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大教堂”是何時的產物

1991年9月1日,法國南部海岸卡西斯小海灣。有3名業餘潛水員在此潛水時不幸遇難。為尋找這些失蹤者,當地潛水學校校長亨利·科斯凱繞過重重礁石,終於在水下37米處的一條岩石隧道內發現了死者的屍體。

1985年,科斯凱在潛水時就發現過這條隧道,但他沒有意識到這條隧道的重要性。沒想到一個半月之後,這條水下隧道得到了法國文化部長的高度評價。他說科斯凱所發現的乃是“一座具有重大意義的曆史豐碑”。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科斯凱將在水下發現岩石隧道的秘密透露給了考古學家讓·庫坦後,引起了讓·庫坦的濃厚興趣。他當即決定與科斯凱一起冒險再次潛入水下,探索這一水下隧道的秘密。他們倆先小心翼翼地遊過一條37米長僅1米寬的管道。由於淤泥不時泛起,攪得海水像豌豆湯一樣又稠又渾。然後,他們又穿過一條150米長、直徑2米的隧道,接著擠進一個窄洞,最後才進入一個4米高的石屋。

在這個石屋裏,借助自帶燈的燈光,他們看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奇幻世界:石屋四壁有石器時代的雕刻,有同時期人們所繪的各種馬。這些馬有的僅能看到露出水麵的頭部和背部,而浸在水中的則已被毀壞。

科斯凱和庫坦不甘心這些發現,又摸索著從石屋遊入另一岩洞。岩洞高約30米,直徑為50~60米,呈拱形。借助燈光,科斯凱發現洞內天花板上飾有色彩斑斕的鍾乳石。洞內四壁所繪動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就連從事考古工作多年的庫坦也承認,他以前從未見過年代如此久遠、繪製如此精美的繪畫。據他估計,此岩洞內之繪畫大約形成於12萬~2萬年前。科斯凱把這個水下岩洞稱之為“水下大教堂”。

據初步考證,岩洞內的這些畫是遠古時代藝術家以動物脂肪和礦物色為原料,用動物毛製作的畫筆繪在岩石上的,其中有鹿、馬、鳥,也有北山羊和歐洲野牛等。最令庫坦驚異的是,這裏的歐洲野牛頭部畫法不同於石器時代的岩石繪畫,那時一般隻畫牛頭的側麵,而這裏的牛頭竟繪出3/4的麵部。庫坦說,這種畫法在舊石器時代也是不常見到的。

庫擔推測,遠古時代畫家們在此岩洞內繪畫時,岩洞尚位於海拔80米處。在以後的歲月中,地中海海水不斷上漲,終於堵塞了通往此洞的入口。因此這個岩洞一直沒有被人發現,洞內之物至今保存得完好無損。

科斯凱和庫坦潛入岩洞內後,從岩洞中帶回一些繪畫的顏色樣品。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裏昂根據他們所搜集到的2克顏色微粒,用先進儀器確定出這些繪畫的年代。

考古學家們認為,這個奇跡般地保存下來的水下岩洞是古代祭祖場所,它或許比法國西南部著名的拉斯高岩洞更為重要、更有價值。

拉斯高岩洞是偶然被一群孩子發現的:

1940年9月,幾個孩子尋找一條逃跑的狗,無意間鑽入這個後來被學者譽為冰河時代的凡爾賽宮的岩洞。通過驗色,科學家們確定此洞已曆時16萬年。岩石上的馬、鹿、公牛等動物繪畫,其色澤之光亮令人難以置信,專家學者們都驚歎不已。

考古學家在拉斯高還發現了用動物毛製作的畫筆,用這種筆可塗抹20多種不同顏料。此外,還發現了一種管狀骨頭,當時人們便是通過這種管狀骨頭將粉末狀顏色微粒噴吹在岩石底層上的。拉斯高岩洞的發現是20世紀40年代最偉大的發現。

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發

海底地震是對航行在海上的人們的又一大威脅。1959年春,前蘇聯客貨輪“庫魯”號在勘察加沿海海域航行,突然受到震動,好像有隻大鐵錘不停地敲打船底,每打一次,船身就劇烈地抖動一下,船上的舵輪、雷達全部失靈,羅盤也出了故障。海麵上騰起無數水柱,周圍出現一片白色的泡沫。

1964年3月21日,美國阿拉斯加地震發生時,前蘇聯“堅定”號救護船正在距安克雷奇市250海裏的公海上。它在5分鍾之內竟受到3次劇烈震動,就好像全速前進的船隻,猛地撞上了大塊礁石一般。

在海底地震中,船隻損失的大小取決於地震強度,也取決於船隻與震中的距離。科學家認為,由海底傳遞到海麵的地下震動,在震源地區感覺最明顯,5~6級的地震便可以毀壞船體,掀掉鍋爐和發動機。

對停留在港內的船隻來說,最危險的則是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嘯。地殼急驟升降,迫使幾千米長的水柱發生運動,在海水上層形成巨大而迅猛的波浪,當波浪湧進淺水海域時,浪頭驟然增高,速度放慢,像一麵牆一樣傾倒在岸上。狹長的海灣和楔形港口裏,海嘯的浪頭尤其大。

1958年7月9日晚,美國阿拉斯加東南的裏都亞港發生了一次地震。潮水所到之處,淹沒山坡,衝毀樹林。潮水過後,隻留下一片光石禿嶺。

海底火山爆發也常常給海上船隻帶來慘重的災難。1952年9月23日,東京南225海裏的一座礁石附近,火山爆發。首先來到這裏的一艘日本海上防衛廳的考察船,發現海麵上出現了一個新島,海拔高度30米,直徑150米。幾天之後,小島卻消失了,但火山口還在繼續噴射,火山熔岩流入海裏,蒸汽變成雲彩升上天空。這時,東京漁業研究所的一艘水文考察船又駛近火山爆發區,正當船上人員開始攝影、測定火山威力、選取當地水土樣品時,第二次火山爆發,考察船當即被蒸汽和灰燼吞沒了。火山噴射物散落以後,海麵上再也不見船的蹤影。直到過了很久,船的殘骸才被找到。

人們往往並不知道,有時來自火山的危險並非是火山本身,而是火山的噴發物——火山灰、水蒸氣等,它們像濃霧一樣,降低能見度,使船隻陷入死亡境地。

“死神”號魚雷不沉之謎

魚雷,是一種可以自行推進、自行控製方向和自行控製深度的水中兵器。魚雷的形狀就像一根大圓柱子,頭部裝著引信和炸藥,中部裝著燃料和動力裝置等,尾部裝著推動器。

在世界海戰史上有一枚魚雷,發射出去以後沒有擊中目標,也沒有沉到海底,也沒有自行爆炸,而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50多年。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1916年5月31日,英國艦隊和德國艦隊在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麵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海戰,這就是世界海戰史上著名的“日德蘭海戰”。

20世紀初的時候,歐洲的軍事強國英國和德國,為了保持和奪取海上霸權的地位,爭著搶著建造大、中型戰艦,增強海軍實力。而且,這兩個軍事強國的戰列艦越造越大,戰艦的裝甲越來越厚,大炮的口徑也越來越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兩國的海軍實力分別居於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大戰的頭一年,英國海軍和德國海軍經過幾次交戰,德國艦隊吃了不少虧,水麵上的戰艦不敢遠離海岸。1916年4月,德國海軍的大洋艦隊司令馮·舍爾海軍上將費盡腦汁製定了一引誘殲滅英國主力艦隊的作戰計劃。

出人意料的是,德國的這個作戰計劃和行動部署被英國的情報部門從無線電裏給截獲了。1916年5月30日,英國海軍司令約翰·傑利克得了一份軍事密報。傑利克經過一陣嚴密思索,決定將計就計,也采用了引誘殲滅的辦法,集中主力艦隊去迎戰德國的大洋艦隊。這麼一來,英國和德國的戰術都是派出一支誘敵艦隊,把整個艦隊的主力埋伏在伏擊團裏準備消滅對方。

貝蒂的海軍中將擔任了誘敵。英國的誘敵艦隊由第一戰列巡洋艦隊、第二戰列巡洋艦隊和第五戰列巡洋艦隊組成,第五戰列艦隊的戰艦有4艘,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伊麗莎白女皇”級戰列艦。這種海上巨艦,每一艘上都有8門381毫米口徑的大炮,可以擊中25000米遠的敵人。德國誘敵艦隊的司令官是希佩爾,他的戰艦都是德國海軍裏邊最優秀的清一色的“無畏”級和超無畏級戰列巡洋艦,這種戰列艦跟“伊麗莎白女皇”級戰列艦一樣厲害。

1916年5月30日晚,英國的誘敵艦隊,趁著茫茫的黑夜出發了,第一、二戰列艦隊熄滅了燈光先走一步,第五戰列艦隊隨後悄悄地跟在後邊。同時,英國主力艦隊也在開往伏擊地點。

這時候,德國的誘敵艦隊也出發了,開往日德蘭半島海岸。德國海軍司令舍爾率領著德國主力艦隊朝著伏擊地點起航了。

5月31日下午2時的時候,英國和德國的誘敵艦隊都開到了日德蘭西北部的海麵上,相隔的距離隻有50多千米,可誰也沒有發現誰。幾分鍾以後,兩國才互相發現對方的艦隊。

下午2時40分的時候,雙方的艦隊進入了大炮的射程,日德蘭的海麵上立刻響起了“轟轟轟”的炮聲,可是都沒有擊中對方,隻是把海水炸得好像開了鍋一樣。兩國的司令官各自向自己的誘敵艦隊發出了命令:“戰列巡洋艦全速前進,戰列艦緊緊相隨,注意和主力艦隊保持密切聯絡。”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德國海軍的重型戰艦采用了新式的全艦統一方位射擊指揮係統,就是集中全部大炮,按照命令朝著敵人的一艘戰艦一齊射擊。這種戰術的威力特別大。希佩爾率領著德國誘敵艦隊走著走著,就一聲令下,德國戰艦朝著貝蒂的旗艦“雄獅”號一齊開火,一下子把“雄獅”號打中了。而且德國的“盧瑟福”號戰艦的一發穿甲彈,一下子鑽透了“雄獅”號中部的一個炮塔,在炮塔裏邊爆炸了,英國官兵死的死,傷的傷,損失慘重。更危險的是,猛烈的爆炸使得火藥袋著起了大火,假如大火再往下燒,很快就會燒著彈藥艙,使炮彈爆炸。這麼一來,這艘“雄獅”號旗艦就會和貝蒂一起呼嘯著飛上天。

一個被炸斷兩條腿的海軍少校哈維,在最危險的時刻,使出全身的力氣關死了彈藥艙和火藥袋艙的大鋼門。接著,哈維又拚命地打開進水閥,放進了海水。就這樣,哈維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雄獅”號旗艦,可他卻犧牲了。

下午4時20分的時候,德國誘敵艦隊的“塞德利茨”號和“佛林格爾”號幾個齊射,把英國的“瑪麗女皇”號超無畏級戰列艦擊沉海底,1200多名英國官兵全部戰死。“瑪麗女皇”號沉入海底的巨大漩渦,趕來救援的英國驅逐艦“新西蘭”號差點被那大漩渦拖進深淵。

從戰鬥打響,到這時剛剛一個小時,英國誘敵艦隊就被德國人擊沉了兩艘戰列巡洋艦,摧毀了一艘戰列巡洋艦,沉重地打擊了英國士兵的勢氣,隻有貝蒂顯得非常鎮靜。貝蒂又發出戰鬥命令:“各艦注意!向德國人衝擊!”可是,情況對英國誘敵艦隊越來越不利,下午5時,德國誘敵艦隊突然掉過頭來,朝著英國誘敵艦隊反撲了過來。英國誘敵艦隊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英國誘敵艦隊當中的第五戰列艦隊趕到了戰場。現在,第五戰列艦隊趕到了,希佩爾放鬆了對貝蒂的進攻,讓幾艘驅逐艦對他發起了猛烈進攻,英國的驅逐艦一看,連忙迎了上去。雙方的驅逐艦展開了搏鬥。

英國的第五戰列艦隊投入戰鬥以後,德國誘敵艦隊立刻受到了大口徑火炮的威脅。希佩爾一看不好,指揮艦隊開足馬力朝著舍爾的主力艦隊靠了過去。可他的“馮·德·塔恩”號和“塞德利茨”號戰艦還是被第五戰列艦隊打傷了。不久,希佩爾的誘敵艦隊和舍爾的主力艦隊會合了。

貝蒂看到這種情況,非常高興,他用無線電向傑利克報告:“敵艦在東南方!”貝蒂擔心德國主力艦隊不上鉤,下午4時30分的時候,他命令所有的英國戰艦一齊向舍爾發起了進攻。這時候,貝蒂的旗艦“雄獅”號經過艱苦搶修,已經能夠繼續戰鬥了。

英國海軍司令傑利克接到貝蒂的報告以後,立刻命令海軍少將胡德帶領第三戰列巡洋艦隊搶先趕到了戰場,他指揮別的艦隊也全速前進。

下午6時左右,英國主力艦隊發現了德國主力艦隊。傑利克把手用力一揮,果斷地下達命令:“全部戰艦向左排成舷側單行,準備戰鬥。”

這時候,德國艦隊司令舍爾不知道英國主力艦隊就在他前邊的海麵上,繼續指揮艦隊一艘一艘地前進著,很快就進入了英國主力艦隊的射擊圈。這樣,英國主力艦隊從打出第一發炮彈起,隻用了10分鍾的時間就把德國的“呂措夫”戰艦打得在海麵不能動彈了,“維斯巴登”號和“S—35”號戰艦被擊沉。

舍爾一看大勢不好,決定指揮艦隊掉頭逃跑。臨跑以前,他命令所有戰艦集中炮火齊射胡德指揮的第三戰列巡洋艦隊旗艦“無敵”號,雨點一樣的炮彈過後,“無敵”號爆炸了,胡德和1000多名英國官兵斷送了性命。

下午7時的時候,德國艦隊司令舍爾帶著艦隊打算從英國艦隊的後邊撤回德國。可他的主意打錯了,結果又碰上了英國戰艦。舍爾隻好不停地發著命令:“施放煙幕彈,各驅逐艦發射魚雷!”一枚枚魚雷躍入了大海,向英國艦隊射去,可是全都沒有射中。

天慢慢黑了,舍爾命令全體德國艦隊:“航向東南,突破英國艦隊封鎖!”德國艦隊立刻開始行動。英國艦隊裏的“魯斯普斯”號戰艦一看,連忙發射出了一枚魚雷,這枚魚雷的代號叫做“死神”號,殺傷威力相當於10噸梯恩梯炸藥。

“死神”號魚雷發射出去以後,朝著一艘德國戰艦衝了過去。沒想到,它眼看就要擊中那艘德國戰艦的時候,卻一轉彎,溜走了。這時候,德國戰艦上的德國官兵原本被衝過來的魚雷嚇呆了等到他們看到那枚魚雷溜走了,於是,瘋狂地朝著英國戰艦射擊。

最後,德國艦隊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在激戰中,德國的戰列艦“波梅思”號、輕巡洋艦“弗勞恩洛布”號和兩艘驅逐艦被英國艦隊擊沉,英國艦隊也有3艘戰艦被德國艦隊擊沉。激烈的戰鬥一直進行到第二天早晨,雙方才罷休。

日德蘭海戰終於結束了。在整個海戰當中,德國擊沉了英國第一流的戰列巡洋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英國擊沉了德國2艘戰列巡洋艦、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最誰也沒有達到消滅對方的目的。英國艦隊的損失雖說比德國艦隊大,可英國海軍還有著強大的優勢,所以還保持著海上控製權。

再說英國的那枚“死神”號魚雷沒有擊中德國的戰艦,就神秘地飄入了大海。從那以後,它在大西洋海域裏時隱時現,曾經好幾次和德國潛艇打過照麵,也和公海上的商船繞過圈子。

後來,兩艘美國軍艦在坦帕海灣堵住了“死神”號魚雷,打算用反魚雷裝置把它擊毀。可是,天公不作美,由於海麵上狂風大作,雷雨交加,美國軍艦雖然經過努力,最後還是讓它逃出了包圍圈,繼續在大洋中到處遊蕩。美國軍艦不甘心,不停地向“死神”號開炮射擊。可是,美國官兵們除了看到海麵上炸起的那一個個水柱,一直也沒有聽見魚雷的引爆聲。一個月以後,人們發現“死神”號魚雷又出現在了委內瑞拉的海岸邊,隨後它又遊過了巴拿馬運河。

在1945年以前的30年當中,“死神”號魚雷又飄到了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裏行駛的商船隻要一發現它,立刻嚇得趕緊改變航線,根本顧不上周圍有沒有什麼暗礁。就這樣,許多商船為了躲避它,碰到了礁石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1946年8月的時候,“死神”號魚雷突然出現在蘇門答臘的海麵上,美國軍艦聽到這個消息,急忙進行追蹤。可是,整個南太平洋全都被搜遍了,也一直沒有發現它的蹤跡。

以後,“死神”號魚雷又像幽靈一樣在美洲海域冒了出來。當時,正好有一對正在度蜜的夫婦,他們在巴西的亞馬遜河邊上發現了“死神”號的身影,趕緊把它拍了下來。

60年代的時候,“死神’號魚雷第二次“周遊”世界各大洋,然後轉向了內海,出入各個港灣。水兵和船員們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個嚇得心神不定,生怕什麼時候碰到它。

“死神”號魚雷自從1916年開始,在世界各大洋飄蕩了半個多世紀,人們估計它的航程已經達到了大約有15萬海裏。奇怪的是,它沒有維修,又沒有補給,可是他為什麼能夠激蕩這麼長時間呢?它還要飄蕩到什麼時候才會停留下來呢?這些問題沒有人能解答,隻能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