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組奇妙的數據,這些數據和自然界的規律有著驚人的巧合。比如,把金字塔的塔高乘以109,得到的數字正好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用塔底麵積除以兩倍的塔高,正好是圓周率的近似值31416;若將金字塔的重量乘以1015,得到的就是地球的重量……
除了這些令人震驚的數字,人們感到,大金字塔的修砌方法也很令人不可思議:大金字塔是由大石塊一個挨一個,一層挨一層地砌起來的,而這些石塊與石塊的連接,根本沒有用任何填充料和粘合劑,可是石塊接縫處卻結合得如此緊密,連一片薄紙都插不進去。
在建築上,金字塔留給人眾多難解之謎。
金字塔能量之謎
金字塔是聞名世界的建築奇跡,到那兒旅遊、觀光的人不計其數。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國人波維興致勃勃地來到埃及,參觀起金字塔來。他發現金字塔中有許多狗、鳥的屍體,它們是誤闖入金字塔後,留在裏麵的。令波維產生興趣的是,這些動物屍體並未腐爛,而是變成了木乃伊。
波維開始注意起這一現象。不久,他又發現金字塔中用於祭祀的鮮花和水果,放了好些天,仍然是那麼新鮮。波維認為,金字塔形結構一定存在某種特殊能量。波維叫它金字塔能。
波維的發現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於是,一些人也仿效著金字塔的形狀,用紙做成一個貯存室,將一些蔬菜、水果放進去,看起來,這些食品的確比日常狀態保存長久了些。又有一些人把剃須刀片放入紙金字塔模型中,結果他們發現刀片明顯變鋒利了。
更令人驚奇的是,當人們把一些痛得大喊大叫的病人,放入金字塔模型中時,這些人很快就不覺得疼,不再大喊大叫了……
金字塔形狀的物體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能量嗎?有的科學家專門對金字塔這種特殊的幾何形狀進行了研究,結果有的人認為的確如此,而有的人則表示反對。真相如何,還有待調查。
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
一位名叫伽利略的偉大的物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舉世聞名的實驗:他將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同時從一個名叫比薩斜塔的塔頂拋下,結果兩鐵球同時著地。從此,伽利略做實驗的比薩斜塔隨著伽利略的大名,飛向世界。
比薩斜塔位於意大利的比薩城。1173年8月,人們開始修建這座塔,誰知,剛修到第三層,建築師就發現塔身開始傾斜。他趕緊命令停工,想等地基穩定後再接著幹。可是,100年過去了,這個隻蓋了三層的塔仍在傾斜。
到1275年的時候,人們決定繼續修築這個塔,他們在塔上加蓋了三層。此時,本該豎直的塔傾斜了90厘米。
1350年,人們又給塔蓋了第七、第八層。為了使塔傾斜程度減小一些,設計者采取了多種方法,如使用輕型材料、減薄塔壁等。至此,一座近200年才修成的塔宣告完成。
幾百年來,比薩斜塔仍然在不斷地傾斜。比薩斜塔為何傾斜呢?原來,當初選塔的位置時,人們誤把塔建在了一片土質疏鬆的地麵上,塔的地基下方,有一條地下河流過。幾百年來,為了不讓斜塔傾倒,人們挖空心思地想辦法,如用鋼棒支撐、用水泥灌地基等。今天,斜而不倒的斜塔,早已成為世界的奇觀之一。
雅典的帕特農神廟
雅典是一座古老、文明的城市。很久很久以前,有兩位神競爭著想當雅典的保護神。他們爭執了許久,也沒有結果,於是他們請眾神當裁判。
眾神說:“你們各發表一次競選演說,假如我們認為誰的演說更適於雅典的發展,我們就推舉他為雅典的保護神。”
兩位參加競選的神走到高台上,一一發表演講。一位神叫波西冬,他說:“我是海神,我有強大的力量,若我當雅典的保護神,我將賜給它力量和出海的好運。”
另一位神叫雅典娜,她說:“我主宰著和平與智慧,我將賜給我的人民以幸福和知識。”說完,她將手中的長矛一點地,地上便長出一棵象征和平和友誼的橄欖樹。
眾神聽完兩位競選者的演說後,商議了片刻,隨後,他們說:“力量和好運固然十分重要,可是和平和智慧才是世界繁榮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推選雅典娜為雅典的保護神。”
果然,雅典娜不負眾望,將雅典變得更加美好。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高貴的女神,就在雅典修建了一座帕特農神廟,將雅典娜的巨像供奉在那裏。今天,雅典娜像雖已不見,但雄偉壯觀的帕特農神廟依然屹立,令人神往。
古羅馬大鬥獸場
在意大利的首都羅馬,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古代建築,它就是雄偉的古羅馬大鬥獸場。古羅馬大鬥獸場是古羅馬人用於觀看比賽、表演的場所,可以說是世界最早、最壯觀的體育場。
從外表看,古羅馬大鬥獸場有48米高,共分四層。下麵三層是連續不斷的半圓形拱洞,拱洞中間是壁柱,並刻許多大大小小的雕像。走進去,可以看出古羅馬大鬥獸場呈橢圓形,最長的地方為188米。它共有60排座位,並且座位層層升高。巨大的大鬥獸場可以容納五萬名觀眾。
在大鬥獸場中間是一塊橢圓形表演場地,它長86米,寬54米。每當空閑、休假時,富有的古羅馬人就湧向大鬥獸場,觀看在這裏舉行的各種比賽和表演。
古羅馬的統治階級既荒淫又殘暴,為了尋求刺激,他們發明了一種名叫角鬥的娛樂活動。首先,他們將一批獅子、老虎之類的野獸驅入大鬥獸場的表演場地中,並挑逗這些野獸們互相撕咬、吞吃。隨即,他們又將兩隊經過專門培訓的奴隸驅趕上場。這些奴隸被稱為角鬥士,他們手拿刀劍、長矛,統治者命令他們互相拚殺。沒有任何自由的奴隸們隻好揮起武器,自相殘殺,一時間慘叫不斷、血流成河。千百年過去後,這裏已成為世人觀光遊覽的古跡。
世界最大的圖書館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它是一座由三幢大樓組成的宏偉建築。
圖書館收藏著近800萬件(冊)圖書資料,其中有許多珍貴的曆史資料和名人手稿。如最早發表美國《獨立宣言》的《賓夕法尼亞日報》和第一位美國總統華盛頓的就職演說。有1488年意大利第一次出版的《荷馬史詩》,以及16世紀前出版的古書;還收藏著著名提琴家的提琴和名人手稿。
國會圖書館隨時回答國會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圖書館和國會大廈之間有一條幾百米長的快捷運輸管道,資料傳送十分方便及時。圖書館平均每天收到2000多個問題,有的問題很容易就能回答,有的問題要經過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研究才能答複。
圖書館各個部門都采用最先進的計算機管理,是最現代化的圖書館。
國會圖書館其實是美國國家圖書館。它規定凡中學生以上的人都可以到這裏借閱圖書資料。全館共有5000多名工作人員,每年要接待200萬人以上的閱讀者,它的圓形閱覽室大廳可同時容納萬人以上閱讀,像一座神聖的殿堂,在柏拉圖、牛頓、哥倫布、莎士比亞等曆史名人雕像的環視下,愈顯凝重、莊嚴。
最大的自然博物館
德意誌科學技術博物館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位於德國慕尼黑城邊的河中小島上,這座博物館有近九十年的曆史,展出麵積約5萬平方米,參觀路線16公裏。展出內容極為豐富,是一部科技“百科全書”。
它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展品顯示科學技術從萌芽到成熟的發展過程。動力展館陳列了從原始人力、畜力、風力、水力、機械到蒸汽機、發電機、內燃機、汽輪機等一係列動力機械。陳列的運輸工具,從最原始的雪橇、獨木舟、畜力車,經過機動車、機帆船,最終至新式輪船、氣墊船。展出的還有氣球、飛艇、螺旋槳飛機、最新式飛機、宇宙飛船等航空工具。從原始的挖掘礦產到最先進的挖掘采礦機等等,再現了不同曆史的生產條件和科學技術的本來麵目,使觀眾對科技發展曆史有形象而深刻的認識。
桂林山水甲天下
中文“桂林”意為“桂樹之林”,然而,對漓江兩岸簇擁在一起的岩石峰而言,“山林”似乎是更貼切的名字。組成山林的厚層石灰岩曾處於古海洋下。
幾百萬年後,陸地抬升,酸雨開始溶解那些因斷裂、裂隙變得脆弱的岩石。
當陸地第二次抬升時,脆弱的岩石土崩瓦解,留下由抗蝕性較強的石灰岩組成、獨立的圓錐形塔柱——最典型的例子被稱為塔狀喀斯特景觀。
中國桂林石灰岩地區正好處於經中國南部至越南北部的石灰岩帶的延伸部分。
山坡陡峭的山體平均高度約100米,山體從翠綠的穀底陡然升起,又逐漸消失在由近至遠的一排排鋸齒狀的峰巒疊翠間。
許多山林披掛著蔓、藤和小樹,在岩坡上保持了纖弱的植物;另一些山林在蘭花盛開時顯露出絢麗的色彩。
有時山林被薄霧籠罩,倒映在漓江凝滯的水中,散發出一種神秘色彩,幾個世紀來喚起無數藝術家和詩人的靈感。
山林由雨水侵蝕而形成了許多迷宮似的溶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人藏匿其間躲避日本人轟炸。一個著名的溶洞叫蘆笛岩,它是一係列布滿纖細的鍾乳石和石筍的溶洞和隧道的一部分。
如此描述它就更貼切了:數以百計的細小的鍾乳石從天頂上懸掛下來,其中許多猶如精巧的石笛,奏出縈繞心頭的旋律。
這一常盛不衰的景觀現今已經正式對西方遊客開放。1664年清兵入關打到北京時,傳教士們試圖使明王室成員成為基督教徒。這些傳教士是最早看到桂林山水的西方人。現在,桂林已成為遊客最多的景點之一。
桂林地區農田肥沃,地下水常被抽出地表灌溉農田。有些流經熱帶喀斯特岩溶區的地下河被用來進行水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