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壯觀的錢塘潮

錢塘江位於我國浙江省,最終注入東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天下聞名,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前來觀看這一奇景。

平時沒有海潮時,在海寧鹽官鎮的海塘上遠望,美麗的東海水天一色,海鳥在天空中飛翔。海潮到來前,遠處先呈現出一個細小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並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湧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達3—5米,後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勢。當潮水撲到海塘時,潮峰已疊加到了8—9米,激起的回聲震耳欲聾。不一會兒,潮水又悄然飛逝而去了。人們經觀察發現,每年中秋節後的兩三天,錢塘潮最為奇麗壯觀,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說法。

錢塘潮是由它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的。錢塘江入海口的杭州灣像個大喇叭,外麵寬100公裏,越往裏走,江麵就縮小到了20公裏和3公裏寬了。海潮一到窄水道,水位便迅速升高。另外,在這裏的江底有一條“門檻”一樣的沙坎,減緩了潮頭的速度。於是後浪趕前浪,不斷疊加,一浪高過一浪,最大的潮位可達9米。有時,海浪甚至撲上海堤,曆史上就有人被卷走的記載。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位於北緯19到29度的北太平洋中,西起庫雷島和中途島,東到夏威夷本島,延伸長度2415公裏,群島似乎與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火環”中的任何一座火山沒有關係。其他大部分火山都與深海溝聯係在一起,海溝正處於大洋地殼楔入大陸邊緣下的地幔中支的地方。這一稱為潛沒的過程,因大洋地殼板塊的沉降產生了摩擦熱,這就為海溝以外的火山依次提供了熱源。

相反,夏威夷群島正處於地球地幔層的一個熱點之上,是一個點狀熱源。地質學家認為現有30多處這樣的熱點,都與地球內部有著固定的相關性,並具有跨越地質年代的長壽特點。這就意味著處於移動的大洋殼之下的熱點,由於大洋殼運行其上而產生一係列火山。

這恰恰就是在夏威夷群島發生的事情。西太平洋的洋殼穩定地向西移動,在熱點的生命周期內,洋殼似乎移動了2414公裏。所有的夏威夷群島鏈都是火山島,最老的火山島在西端,而最活躍的——因而也是最年輕的——火山島,就在群島鏈東端的夏威夷本島。

夏威夷是一個130公裏×153公裏的略呈三角形的島嶼。最高點冒納凱阿火山的山頂海拔4205米,當從位於海平麵下5998米的洋床基底量算時,它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冒納凱阿的高度和位於大洋中部的清澈而未受汙染的大氣圈一起,使其成為安裝數台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的理想場所。

夏威夷的大多數近代火山活動均發生在基拉韋亞火山,該火山口離海拔4170米的山頂約32公裏,自1983年以來接連不斷地爆發。莫庫阿韋奧的火山口深183米,占地麵積104平方公裏。最著名的噴發特征是壯觀的熔岩噴泉,它將紅熱的熔岩拋向高達90米的空中,噴泉偶爾可達503米高。

離開火山口的熔岩,就像一條溫度高達攝氏1100到1200度的玄武岩組成的深紅色河流,沿著山丘向下流動。熔岩的流動性很大,流動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2公裏以上。熔岩流經之處一切都是燃燒的,道路受阻,當熔岩流進入大海時,就在爆炸聲中冷卻。類似的火山噴發給這個熱帶天堂的旅遊者帶來驚人心魄的刺激。

世界上最深的湖

你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湖是哪一個嗎?它就是位於俄羅斯的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呈狹長形,它全長636公裏,但平均寬度卻隻有48公裏,像是一輪彎彎的新月。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貯水量23600萬立方米,約占地球地表淡水總量的1/10。貝加爾湖的蓄水量為什麼這麼大呢?這主要是因為它太深了。1960年時科學家曾經進行過測量,測出它最深的地方為1620米,平均深度達到了730米。有大大小小336條河流注入貝加爾湖,而從湖裏流出的,卻隻有一條安加拉河。

貝加爾湖風光秀麗,湖周圍環繞著崇山峻嶺,湖邊長著鬆樹、雲杉、白樺、白楊等密林。湖裏生活著1200多種動物,其中800種是這裏特有的。貝加爾湖地處內陸,但那裏的動物卻很奇特,例如有一種蘚魚類的動物,它的近親卻生活在印度的湖泊裏;它的同類生活在遙遠的中國南方的湖泊中……。更不可思議的是,湖裏還生活了許多地地道道的海洋類動物,如海豹、鯊魚、海螺等,鮭魚也同海洋裏的鮭魚一模一樣。有的科學家認為這些動物是通過河流來到貝加爾湖的,有的認為貝加爾湖的自然條件類似海洋,這些動物就起源於本地。

雲南石林

在我國雲南省,有一處奇特的森林,被稱為“天下第一奇觀。”說它奇特,因為那裏的樹木不是長出來的,而是石頭形成的。

石林位於路南地區,麵積約有400多平方公裏。在這一大片“森林”裏,千峰競秀,峰頂尖銳,直直地刺向天空。遠遠望去,又像是許多巨大的仙人掌在那裏茁壯生長。置身石林之中,就仿佛走進了一個大自然的雕塑館,到處是形象各異的奇峰怪石,有的如仙女下凡,有的如猴子望月,有的像真實的人物……,幾乎每一處景觀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一代代地流傳,受到當地群眾的敬仰。前些年,人們又在離路南石林20多公裏的地方發現一座新的石林。它的岩柱大多呈蘑菇的形狀,從遠處看去,像是一絲絲的靈芝,因此得名“靈芝林”。在靈芝林一個巨大的窪地中央,聳立著岩柱群。這些岩柱平均高約10米,最高的有40米,形狀大多像飛禽走獸,栩栩如生。在石林區,散落著許多難得一見的世外美景,有陡壁如削的幽澗,有小溪潺潺的音穀,有聳立群峰之巔的石牌坊,有迂回曲折的雙層洞穴。

如此美麗的石林,把它比做童話世界,還是人間仙景更合適呢?

聞名世界的巴拿馬運河

聞名世界的巴拿馬運河位於中美洲巴拿馬共和國境內,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捷徑要道。

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公裏,最寬處304米,最窄處91米。由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位差以及巴拿馬地峽與海平麵的高度差,運河的最高水位是海拔2652米。要讓一艘載重船跨越這一高度是很困難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者在運河的兩端修建了三級注排水式升降提升,將通過運河的船隻逐級升高到2653米的最高水位,然後在出口處再經過三級下降,逐級降至海平麵。這樣,船隻就可以緩緩駛入海洋了。在一般情況下,船通過巴拿馬運河需要8——10個小時。

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船隻要繞道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才能進入大西洋。1914年8月,巴拿馬運河開通後,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縮短了1萬多公裏。如今,這條運河已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閘式運河,被稱為“世界橋梁”。

巴拿馬運河的修建,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早在16世紀,西班牙國王就曾下令在巴拿馬地峽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河道,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和施工能力的限製,沒能辦到。

1880年時,法國人也想到在這裏修建運河,但他們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巨額資金,也不得不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20世紀初,美國人決定建造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鑒於在巴拿馬施工的難度太大,他們認為修建一條穿越尼加拉瓜的運河會相對容易些。1902年春,國會議員們已準備批準這一工程。這時,有一個叫比諾·瓦列拉的法國工程師到了美國。他曾參加過當年法國政府的巴拿馬運河計劃,深知尼加拉瓜的地質條件不好,不宜在那裏開鑿運河。他竭力說服美國人改變主意,將運河建在巴拿馬。

就在美國國會對運河計劃進行表決的前幾天,加勒比海中的一座大火山爆發了,影響到了沿海的尼加拉瓜。瓦列拉翻出一枚尼加拉瓜曾經發行過的一張郵票,上麵印有尼加拉瓜國內著名的摩摩通博火山,隻見一縷青煙環繞著火山山頂,表明它是一座活火山。更巧的是,這座火山正好位於預定的運河線路上。瓦列拉抓住火山爆發的時機,大肆宣傳運河線路上有火山隱患。他還找來了90張印有摩摩通博火山的郵票,一張張地放在議員們的桌子上,並在上麵附言道:“這是尼加拉瓜火山活動的官方見證。”幾天後,議員們投了在尼加拉瓜建造運河的反對票,並最終選中了巴拿馬。1904年,運河工程動工。誰能想到,這條黃金水道竟然是一名工程師用一枚郵票救活的呢?

萬裏長城

有人好奇地問從航天飛機上下來的宇航員:“你們在宇宙中,用肉眼能看到地球上的什麼?”他們的回答是:萬裏長城、金字塔。

在天上也能看見,可見萬裏長城的雄偉壯觀。萬裏長城東起渤海灣,越過崇山峻嶺,穿過莽莽草原,一直向西延伸,最終到達甘肅的嘉峪關。它全長6700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建築物,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紀念碑”。

萬裏長城最早修建於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雖然中原一帶還比較安穩,但北方地區卻經常遭受匈奴的侵擾。為了安全的需要,秦始皇決定修建長城。他每年都要征調幾十萬民工,不停地幹活。由於工程太繁重,許多人都累死了,“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到了明朝,蒙古族和女真族向中原入侵,明朝政府為此重新修建萬裏長城。這次修建前後持續了100多年的時間,千百萬勞工灑盡了血汗。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萬裏長城。它的頂上建有女牆、垛口、了望口和射擊口,非常有利於防禦。在離它不遠的高地上,還專門設立了烽火台,一旦出現情況,就燃起狼煙,一座座地傳下去,把消息傳到千裏之外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