宙空間到處充滿著3度K的雜音電波,這證明宇宙曾經是一個超高溫,高密度的大火球。在以上事實的基礎上而產生的“大爆發宇宙論”已被公認為是當前最標準的宇宙進化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推算,宇宙誕生的時間在150億年之前。宇宙剛剛誕生時它的直徑僅有l/1033厘米,但它的溫度和密度卻高得讓人無法想象。由於物質的溫度和密度驟然下降,使這個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膨脹。在“大爆發”中誕生了各種元素和支配它們運動的力,也因此形成了星球和銀河,傾刻間宇宙之卵便演變成了“成年”的宇宙。
“大爆發宇宙論”提出,宇宙可能是從既無空間也無時間的“虛無”之中以驚人的速度迅猛膨脹而瞬間誕生的。這種理論還提出,宇宙常常是周而複始地從誕生到消亡,再誕生、再消亡的輪回,我們現在的這個宇宙隻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個宇宙中的一個而已。但到目前為止,對於宇宙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這還需要人類待進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宇宙也會死亡嗎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宇宙也會有完結的一天嗎?會以怎樣的形式完結?會是瞬間爆炸嗎?
根據科學家利用天文望遠鏡獲得的最新觀測結果,宇宙最終不會變成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而是會逐漸衰變成永恒的、冰冷的黑暗。這聽起來似乎太駭人聽聞了。然而地球人或許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因為地球人暫時還不會被宇宙“驅逐出境”。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宇宙很可能至少將目前這種適於生命存在的狀態再維持1000億年。這個龐大的數字相當於地球曆史的20倍,或者,相當於智人(現代人的學名)曆史的500萬倍。既然它將發生在如此遙遠的未來,對地球人今天的生活就不會有絲毫影響。
與此同時,科學家又指出: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永遠存在的。宇宙也許不會突然消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讓人覺得越來越不舒服,並且最終變得不再適於生命存在。
這種情況將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呢?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問題。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凡夫俗子來說,這些問題卻有另一種冷酷的魅力。
自從20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哈勃發現宇宙正在膨脹以來,“大爆炸”理論一直沒有擺脫被修改的命運。根據這一理論,科學家指出,宇宙的最終命運取決於兩種相反力量長時間“拔河比賽”的結果:一種力量是宇宙的膨脹,在過去的100多億年裏,宇宙的擴張一直在使星係之間的距離拉大;另一種力量則是這些星係和宇宙中所有其他物質之間的萬有引力,它會使宇宙擴張的速度逐漸放慢。如果萬有引力足以使擴張最終停止,宇宙注定將會坍塌,最終變成一個大火球——“大崩墜”,如果萬有引力不足以阻止宇宙的持續膨脹,它將最終變成一個漆黑的寒冷的世界。
顯而易見,任何一種結局都在預示著生命的消亡。不過,人類的最終命運還無法確定。因為目前,人們尚不能對擴張和萬有引力作出精確的估測,更不知道誰將是最後的勝利者,天文學家的觀測結果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這種不確定因素又是什麼呢?科學家指出,這一不確定因素涉及到膨脹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宇宙始於一個像氣泡一樣的虛無空間,在這個空間裏,最初的膨脹速度要比光速快得多。然而,在膨脹結束之後,最終推動宇宙高速膨脹的力量也許並沒有完全消退。它可能仍然存在於宇宙之中,潛伏在虛無的空間裏,並在冥冥中不斷推動宇宙的持續擴張。為了證實這種推測,科學家又對遙遠的星係中正在爆發的恒星進行了多次觀察。通過觀察,他們認為這種正在發揮作用的膨脹推動力有可能確實存在。
倘若真是這樣的話,決定宇宙未來命運的就不僅僅是宇宙的擴張和萬有引力,還與在宇宙中久久徘徊的膨脹推動力所產生的渦輪增壓作用有關,而它可以使宇宙無限擴張下去。
人們不禁要問:人類能夠避免這場可怕的災難嗎?人類已經在越來越快地改變著地球,操縱著自己的生存環境,也許到那時,人類將會以高度發展的智慧在宇宙中立於不敗之地。誰知道呢?且讓未來的地球人和地外一切生命拭目以待吧。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永遠沒有終極,認識窮盡的那天也許就是人類或宇宙毀滅的那一天。正如愛因斯坦在寫給一個對世界的命運感到擔憂的孩子的信中所說:“至於談到世界末日的問題,我的意見是: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