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會“過日子”的獸

在我國東北大小興安嶺的針葉林裏,生活著一種珍貴的毛皮獸——紫貂。人們常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其中一寶說的就是紫貂。

紫貂是鼬科動物,和人們常說的黃鼠狼可以說是遠房親戚,因此它的大小和外形很像黃鼠狼。活潑好動是紫貂的天性,它既會爬樹又會遊水,常常在夜間出來捕捉野兔、野鼠、昆蟲和鳥類等小動物。人們看到它時,它那雙眼亮的大眼睛,總是不停地轉動;那條粗大的尾巴也總是不停地搖擺。紫貂的毛皮革確堪稱一寶。看上去烏光透亮,既柔軟又美觀,是製作高檔裘皮大衣的上好材料。

除了毛皮聞名於世,在獸類中,紫貂還是以善於“持家過日子”而著稱的獸呢。

一般的野獸對自己的“家”很隨便,往往是找到了個土洞或石洞就住下來,頂多再鋪上些野草、鳥羽和獸毛。而紫貂對自己的“家”卻修建得十分認真和講究。在紫貂的“公寓”裏,它總要把睡覺的“臥室”、儲存食物的“倉庫”和排泄方便的“衛生間”分開,建成三間一套的“套間”。在它的倉庫裏,既存有捕捉來的鳥、鼠、兔、魚等暈食,又有從林子裏采集來的素菜,真是應有盡有。為了防止食物儲藏過久而腐敗變質,紫貂還會把獵物懸掛在高高的樹枝上慢慢風幹,然後再精心地收藏在倉庫裏,等到冬季天來,食物缺乏的時候,再取出來充饑度日。

北國和冬季,漫長而嚴寒。這時候,要想在冰封雪凍的森林裏尋覓到一點食物比其他季節困難多了。在整個冬季裏,一些動物隻好啼饑嚎寒苦度時光。而這時,會過日子的紫貂,則在溫暖的家裏吃著自己的存糧,生活得十分愜意。

等級分明的獸

在獸類王國裏,有許多動物喜歡過群居生活,在這些群居的動物當中,有的有著嚴格的等級製度,絕大多數猴類就是在這樣等級分明的“社會”中生活。

狒狒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種猴科動物,它與其他猴類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它有一張像狗一樣的臉。狒狒喜歡群體生活,一群往往有幾十隻到上百隻,每群裏都有一隻身體最強壯,個頭最高大,毛色最漂亮的雄狒狒擔任首領。在狒狒家族裏,首領的地位至主無上,無論是誰從它的麵前走過,都要向它表示尊敬臣服。如果誰膽敢不按照規定向首領行禮,就要遭到極為嚴厲的懲罰。為防止一些不大情願臣服的雄猴守規矩,服從自己的威嚴,狒狒王還時常將它那大得嚇人的獠牙齜出來示威。在這種等級分明的王國裏,擔任首領的雄狒狒養尊處優,過著比別人舒適的生活。

獼猴是世界上比較常見的猴。在獼猴群裏,也有一隻最強壯的雄猴當“猴王”。在它的手下,還有“二猴王”、“三猴王”幫助它統治猴群。“猴王”在猴群裏不但稱王稱霸、養尊處優,而且還妻妾成群,有“猴王後”和“猴王妃”。為了防止其他雄猴對自己的後妃“勾引”或“非禮”,猴王時常在猴群中巡視,一旦發現有企圖越軌者,必將嚴懲不貸,進行毒打和撕咬。

有趣的是,猴王的寶座不是終身製。一旦猴王年老力衰,一些新長大起來的雄猴便會同它爭奪王位。爭鬥的結果往往是老猴王被年輕力壯的雄猴打得遍體鱗傷,隻得哀號著逃離猴群,從原來那個前呼後擁、妻妾成群、不可一世的“君王”,一下子變成了誰也不待見的孤家寡人,孤獨地度過自己的殘生。

生活在海洋裏的獸

人們常把獸類說成是走獸,其實獸類中,不但有像蝙蝠、鼯鼠那樣會飛、會滑翔的獸,而且還有許多生活在河湖或海洋裏的獸。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那裏不但是魚類、蝦蟹等海洋生物遨遊的廣闊天地,也是海獸們生息繁衍的好家園。

鯨是生活在海洋裏的巨獸。它雖然外形像魚,也是海裏的遊得很快的動物,但是它卻是地地道道靠肺呼吸、胎生的哺乳動物。鯨類一般分為須鯨和齒鯨兩大類。共有90多種。須鯨中體形最大的是藍鯨,它長達30餘米,重100多噸。比40頭大象還要重。齒鯨中最凶猛的是虎鯨,它幾乎什麼都吃,就邊比自己大十倍的藍鯨它也敢襲擊。海豚是鯨類家族的小兄弟。它不但是海獸中的遊泳冠軍,還是聰明的海獸。經過訓練,它可以表演精彩的節目。

海獅、海豹、海象、海狗和海牛也是生活在海洋裏的獸。除了海牛不能上岸生活外,海獅、海豹、海狗和海象都要在岸上睡覺和繁殖。海獅因麵部長得像獅子,頸部有長長的鬃毛,吼聲像獅吼而得名。它們成群地棲息海邊,白天下海捕食,夜晚上岸睡覺。雄海獅常常為爭奪雌獸打架,直到鬥得雙方傷痕累累,一方認輸才肯罷休。海獅聰明靈活,經過馴養是馬戲團裏的好演員。海象嘴邊長有像象牙那樣的獠牙,它們用獠牙做武器來捕食,用獠牙來爭奪領地,抵抗白熊的襲擊。

雖然,海獅、海豹、海象和海狗的相貌和體形大小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肢體都演變得很短小,像魚鰭一樣,這是它們長期水陸兩棲生活的結果。

能幫助殘疾人的獸

殘疾人因為身體有了殘疾,生活上會遇到許多不便,然而,在一些動物的幫助下,他們又能夠正常地生活了。

雙目失明的盲人走路十分困難,他們即使是手拿探路竿,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也難免磕磕碰碰,發生危險。可是,在有些國家裏,盲人隻要牽著一種經過專門訓練的在路上,導盲犬會盡心盡力地為主人代目,引導主人走安全的路線。它不但在遇到台階和深溝時會及時提醒主人注意,引導主人橫道上過馬路,從不會違反交通規則。除了導路,它還能帶領住人購物,幫助主人取送東西。有了它的幫助,盲人的生活真是方便多了。

美國有一隻名叫海裏翁的卷尾猴,它給一位四肢癱瘓的青年當了猴“保姆”。它每天為主人喂飯、刷牙、翻書、放唱片,還能做許多主人無法做的家務事。雖然猴子的天性很貪玩,可是海裏翁卻很盡責盡職。隻要主人發出指令,它便會忠誠地為主人服務,因為它知道主人的獎懲很分明,如果任務完成得很及時、很正確、它就能得到甜草莓汁的獎賞;如果調皮搗蛋,拒不招待命令,它就會受到主人的懲罰。

海裏翁在主人的調教下越來越能幹,成了主人的好“保姆”。主人一時一刻也離不了它。

如今,訓練猴子做殘疾人的“保姆”已經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在專業人員訓練下,越來越多的猴“保姆”走進了殘疾人的家庭,它們周到細心的服務贏得了殘疾人的歡迎。

隻有手指般大小的獸

在美洲的猴類大家族中,奇奇怪怪的成員真不少。不但有聲若哭泣的泣猴;吼聲如雷的吼猴;鼻子最長的天狗猴;尾巴最長的蜘蛛猴;形象最醜陋的禿猴,還有一類體形長得十分小巧玲瓏的猿猴——狨。

狨又名狷猴。它們生活在中、南美洲的原始森林裏,是個人丁興旺的大家族,約有30多種。狨有珠子一樣的圓眼睛,大大的耳朵,闊嘴巴,身披柔軟濃密的絨毛。它們當中的獅毛狨、長須狨、黑白狨和倭狨,頸部還生有金黃色的長毛,看上去,很像一頭威武的小獅子。不過,它們最令人驚異的地方是,狨的體形大小和其他猴子比起來相差得十分懸殊,一般隻有二三十厘米,體重也不過幾十克重。特別是倭狨,它的身長不到10厘米,看上去,真像是一個來自“小人國”的客人。由於狨常年棲息在高高的大樹上,人們往往隻能聽到它們嘁嘁喳喳的收聲,而看不到它們的身影,所以常把它們誤以為是鳥類。瑞典的一位廚師曾養過兩中隻小倭狨。它們的身長不足5厘米,比人的手指還短小。它們常常攀爬在主人的手指上玩耍,十分逗人喜愛。因倭狨十分小巧可愛,容易馴養,於是許多當地人喜歡飼養倭狨,把它放養在自己的口袋裏,隨身帶出去玩耍。

倭狨不但體形小巧,長想奇特,十分好玩以外,它的食性也很特別,它除了吃樹上結的果實以外,還愛吃蒼蠅、蚊子、蜘蛛、蛾子等蟲子。如果很長時間吃不到蟲子,它就會營養不良,活不了多久。所以,當地人又給它取了個名字叫“食蟲猴”。好在熱帶森林裏有的各種各樣的昆蟲,在那裏,倭狨是絕不會餓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