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蘭西迷宮的寶藏在何處
16世紀和17世紀是宗教爭論的年代。
馬丁·路德是德國北部的一個牧師,性格聰穎而堅強。他進入雷爾福特聖奧古斯丁修道院當修士,在那裏學習神學,並且潔身自律。1508年他成為維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
1513年利奧十世任教皇時,財政瀕臨破產。為了籌集現款,教廷開始銷售“贖罪券”。所謂贖罪券就是用一定數目的錢換得一張羊皮紙,允許罪人可以縮短他死後需要呆在煉獄裏滌罪的時間。按照中世紀後期的信條,教會既有權為凡是在死之前真正懺悔的人赦罪,當然也有權向教徒代為祈禱而縮短其靈魂呆在煉獄裏贖罪的時間。但這些贖罪券必須用錢來買。
1517年,有一個名叫約翰·特茨爾的多明我派教士被派到薩克森地區專門銷售贖罪券。這人原來是推銷員,采取強買強賣來兜贖罪券。路德看到後覺得十分氣憤,1517年10月31日,他走到維滕堡的宮廷教堂的門前,在門上貼出一張用拉丁文寫著95條論點的布告,攻擊教會銷售贖罪券。路德本無意於掀起一場反叛,他隻是反對銷售贖罪券製度,並希望他的教會同事們支持他的主張。
然而,令路德始料不及的是,不到兩個月,全歐洲都在熱切討論他的95條論點。教皇大為震驚,他命令路德到羅馬去做出解釋,路德擔心被害,不敢前往,於是受到開除教籍的懲罰。
1520年,20歲的德國皇帝查理五世在沃永姆斯會議上,判定路德是個在神和人麵前的不法分子,禁止所有德國人供他吃、喝和留宿,禁止人們閱讀他所寫的書。路德則無視教皇的權威,自己動手把全部聖經翻譯成德語,使所有德國人民都能親自閱讀和理解“上帝的聲音”。
1546年2月,路德去世。一些支持路德、抵製羅馬教廷的教徒成立了新教,宗教改革引起的騷亂席卷整個德國,出現舊主教和新教兩個對立的教派。更加複雜的是:羅馬教皇因反對宗教改革而支持德皇。法國為了反對德國的集權和統一,而支持新教諸侯反抗德皇;荷蘭和英國也支持新教徒;丹麥和瑞典則想趁機奪取波羅的海。因此,法國、荷蘭、英國、丹麥和瑞典支持“新教聯盟”,而德國皇室、羅馬教皇、西班牙和波蘭則支持“天主教聯盟”。這樣,不但德國成了當時國際矛盾的焦點和各派勢力爭鬥的戰場,而且很快連整個歐洲也變成了一個政治與宗教鬥爭的大戰場。
夏朗德位於法國西南部,雖然隻有1000多居民,但也是一座曆史名城。1569年的法國,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打得不可開交,“異端邪說”被視為洪水猛獸,新教徒開始迫害天主教徒。天主教也不斷把新教徒送上斷頭台。不論是哪一派的教徒,遇到對方都可能轉眼之間招來殺身之禍,且常常不問青紅皂白就將對方斬盡殺絕於混亂之中。
法國科利海軍司令手下的一名中尉羅日·德·卡爾博尼埃男爵在占領夏朗德以後,不僅縱火燒毀夏朗德修道院,還屠殺了所有的修道士。
大屠殺之前,可能修道士們提前預見到這種被殺的可能性,早已十分謹慎地把聖物和財寶隱藏了起來。然而,由於沒有一個修道士能逃脫滅頂之災,沒有留下一個活口,這批聖物和財寶也隨之成了千古之謎。
幾百年來,夏朗德居民一直都會不時地奇跡般地發現閃閃發光的金銀財寶和各種罕見的聖物。而且每隔7年,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總有不少宣稱“修道院的珍寶將出現在聖體顯供台下”的布告張貼在夏朗德的大建築物正門和古老市場的柱石上。令當地人心存異動,又不知所措。這使人們更加堅信,此地一定埋有一筆寶藏。
但是它們究竟隱藏在何處呢?
像我們中國的地道戰一樣,不知400多年前的夏朗德人是出於什麼動機和目的,把這座小城的地下挖成了縱橫交錯的地下網道,其複雜程度不亞於現代的迷宮。這些地下網道大部分都跟地麵建築物接通,一部分地下網道與城堡相連,一部分地下網道與修道院、教堂接通,另一部分地下網道則與住宅、莊園相通,地下網道之間彼此連接。進入現代以來,人們越來越講究“私密性”,這些地下通道有的因幾百年失修造成坍塌,大多數已被居民們用水泥黏合的厚牆所隔斷,所以要清理發掘這些地下通道幾乎已不可能。
克萊蒙家族的後代子孫們一直在流傳著他們家族在400多年前的一次奇遇:
1562年,有個年輕牧羊人克萊蒙為了逃脫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躲進夏朗德附近的一個山洞中。他在山洞中偶然發現一個地下通道網。他沿著其中一條地道一直走了兩天以後,發現有一個出口就在離夏朗德4公裏處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據克萊蒙講,這條地道之寬,足可以讓一名騎士騎著自己的坐騎大搖大擺地行進,而且,地道裏還有一大一小兩座教堂,大的可能屬於夏朗德城的楠特伊·昂·瓦萊修道院,小的也許屬於夏朗德的聖索弗爾修道院。看來,這些地道結構是非常複雜的,其功能可能是藏寶、作戰、修道等。法國作家馬德萊娜·馬裏亞還把這一傳說寫進了《夏朗德人的故事和傳說》一書之中,此書被列為尋找夏朗德城珍寶的參考書之一。
住在離夏朗德附近4公裏(地址與克萊蒙的說法不謀而合)處的巴羅尼埃小村裏的維爾納太太說:“50年前,我父親對我講,山洞裏有一條可以通到山岡底下的地道。他曾在地道裏看見過一座很高的大廳,像教堂一樣,四周有100個凳子。這個地下工程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可以通過夏朗德城的楠特伊。”維爾納太太所講的他父親的故事與克萊蒙所看到的一切相同。這似乎更進一步印證克萊蒙家族後人的傳說。並且,當初不止一人進入過這條地下通道。
另外,據當地記載,聖索弗爾修道院當年曾修築有一條20公裏長的地下通道,可以直達夏朗德城的楠特伊、昂·瓦萊修道院。因此,如果這個神秘的地下通道網確實像牧羊人克萊蒙所講的那樣,那麼夏朗德修道院的財寶,尤其是那些體積大且價值昂貴的財寶和聖物珍品,像金盤子、校形大燭台、瓷器,很可能藏在那裏。
前幾年,夏朗德有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遊戲時,在佩裏隆家所在地區的一幢老房子下麵發現過一條地道。孩子們非常好奇,他們偷偷溜進地道中,借著手電筒的亮光,沒走多久就發現遠處有一個帶3個跨度的拱頂大廳,裏麵還有一個石頭祭台。有人猜測,它很可能是一座地下教堂。那麼,把教堂修到地下是什麼目的呢?
有人認為是出於一種宗教虔誠,是想表明不但在地上,而且在地下人們都供奉上帝;有的人認為小教堂也許是一種標誌,很可能是指明財寶藏於何處的標誌。遺憾的是,從這個被認為是地下小教堂大廳伸延出去的地道已經有1/3地方被塌下來的土所填滿。所以,盡管人們眾說紛紜,但再也無法考證。
據那幢房子主人的一個孫子說,他小時候曾跟著父親在這條沒完沒了的地道中走了一二公裏,直到夏朗德河邊附近時才發現地道早已被填塞。他父親經過仔細觀察後認為,過去有一些人也曾進入過這個地道,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筆財寶,但在挖掘時,由於誤觸了機關而使地道塌方,結果人財兩空。許多人都相信這一看法,也有好奇的人慕名來此,想進入地道看看到底是什麼機關。但遺憾的是,這塊地方的主人拒絕讓任何人進入,這就使進一步的探索無法進行。
當地人還說,有一條從一個穀倉底下開始的地道可通到聖索弗爾修道院及其四周附屬的8座教堂。這條地道在朝這座房子方向另有一條支道可通往一座地下小教堂,從那裏又可以繼續通往巴羅尼埃村附近的一個山洞。在這個山洞裏還有一個進口,可直達一座地下大教堂,在大小教堂底下還有一些地道通往不知名的地方,也許那筆巨大的藏寶就埋藏在此處。
總之,在夏朗德這座古城,不僅布滿著迷宮一般的地下網道和大小教堂,而且還埋藏著中古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筆難以估價的珍寶。幾百年來,它令一代代尋寶者遐想聯翩,但至今仍沒有人能夠找到。
沉默的墓穴財寶
目前在法國境內共有36000座城堡,這些美麗的城堡都有著好幾百年的曆史,大都是法國中世紀傳統建築。幾百年來,每一座城堡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秘密。雷恩堡寶藏就是在一個非常古老的城堡發生的。
帕裏斯是個老實巴交的大男孩,一天,他來到到雷恩堡附近的一片山丘上放羊,看著羊兒在那邊悠閑地吃草,帕裏斯便躺在一個草叢裏做著美夢睡著了。醒來時,他發現平日裏那隻最為順從聽話的老山羊不見了。這可把他急壞了,趕緊四處尋找。在不遠的山坡下,他看見下麵有個大裂縫,心想:“是不是羊鑽進那裏麵了呢?”便疑惑地走了下來。再仔細一看,裏麵竟看不到盡頭。怎麼辦?
想到家裏父親那威嚴的目光,他還是給自己壯了壯膽,順著這個看不到頭的地道,一直走了進去。
地道裏很幽暗,隻能接著外麵的一點光亮。越往裏走越黑,越黑他越怕,他幾乎是一步步地挪動著往前模著走。再往裏走,他嚇得魂都要出來啦!因為他眼前到處都是骷髏。萬分驚愕之中的帕裏斯竟不由自主雙腿一軟,跪在那些骷髏旁,不停地向上帝禱告,生怕裏麵突然有鬼魂躥出來把他弄死。大男孩畢竟是個小男子漢,後來他慢慢穩定了下來,這時他才注意到,原來裏麵並不都是骷髏,地上還擺放著幾個已分辨不出是什麼顏色的大箱子。大膽地掀開了箱子,突然眼前一亮:原來裏麵全是金幣!
帕裏斯將金幣裝滿了自己的口袋,轉身就往家裏跑。接著而來的可以想像。這次驚險的經曆,一夜之間徹底地改變了他和他父母的家庭狀況,並很快招來了雷恩堡人的議論紛紛:有的不解,有的猜測,有人嫉妒,甚至有人到地方官員那裏去告發了他。帕裏斯是個虔誠的教徒,他不願意說假話,但也不願意說出來真相。由於他始終沒有透露這些金幣的真正來曆,結果竟以莫須有的盜竊罪冤死於獄中。但是,這個倔強的孩子到死也沒有說出來那個地下墓穴的秘密。
那個地下墓穴到底有多少金幣?有多少財寶?又是誰隱藏在那裏的呢?經過後人的考證,那是一筆多達1850萬金幣(1914年相當於180億法郎)的寶藏!
這麼大的一座“金山”,它們到底是誰的呢?
在法國人近百年的眾說紛紜中,大致有三種說法比較集中:
有的曆史學家們認為,這筆巨寶是1250年法國攝政王後布朗施·德·卡斯蒂耶隱藏的,它們至少已有700百多年的曆史。王後為什麼要把這筆寶藏藏在雷恩堡呢?
有人推測,1250年2月,由於不堪貴族主的壓榨和國王賦稅的負擔,由牧羊人、農奴和城市貧民為主的一場武裝暴動曾一度席卷了法國的北部和中部。為了躲避暴動的衝擊,卡斯蒂耶王後帶人來到了雷恩堡。那時雷恩堡叫雷達,有近3000名居民,四周築有堅固的城牆,易守難攻,被認為是一座攻不破的城堡。而且這個城堡背靠大山密林,進退都比較自如。更主要的是,雷恩堡位於西班牙的大道上,必要時,還可以退往西班牙躲避。所以,攝政王後決定把雷恩堡作為臨時的“道府”,把這筆國庫巨寶隱藏在當年稱之為“城堡主塔”底下的一個秘密處,以作為她需要時的儲備金。
這筆財寶足以供養一支數量可觀的軍隊,它對於重建霸業具有重要意義。攝政王後死於1252年,臨終前她把這樁秘密告訴了她的兒子。
她的兒子即後來的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或稱聖路易。路易九世從小善於騎馬狩獵,未滿13歲即位,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在十字軍東征中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1244年,當時的耶路撒冷已落入異教徒之手,他決定前去解放聖地進行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8月25日,他率領著35000名騎士和一百艘戰船啟程後在塞浦路斯登陸,隨後占領了達米埃塔。1250年,路易九世在埃及的曼拉蘇被俘,不得已交出40萬贖金才獲得自由。1250~1254年,他在耶路撒冷住了4年,試圖重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1269年再次決定遠征非洲,1270年7月初率軍在突尼斯登陸,起初連連獲勝,占領了迦太基。此後其軍隊遭瘟疫襲擊,他本人也被鼠疫奪去了性命。臨終前,他把這個秘密連同一卷羊皮紙一起告訴了他的繼承人。
隨後,勇敢者腓力三世十分警惕地守衛著這筆巨寶,他除了保留著那卷植物羊皮紙之外,還把一些知情者秘密處死。本來,他也想將來告訴他的繼承人,然而,還沒等他來得及實現自己的願望,就在斯奧米加斯戰役以後的回國途中突然死於熱病。
腓力三世的繼承人是腓力四世(1268~1314年),他生於楓丹白露,3歲喪母,16歲封為騎士。此人身材高大,相貌英俊,金發碧眼,遂有“美男子”之稱。他於1285年隨父王南下參加為兄長查理爭奪阿拉貢王位的戰役,1294年開始對英格蘭的戰爭。1303年與英格蘭議和之後,把自己的女兒伊薩貝拉公主嫁給英格蘭未來的國王愛德華二世。這一聯姻使英法兩國多年相安無事。在英法息戰之前,腓力四世曾率兵鎮壓佛蘭芒人。由於十多年戰爭的大量支出,結果弄得民窮財盡。1306年,為了搜刮民財,他決定驅逐所有猶太人,查抄他們的財產。出於同樣的動機,1307年9月,他解散了聖殿騎士團,獲得大量財富。遺憾的是,他當時並不知道他的先王隱藏著這麼一筆巨大的財寶。
也有人認為,這筆巨寶不一定就是聖路易國王的母親所隱藏,而可能是法國古代一個叫阿拉裏克國王的財寶。阿拉裏克國王的首都當年也設在雷恩堡,據說這個國王驍勇善戰,從征戰中奪取了不少財寶。但這一說法缺乏證據,因為這個墓穴是按照卡斯蒂耶的羊皮紙上的銘文找到的,金幣鑄造的時間是1250年以前,而不是古代的貨幣。
還有人認為,這也許是中世紀法國的異端教派純潔派的財寶,因為雷恩堡曾經是純潔派的主要據點之一。據曆史記載,該派教徒生活很儉樸,卻積累了不少財寶,並常常把財寶埋藏起來以做應急之用。這筆寶藏,可能就是“純潔派”積累和隱藏起來的應急財富。但後來由於某種不為人知的原因,知道底細的財寶守護者失去了傳承,遂使寶藏失落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1654年,人們重建雷達鎮,並改稱為雷恩堡。從此,這筆巨寶的真正下落就成了曆史謎案。
200多年的歲月抹去了帕裏斯和這筆財寶所有的痕跡。雷恩堡似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1892年,一個極偶然的機會,又使雷恩堡教堂神甫貝朗熱·索尼埃跨入了神秘的地下古墓,從而使雷恩堡引起全法國關注的目光。
貝朗熱·索尼埃於1885年被任命為雷恩堡教堂神甫。此人十分虔誠,樂善好施,不久便贏得了當地人的尊敬。也得到了年輕美麗的瑪麗·德納多的芳心。
1892年,索尼埃得到了一筆2400法郎的市政貸款,用以修繕他的教堂和正祭台。
貝朗熱·索尼埃神甫連忙用這筆錢請來泥瓦匠來修繕教堂的屋頂。一天,泥瓦匠巴邦一個人忙不過來,便叫神甫幫他在幾根打過蠟的空心圓木柱中挑一根作為正祭台的柱子。神甫隨手拿起一根圓木,發現裏麵有一卷陳舊的植物羊皮紙,紙上寫著一些帶拉丁文的古法文。乍一看,這無非是《新約全書》裏的一些片段。但索尼埃憑直覺猜想,裏邊肯定大有文章。
索尼埃神甫草草結束教堂的修繕之後,便把一切精力都用到鑽研這卷羊皮紙上。他認出來裏麵有段《新約全書》中的內容,還發現了上麵有法國攝政王後布朗施·德·卡斯蒂耶的親筆簽字以及她的玉璽印章。於是在1892年冬天他動身去了巴黎,求教語言學家。出於謹慎,他給語言學家們看的僅是一些無法說明意思的隻言片語。
最後,他終於領悟到,仿羊皮紙上寫的是有關法國女王隱藏的一筆1850萬金幣巨寶的秘密。索尼埃在返回雷恩堡時雖然還沒有弄清楚這筆巨寶究竟藏在何處,但已掌握了可靠的資料。他首先在教堂尋找,沒有發現任何痕跡。
一天,漂亮的瑪麗在公墓中看到從奧特布爾·白朗施福爾伯爵夫人墓上掉下的一塊墓誌,上麵還刻著一些奇特的銘文。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銘文竟與羊皮紙上的文字極為一致。難道寶藏就藏在那座古墓底下?
神甫在瑪麗的協助下,開始在公墓中轉來轉去。一天晚上,他們終於從伯爵夫人的墓誌銘中得到啟示,在一個早已空空曠曠的被稱之為“城堡”的墓地底下發現了一條地道。他們順著200多年前那個倔強的男孩帕裏斯當年走過的地道,終於走進了一座神秘的地下墓穴,發現了裏麵的金幣、首飾以及其他貴重物品!
索尼埃並沒有忘記存在著的危險,為了永久的保守這個秘密,他幹脆悄悄刮掉公墓中伯爵夫人墓石上的銘文,並精心消除了所有能使他人發現地下墓室的蛛絲馬跡,又把那卷羊皮紙也藏進了隻有他和瑪麗知情的地下墓室。
神甫和瑪麗從地下墓室中弄出了不少金幣和首飾,一切都做得天衣無縫之後封閉了墓穴。
為了掩人耳目,他和瑪麗商定,他先去西班牙、比利時、瑞士、德國,把金幣兌換成現鈔,隨後用瑪麗·德納多的名義通過郵局寄到這裏。不久,到1893年時,索尼埃神甫已經成了腰纏數十萬貫的富翁。
他請來最好的建築設計師,用最好的材料,整個重新翻修了教堂,新修的教堂富麗堂皇、高貴典雅,可以和法國任何一個著名的教堂相媲美。接著他翻建了住宅,在帶噴泉和假山的花園裏蓋上了涼亭。後來又買地買房,這一切都是以瑪麗·德納多的名義進行的。再後來神甫又娶瑪麗為妻,迷人的瑪麗一下子成了雷恩堡當地最尊貴的第一夫人。神甫這種突如其來的巨變,這種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暴富,很快引來人們的各種猜疑。先是鎮長,後是主教、大主教,直至教皇都在不斷地追問他的錢到底是從哪來的。
鎮長最早來找神甫,過問他的經費來源,甚至懷疑他貪汙教友們的錢財。神甫對鎮長說,他繼承了在美洲的一位叔父的遺產,並給了鎮長5000金幣(1914年相當於560萬法郎),鎮長拿到金幣之後再也不問什麼了。
負責管轄雷恩堡鎮教堂的大主教比拉爾對索尼埃的所作所為也深感不安。他派人進行調查,但神甫的金幣、美酒和佳肴使這次調查不了了之,連比拉爾大主教也收到了一筆金幣,從此裝聾作啞。
1897年,索尼埃神甫開始興建貝達尼亞別墅。這座帶圍牆和塔樓的別墅的費用相當於100萬金幣。為了四季能觀賞鮮花,神甫還蓋了一座暖房,還有供他洗澡用的豪華浴室。他把一切都做得太過分、太誇張了,這種奢華超出了當時所有人的想像。比拉爾主教的繼承人德·博塞儒爾主教大人,新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要求索尼埃神甫對他的財富解釋。但此時的索尼埃根本不把這位主教大人看在眼裏。
事情終於鬧到教皇那裏,教皇要求羅馬法庭調查此事。索尼埃神甫被傳到羅馬出庭。最後,法庭宣布停止索尼埃的神甫任職。
財大氣粗的神甫並不理會羅馬法庭的判決,他繼續在自己別墅裏的小教堂做彌撒、祈禱。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教區教民也都來他家中做祈禱、彌撒。結果使得新上任的神甫非常尷尬,不得不發誓再也不去雷恩堡了。
索尼埃還熱心於公益事業,作為一名神甫,他擬定了一個美化雷恩堡的長久規劃。他表示要修築一條通往庫裏伊薩的公路,興建引水工程、水利設施,購買車輛,方便當地人的出行。其預算總開支達800萬金幣,這在1914年相當於80億法郎的天文數字!
遺憾的是,神甫美好的規劃還沒來得及實施,1917年1月5日,他剛在幾筆訂貨單上簽字,就被肝硬化奪走了生命。痛不欲生的瑪麗把神甫的遺體蓋上一層帶紅色絨球的遮布,擺放在陽台上。全雷恩堡的居民都自動來為神甫做了祈禱,每個人都從神甫的遺體的遮布上拿走一隻紅絨球,就像是從聖徒那裏拿走一件聖物一樣。
此後,瑪麗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那個古墓地秘密也隻有瑪麗一個人知曉了。
1946年,溫柔的諾爾·科比先生在瑪麗晚年時認識了孤獨的瑪麗。他整天陪瑪麗散步、聊天,這贏得了瑪麗的信任和友情,覺得此人十分可靠。一向守口如瓶的瑪麗一天晚上對科比說:“您無需擔憂,將來你也會有花不完的錢。我臨終前會告您一個秘密。”但不幸的是,1953年1月18日,瑪麗突然病倒後不省人事,帶著她心中的藏寶秘密離開了世界一去不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