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後半葉,達爾文就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在其名著《人類的起源及性的選擇》中他指出:“在世界各個大區,現存哺育動物和同區絕滅種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同大猩猩和黑猩猩關係密切的猿類,以前很可能棲居於非洲。而且,由於這兩個特種現今同人類的親緣關係最近,所以人類的早期祖先曾生活於非洲大陸而不是別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達爾文提出這種觀點時,人類化石還很少出土,其它各門與人類學相關的科學也還不發達,所以還隻能是一種推測和假設。達爾文的觀點曾因“北京人”、“爪哇人”的發現,一度被否定過,但現在隨東非一係列人類化石的出土,大部分人類學家都肯定了達爾文的推論。他們的依據有三,一是隻有在非洲大陸發現了迄今為止的人類進化各個階段的化石:從古猿到拉瑪古猿、南方古猿以及“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現代人。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已完全形成人的化石也是在非洲大陸發現的;二是非洲地域遼闊、地形多變。有熱帶濃鬱的原始森林,茫茫的大草原,聳秀的高山、含幽的裂穀、成串的湖泊。這些對猿類進化在外部條件方麵能起重要促進作用。東非火山活動對人類進化的影響更令人注意。火山引起的山火使熱帶草原進一步擴大,火山很可能是人類早期工具之一——火的源泉,火山活動堵塞河流造成沙洲、湖泊,火山噴出的各種元素,也使各種動物的骨骼一代勝於一代;三是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表明: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與人有最近的親緣關係,這給達爾文的推論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人類起源地之謎正在被解開。
為什麼會有四種膚色?
依據現有的考古資料,科學家們隻能推斷非洲是人類最早的發祥地。為何現代人有了膚色的不同呢?科學家們為了探尋現代人及其膚色的差異又展開了無窮盡的研究。
美國布朗博士從13名白人、4名中國人、4名黑人的細胞裏提取了線粒體基因,令布朗博士吃驚的是,不同膚色的人種的基因型卻非常相似,他的重大發現,認為人類的不同膚色隻是表麵現象,這種差別是在人類發展的漫長進程中不斷變異而形成的,簡言之,人種膚色有不同,但人的遺傳基因相近,人種的祖先是相同的。
科學家們越來越相信黃種人是白、黃人的鼻祖。美國學者用狒狒病毒基因為標準,實驗發現現代人的基因極似亞洲猴,也就是說,現代人的起源是亞洲。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經曆過無數的艱辛與磨難。生存環境中,天氣的倏變、野獸的襲擊、同類的搏鬥廝殺,使人類的人種由滅亡到再生,由大遷移到演化,使得現今的人種分布大致如下:亞洲多是黃種人,美歐多是白種人,非洲多是黑種人。但不論什麼膚色,其現代人的鼻祖仍被推論為黃種人。中國陝西大荔縣發現了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頭蓋骨化石,使許多科學家認為,不管是黑人、白人,都是從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進化到大荔人,進而衍生成現代人的。
美國的布朗博士曾肯定地指出:“亞洲的大荔人不僅是黃色人種,而且也是白人和黑人的共同祖先。”
盡管我們可以相信我們黃種人是白人、黑人的祖先,但黃種人在進化過程中,又是如何衍化成不同膚色,在什麼年代衍化成黃、黑、白、棕的呢?依然是個謎。
眼睛的特異功能
眼睛是人身上最奇妙的器官,它能幫助我們知道萬物之多、天地之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窗戶”。還有一些人的眼睛,有著神奇的特異功能。
“顯微鏡眼”
在德國的路德維希堡市,有一位名叫韋羅尼卡的女口腔醫生。她的眼睛就像顯微鏡一樣,能把物體放大幾百倍。她能把一部32萬字的長篇巨著,抄錄在一張普通的明信片上,由於她是用鉛筆謄寫的,所以每寫兩個字就得把鉛筆精心修削一遍。
韋羅尼卡這雙得天獨厚的眼睛,對她的醫生職業大有好處,她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病人口腔裏的細微病變。但能放大物體的肉眼,也給她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紙張上肉眼看不見的纖維會阻擋她的視線,防礙她閱讀書籍和報刊雜誌。她也無法看彩色電視、因為她看到的並不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麵,而是不計其數的、五顏六色的星星點點。她現在正致力於編纂微型書籍。光學專家們稱這位女醫生為“活的顯微鏡”。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費城,也有一位奇眼醫生。他隻要看著唱片,就能脫口把唱片的內容說出來。這種能讀唱片的眼睛,也實屬罕見。
“透視眼”
在意大利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叫比索娜的老婦人,已經80歲了。她雖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訓練,但她有一雙比“X”光還厲害的透視眼,據說診斷病症的有效率,差不多是百分之百。
任何病人隻要坐在她的麵前,根本不用說出自己的症狀,老婦人隻要稍微審視病人一下,便進入昏睡狀態,等她恢複清醒以後,就能判斷出病人得了什麼病,她的診斷往往跟醫生所作的診斷完全一致。在過去的50多年裏,她每天能接待病人50多名,後來由於身體的原因,她才把門診數減少到每天10名。
意大利安科納大學醫院的醫學專家們,經常邀請比索娜來醫院,為病人確定腫瘤或結石到底長在什麼地方。醫生還請她現場指導手術的進行,因為她不用猶豫就能判斷應在病人的什麼部位開刀,從沒有出現過差錯。
前蘇聯有一位姑娘,也是著名的“超感人”。她的一雙透視眼,能“看穿”人體,看到心髒在跳動,血液在奔流,簡單就像一部彩色X線攝像機。
我們國家也有這樣的奇人。他是哈爾濱市的一位醫生,名叫李星周。他用他的透視眼可以看出人體之間的錯位和病變以及心髒的異常。
更讓人驚奇的是,前蘇聯還有一位女起重司機,名叫朱莉婭。她因觸電昏睡過兩天,醒後就發現自己有了特異功能。她不但能透視人體的內髒,而且還能看到太陽的紫外線和柏油路下麵的洞穴。她也幫助醫生看病,還能預報風暴的來臨。但她自己卻患有嚴重的頭痛病。
“人體望遠鏡”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法國的波旁島曾經出現過一位傳奇人物,名叫耶帝安尼·伯提諾。他的視力超人,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
由於他從小在海島上長大,因此特別熱愛大海,立誌將來當一名船長周遊世界。
在他15歲的時候,就到一條帆船上當了實習水手,後來又成為法國海軍的一名水兵。
艦長看伯提諾有特殊的視力,就讓他執行觀察船隻的任務。有時他發現遠方的船隻向指揮官報告,指揮官用望遠鏡也看不到船隻的影子,但每次的結果都證明他的觀察是正確的。他能看到上百公裏以外船隻的動向,水兵和軍官們都親切地管他叫“軍艦的望遠鏡”。
有人好奇地問伯提諾,為什麼有這樣特殊的視力,他笑著回答說,隻要把全身的神經集中在眼睛上就行了。
他在軍艦上服了8個月兵役,曾經預告過62次重要情況,發現過遠處150艘艦船的動向,被人們稱為準確的“人體望遠鏡”。
4“夜眼”
在我國廣西自治區,有一個10歲的男孩,名叫李小祥。他白天什麼也看不見,但夜間的視力卻非常好。
李小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不需要借助任何光源,就能發現老鼠的行蹤、床上的跳蚤,掉在地上的縫衣針。他的父母介紹說,李小祥小時的眼睛很正常。在他5歲的時候,黑色的雙眼變成了藍紅色。7歲上學以後,感到白天看書寫字非常困難,但一到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他的視力卻變得非常好。這簡直是一雙“夜眼”。
在我國湖南省石門縣,還有一個叫楊春發的青年,也生就一雙“夜眼”。白天,他隻能看清10厘米以內的東西,可到了夜晚,他卻目光敏銳,能夠大步流星地在羊腸小道上奔走,任意翻山越嶺,就像常人在白天趕路一樣。
這些人的奇眼確實讓人驚歎,但其中的奧秘還沒有徹底揭開。
13個水晶頭骨
根據一個古老的印第安人的傳說,古時候一共有13個水晶頭骨,和人類的頭骨一般大,下巴還可以活動,能說話,能唱歌。據說這些頭骨可以為人類提供有關人類起源和死亡的資料,還能幫助人類解開宇宙生命之謎。這些信息資料不但對研究人類居住的行星發展趨勢十分重要,而且對研究人類和繁衍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找到所有的水晶頭骨,把它們聚集在一起,集人類大智於一體,發揮它們應用的作用。但前提是人類的道德和精神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否則即使聚集到一起了,也是對偉大文化的一種褻瀆。
這個傳說在美洲土著人當中世代流傳了幾千年。但後來我們發現,從中美洲中部瑪雅和阿茲特克後代到現代美國西南部飄布羅和納瓦喬的印第安人,直到美國東北部切諾基的塞尼卡的印第安人,對於這個傳說各有各的說法。比如切諾基人說,宇宙中有12個行星,每個行星上都住著人類。一個頭骨管著一個行星,再加上管理整個世界的一個,共有13個頭骨。
英國人邁克·米歇爾·黑克斯熱愛考古學,作為大英博物館瑪雅文化委員會的成員,他堅信堪稱人類文明搖籃的聖地不是在中東,而是神秘消失的大西洋陸地。為了證實他的說法,他組織了一個探測隊,於1924年從利物浦出發,沿水路到達了中美洲英屬的漢德裏斯。他堅信能在這裏找到真正的人類文明發祥地的殘跡,與他同行還有他的養女安娜。這是一位終身未嫁的英國姑娘,隨著養父一起探險時年僅17歲。在當地瑪雅人的幫助下,他們在熱帶森林的叢林中發現了一座古代瑪雅人的城市的遺址。他們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把生長在這座城市遺址上的灌木和大樹清理掉。實在清理不掉的枝枝蔓蔓,就放火燒掉,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廢墟,於是在漸濃的煙火中顯露出來,然後探測隊開始了長達幾年的挖掘。
關於這座瑪雅人的城市廢墟,米歇爾·黑克斯寫道:“看到廢墟的宏大場麵我們都驚呆了,隨著大火逐漸退去,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城牆,寬大的防梯以及墓塚……中間屹立著高大的城堡……城堡的相對高度遠遠高於周邊的山村……它高150英尺……占地6平方英裏,包括金字塔宮殿、梯田、墓塚、城牆、房屋、地下室以及帶有樓梯座位的觀看場,觀看場分上下二層,能容納1萬多觀眾。城堡的麵積有7英畝半,當初每個地方都是用切割好的白石頭砌成……瑪雅人竟然單憑石斧和石鑿創造出了工藝如此精湛的作品。其勞動強度簡直無法估量。”
安娜17歲生日前夕,總想登在金字塔的最高處,一覽周圍的絢麗風光,但養父堅決拒絕安娜的要求,因為金字塔的最高處的岩石已經明顯的鬆動,爬上去是很危險的。但是,安娜還是背著養父一個人悄悄地,小心翼翼地爬上了金字塔的最高處。方圓幾英裏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這時,她發現裏麵有一個閃閃發亮的東西,安娜興奮不已,回去後立即把這一發現告訴給養父。米歇爾·黑克斯嚴厲地責備了安娜去了不該去的地方,似乎並沒有把安娜的發現放在心上。
但是,米歇爾·黑吉斯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開始去搬掉金字塔頂端鬆動的石頭,他們花了好幾周的時間才搬出了一個夠大的窟窿。
安娜主動要求順著窟窿下去探個虛實,那天正好是她17歲生日。
安娜身上係了兩根繩子,頭上綁了一盞燈,順著窟窿慢慢下去,行至黑暗處她非常緊張,害怕會有毒蛇和蠍子什麼的,她剛沉到下麵就看到了那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她把它撿起來用襯衫包好,生怕損壞,然後告訴上麵的人快點把她吊上去。
在充足的陽光下,人們撣去寶貝表麵的灰塵,一件稀世珍品便完整無缺地呈現在人們麵前——一塊和真人頭骨一般大小,通體透明的水晶頭骨。
水晶頭骨一看就知道是從整塊水晶石上鏤刻出來的,安娜把它拿到燈下,經反射的燈光,頭骨變得異常撲朔迷離,異常明亮。這隻有純度極高的水晶石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它具有雕刻精湛的牙齒,線條平滑的顴骨以及吻合無誤的下頦和頭顱,眼窩與真人頭骨眼窩大小完全一致,絲絲入扣。它能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陽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人們像被施了催眠術般盯著它,目瞪口呆,狂喜不已,似乎有一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在每人身上複活,莫名其妙的瑪雅人看到了頭骨以後又哭又笑。米歇爾·黑吉斯把頭骨放到了瑪雅人修建的祭壇上,於是召來了瑪雅人一次盛大的慶典,頭骨周圍燃燒著熊熊篝火,虔誠的瑪雅人在求它保佑。
圍繞著水晶頭骨,瑪雅人的慶祝活動持續了好幾天,一位瑪雅老人說這個頭骨非常古老,有10萬年之久的曆史了。老人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偉大的瑪雅人的祭司十分受人愛戴,人們為了永遠留住他的正直和智慧而製作這個頭骨。老人說,水晶頭骨也許還能說話,至於怎樣才能使他說話,他沒有講。
米歇爾·黑克斯不知道該怎樣處理他們所得到的這顆水晶頭骨。他逐漸認識到,水晶頭骨對於瑪雅人民來說更加神聖,更加重要,他不能把這個頭骨從可憐的瑪雅人那裏帶走。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把頭骨送給了瑪雅人,瑪雅人因此而興奮異常。對米歇爾感恩戴德,頭骨在瑪雅人那裏整整保存了三年多,其中的每一天,頭骨周圍都燃著篝火,從未熄滅。
直到1927年,米歇爾·黑吉斯的探測隊的發掘工作接近尾聲,他們在那裏,在瑪雅遠古人類的城市遺址的廢墟上,出土了幾百件奇珍異寶,但任何一件也不能與水晶頭骨相媲美。當安娜與她的養父與瑪雅朋友告別時,瑪雅部落酋長送給米歇爾·黑吉斯一包東西,打開一看,安娜驚喜地發現,正是她冒著生命危險才得到的那顆水晶頭骨。勤勞善良的瑪雅人為感謝米歇爾長期給予瑪雅人在醫療、工具等等方麵的幫助,臨行時把水晶頭骨送給了他。
米歇爾·黑吉斯當初怎麼也沒想到,這塊水晶頭骨會成為人類發現的最神秘的瑰寶之一,它會改變所有來看過它的人的一生的命運,它具有某種通靈之力,向人們昭示遠古和未來的秘密。
令瑪雅人為之頂禮膜拜的水晶頭骨,後來經科學家鑒定,這是從一整塊很大的高純度的水晶石上雕刻、打磨下來的傑出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