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懷特河怪獸

美國阿肯色州東部的新港懷特河裏,在1915年到20世紀70年代之間,那裏的居民偶爾看見了懷特河有一隻“怪物”,那怪物出現時,能卷起奇特的水浪,並且一般露麵時間都不太長。

其中一位目擊者叫布蘭布利特·貝特曼,他提供了宣誓證詞證明自己在7月3日這天或前後看見“有怪物出現在懷特河水麵上”。因為當時他距離怪物有375英尺遠,所以無法辨別出那個怪物的全長或者整個體積大小,但是他估計怪物大約有“12英尺長,4~5英尺寬”。他當時無法看清怪物的頭部和尾部。怪物在原地呆了約5分鍾。在以後發生的目擊事件中,貝特曼還曾見過怪物“在懷特河裏上下遊動”。

貝特曼7月初第一次目擊水怪的那天,傑克遜縣副治安長官裏德與他在一起。他們先是看見“300英尺遠的地方有很多泡沫構成一個圓圈,其直徑大約有30英尺長”。然後看見更遠一些的河裏一隻怪物冒出水麵。在裏德看來,那個怪物很像一隻“巨大的鱘魚或鯰魚”。兩分鍾後,怪物又沒入水下。

接下來的一個報道比較廣泛的案例發生在1971年的6月或7月。一位目擊者敘述說看見一隻“像(鐵路運輸用)貨車車廂那麼大的動物在水裏亂扭亂動”。他補充說:“那個動物的全身好像在蛻皮,但是它的皮(或者肉)是很光滑的那種。”另外一名目擊者在6月28日拍攝了一張不是很清晰的照片,上麵顯示水麵上浮著一個巨大的物體。這位目擊者同時還描述了怪物的叫聲,好像混合了牛鳴和馬的嘶叫。其他目擊者也描述了怪物的吼叫聲。

另外,在罕見的幾起看見動物頭部輪廓的案例中,目擊者描述說看見怪物前額上有突出的“骨頭”。奧利·理查森和喬伊·杜普利在懷特河遭遇水怪的案例最為驚心動魄。當時他們兩個人之所以來到懷特河是因為兩周前,島上發現有巨大的腳印,有的麵向懷特河,有的背向懷特河。每一個3趾的腳印都有14英寸長,8英寸寬,並有很大的肉掌墊,還有帶骨刺(伸展成一個角度)的一個腳趾。從彎曲的樹木和被壓倒的植物等現場證據看,有一隻巨大的動物曾經在島上行走過,甚至臥倒在那裏。

生物學家羅伊·麥克爾認為,這種冒出水麵的怪獸其實就是一隻巨大的雄性海象,它脫離了它正常的生存環境,從而沒有被不熟悉它們的觀察者識別出來。

太平洋怪獸屍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漁業公司的一艘遠洋拖網船“瑞洋丸”號,在新西蘭克拉斯特徹奇市以東50多千米的海麵上捕魚。當船員們把沉到海下300米處的網拉上來時,一隻意想不到的龐然大物和網一起被拉了上來。網裏是一具從來沒有見過的怪獸的屍體。由於被網套著,看不清它的全貌,於是,他們把繩索拴在怪獸屍體的中部,用起重機把它吊了起來。一股強烈的腐臭從屍體中散發了出來,屍體上的脂肪和一小部分肌肉拉著長長的粘絲掉在甲板上。船內一片騷動,現在人們看清楚了,這是一個類似爬蟲類動物的屍體。盡管已經開始腐爛,但整個軀體卻保存得很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有一個長長的脖子,小小的腦袋,很大很大的肚子(腹部已空,五髒俱無),而且長著4個很大的鰭……用卷尺測定的結果表明,怪獸身長大約10米,頸長15米,尾部長2米,重量約2噸,估計已死去一個月(事後經研究分析,認為已死半年到1年之久)。它既不是魚類,也不像是海龜,在海上捕魚多年的船員誰也不認識它。大家發出了驚奇的議論:“這和尼斯湖裏的蛇頸龍不是一樣嗎?”“是尼斯湖的怪獸——尼西吧?”……聞訊趕來的船長,見大家在欣賞一具腐臭的怪物,大發雷霆,他擔心自己船艙裏的魚受到損失,命令船員們立即把它丟到海裏去!幸好,隨船有位矢野道彥先生,覺得這個發現有些特別,於是在怪獸拋下大海之前,拍攝了幾張照片並做了相關的記錄。

消息傳到日本,頓時轟動全國,尤其是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們則更加興奮,他們看了照片,進行了分析,認為:“這不像是魚類,一定是非常珍貴的動物。”“非常驚人呀!這是不次於發現矛尾魚那樣的世紀性的大發現。”“本世紀最大的發現——活著的蛇頸龍”……消息也立刻傳遍了全世界,各國報刊都紛紛轉載了照片,發了消息。盡快這件事引起各國著名生物學家極大的興趣和關注,他們都對此發表了感想和談話。

把怪獸屍體又拋回大海這件事,引發了人們深深的遺憾和強烈的譴責。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生物學家,對此舉簡直氣憤得“切齒扼腕”、“怒發衝冠”,他們指責船長“無知、愚蠢”。日本生物學權威鹿間時夫教授說:“怎麼也不該扔掉,看來日本的教育太差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為了2億日元的商品,竟然把國寶扔掉,簡直是國際上的大笑話。”盡管大洋漁業公司立刻命令在新西蘭海域的所有漁船,奔赴現場,重新捕撈怪獸屍體,甚至包括前蘇聯和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船隻,也聞訊趕往現場進行捕撈。但由於消息發表之日7月20日)與丟棄怪物之日已相隔3個月,雖然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尋找它,然而在茫茫的大海裏,誰也沒能再把它打撈上來。人類可能認識一種新動物的最好機會,就這樣遺憾地錯過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發現總算給生物學家們保留下了3件證據:一是怪獸的4張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獸的鰭須(鰭端部像纖維一樣的須條),三是矢野道彥先生在現場畫的怪獸骨骼草圖。

照片是從三個不同側麵進行拍攝的。有兩張是剛把魚網拖上甲板時拍攝的,網裏是那隻全身由白色的脂肪層包裹著的怪獸;另兩張是在怪獸由起重機吊起時拍的,其中一張是從怪獸側麵拍的,另一張是從怪獸背麵拍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怪獸有一個碩大的脊背,對稱地長著4個大鰭,照片中還可看到它腹內已空,整個身軀肌肉完整,隻是頭部露出白骨,怪獸白色的脂肪下麵有著赤紅的肌肉。從個頭大小來看,海洋裏隻有鯨魚、巨鯊、大烏賊可以與它相比。但從照片來看,它的頭部甚小,與現存的所有鯨魚類的頭骨迥然不同,而且頸部奇長,特別是有4個對稱的大鰭,這就沒有其他海洋動物或魚類可以與它相提並論了。

鰭須這是唯一留下的貴重物證,也是留下的最具實際參考價值的東西。它是怪獸鰭端的須狀角質物。長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黃色的透明膠狀,尖端分成更細的3股,很像人參的根須。

骨骼草圖左上方寫著:“10時40分吊起,尼西(即尼斯湖裏的怪獸?)拍了照片。”這是矢野先生當時的記錄,他根據現場的觀測和大致的測量,畫下了這幅草圖。怪獸骨骼長10米,頭和頸部長約2米,其中頭部45厘米,頸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長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體部分長約65米。據他說,骨骼屬軟骨。

雖然上述這些記錄和證據是非常寶貴的,而且成為科學家們研究、鑒定、探討的依據,但是要依靠它們來確定怪獸究竟屬於哪一種動物,還缺少根本性的依據。因為沒有實物,無法與已知的各種動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做比較,也就無法對比鑒定。所以日本的生物學家們說:“哪怕帶回一個小小的牙齒骨骼也好呀!”然而,畢竟太遺憾了……

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至今對此還是爭論不休,眾說紛紜。從1977年報道這一消息後,這場爭論大體上經曆了這樣一個過程,從蛇頸龍說到鯊魚說到爬蟲類動物說再到不認識的動物說。

我們簡要敘述一下各派假說的論據:

最初,有認為它是鯨魚、鯊魚的,也有說是海豹、海龜的。但是這幾種猜測依照留下的3個證據都被一一否認了,鯨魚的頸骨比怪獸短,鯊魚的脂肪藏在肝髒裏,而怪獸則在表層,最大的海豹長5~6米,最大的海龜長2米,這比10米長的怪獸要小得多,並且骨骼也不同。現在的焦點是人們懷疑它是7千萬年前便已絕滅了的蛇頸龍的子孫。其中一個主要的依據,是因為它有那樣長的頸。圍繞著它的長脖子,人們爭論不休,許多學者欣喜地宣布:它是“活著的蛇頸龍”。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鹿間時夫教授認為:“從照片上看,僅限於爬行類,然而可以考慮太古生息過的蛇頸龍,可以說是發現了名副其實的活著的化石。”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古生物第三研究室小島鬱生也說:“從照片看來,似乎是蛇頸龍後裔。蛇頸龍有兩種,一種是頭小頸長,一種是頭稍大頸短。這似乎是頸短的一種……”法國自然博物副館長包雪女士以及一些新西蘭生物學家等都同意這種說法。

的確,怪獸與蛇頸龍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人們以怪獸骨骼圖與蛇頸龍的化石骨骼做了比較,無論是整個骨架結構,或者局部的鰭、尾、頸都與之相似。特別應該指出矢野的怪獸骨骼圖是根據他的目測和推測畫的,並不完全準確,但其結構與短頸蛇頸龍如此相像,不能不說這種蛇頸龍說是有一定根據的。

蛇頸龍是生存於侏羅紀後期至白堊紀時期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它的細脖子很長。與它外形相似的陸上蜥腳類恐龍最初也有著細長脖子,但是發展到侏羅紀後期,這種細長頸的恐龍逐漸消亡,代之而起的是白堊紀早期的素食龍(如腫頭龍、滄龍等),頸部都比較短了。蛇頸龍也向頸短的方向發展,如果是這樣,日本發現的這頭怪獸也可以說是更進化了一些吧?於是報上宣布:“這是本世紀的最大的發現!”

但是不久,對那一把唯一的物證——怪物須條,東京水產大學進行了蛋白質的分析,發現它的成分酷似鯊魚的鰭須,於是報紙、新聞又轉向鯊魚說,一時間“巨鯊”、“一種未見過的鯊魚”的說法又充滿了報紙。此時,英、美一些國家的生物學家也持此觀點。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奧韋恩·惠勒說:“這個獵獲物大概是鯊魚,以前在世界各海濱附近曾發現許多別的怪物,結果弄清楚後,都是死鯊魚。鯊魚是一類軟骨魚,它們沒有硬骨架。當鯊魚死後,屍體逐漸腐爛時,頭部和鰓部先從軀體脫垂,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細長的‘頸’,末端像個小小的頭。許多日本漁民,甚至更為內行的人都被類似蛇頸龍的形狀所愚弄……”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一時間許多持有蛇頸龍說法的人也都放棄了自己原來的主張。怪獸等於鯊魚,仿佛已成定論。

但是,經過再次測試須條,又不能肯定它是鯊魚了,加上一部分學者堅持爬蟲說,鯊魚說又開始動搖。

的確,根據科學家和日本記者的現場調查,提出了種種否定它是鯊魚的根據:

首先,鯊魚的肉是白的,而怪獸則是赤紅的。

其次,當“瑞洋丸”船員們把它撈上來時,現場沒有一個人肯定它是鯊魚,為什麼呢?記者調查了這個問題。原來鯊魚沒有排尿器,體內積蓄的尿是利用海水的浸透壓力,從全身排出的。因此,鯊魚的肉有一種尿特有的臭味,有經驗的漁民都會聞出來。“瑞洋丸”的漁民們正是由於這一點而否定了它是鯊魚。

再次,如果真是鯊魚,那麼具有軟骨架的鯊魚在死了半年之後,是絕對不會被起重機吊起來的。因為屍體開始腐爛,軟骨也開始腐爛,屍體的軟骨架絕對經受不住大約兩噸的自重。對此,許多魚類學權威都認為這是否定鯊魚說的一個重要論據。

最後,怪獸有較厚的脂肪層包裹在全身的肌肉上,而鯊魚隻在肝髒裏才有脂肪。

於是,從鯊魚說又轉回到爬行類動物說。證明怪獸可能是爬行類動物還有一個重要的論據,即怪獸的頭部呈三角形,這是爬行類獨具的特點,日本著名科學漫畫家石森章太郎根據骨骼草圖,畫了一幅怪獸複原圖,如果照此圖來看,它可真像一個爬蟲類動物了。

1977年9月1日和19日,在日本東京召開了兩次有關怪獸身份問題的學術討論會,參加會議的人有魚類、化石、鯨魚、古生物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血清等方麵的學者共19人。他們研究了照片、草圖和鰭須的組織切片,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寫出了9篇論文。綜合兩次座談會的討論意見,會議主持人、東京水產大學校長佐木忠義於同年12月15日下午向報界發表了日本學術界的研究結論:

第一,從怪獸鰭端須條的化學成分來看,得不出是鯊魚的結論;

第二,從怪獸的兩對腹鰭、長身體、長尾巴以及身體表麵都是脂肪等特點來看,是和迄今已知的魚類完全不同的一種動物;

第三,在分類學上,很可能是代表著全新的一種人類未認識的動物(海棲爬蟲類?)。

現在,人們都盼望在南緯43°,東經48°曾經打撈上怪獸屍體的地方,有一天會再現怪獸的蹤影。或許它正是人們所期待的史前爬行動物。

歐哥波哥怪物

一些深達200~300米的湖中,發現湖怪的事例很多,在未得出結論之前,暫且算做尼西的同類吧。於是有的生物學家說:“拜托了,請多注意深湖裏到底有什麼怪物吧。”如果說某些湖中確實有著人們不認識的龐然大物的話,那它們隻能是祖居在湖中的了。有意思的是發現怪獸的湖,雖然麵積不算大,卻都很深,而且是地質年代久遠的湖泊。這麼多的湖怪是不是都是人們的妄談或者神智錯亂的胡說呢?看來不像。不管怎麼說,尼西始終成為近代生物學上一個最大的謎。

就在最近,從新華社傳來一則報道怪獸的新消息。消息來自於挪威,一支新組織的國際探險隊準備揭開挪威南部泰勒馬克地區的塞爾尤爾湖怪獸之謎。據說這個湖中類似尼西的怪獸已困擾了當地居民達250年之久。從1998年8月4日起,探險隊將在這個深水湖展開搜查,探險隊隊長瑞典人鬆德貝裏對記者說:“如果湖中確實存在著一種至今人們還不認識的動物,那麼今年夏天我們就要把它找出來。”看來人們探索深水湖怪獸的工作遠沒有結束。他們在加拿大的既深又神秘的內陸水域中見過奇怪的生物,並且這些報告是經常不斷,而且是來自最近時期的。

遠在歐洲人到達這裏之前,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就已在他們自己的曆史中對湖怪做了大量的解釋性陳述。尤其常常提到的是歐哥波哥怪物,據報告它是來自奧卡納貢湖。這個湖很深,全長有128千米,在太平洋沿岸的英屬哥倫比亞。這個眾所周知的名字更像20世紀歌廳裏的一首曲名,而與奧卡納貢湖的關於那個怪物起源的真實傳說聯係不多。這個傳說未必是真實的,一個叫老肯海克的人在這湖的附近被謀殺,人們便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湖,借以紀念他。上帝將這個凶手變成一條巨大的水蛇來懲罰他,並且判決他永遠地以這種模樣留在他犯罪的現場。傳說中,這個怪物生活在響尾蛇島附近的“暴風角”海麵的深水岩洞中,當地的人們向水中投入小動物作為食物以平息這個怪物。

這很像芬蘭神話故事中的一段,在這個神話中,一個長得像巨大青蛙的動物稱之為“伏迪亞諾”的水怪,時常出沒於磨坊的水塘。磨坊主們往往把毫無戒備的旅行者扔進水中,喂食他們當地的“伏迪亞諾”,從而保護自己和家人。

還有,根據古老的奧卡納貢傳說,在這個湖的兩端以及這個水蛇喜歡出沒的響尾蛇島和傳教河穀之間,人們都曾見過它。

加拿大和北美洲到處流傳著關於奇異水棲生物的民間傳說。上百個湖泊和河流有著它們自己的關於怪物棲息的故事。新斯科舍省的密克馬克族人有一個他們稱為大水蛇的傳說,居住在密克馬克族人西部的阿爾岡昆族人也有這樣的傳說。密克馬克人還有許多關於半人半魚動物的神秘傳說。在密克馬克人的一個古老的傳說中,英雄威斯蒂普拉娶了一位美麗而神秘的海婦人,她是虎鯨的妹妹。隻要他把她留有內陸上,她就能以人的模樣陪伴他。若是她再次來到海灘,她就將恢複原貌,並帶走他們的孩子,隨她返回海洋中的虎鯨家庭。在他們共同生活了多年以後,他們遇上了一次大的暴風雨,迷了路,他們沒有辦法,隻好回到了海邊。在海邊咒語靈驗了,他失去了她,她又一次回到了她在海裏的同類中間。

紐約州北部的艾麗奎人講述了一個叫“大水獸”的故事,而印第安納州的波塔瓦托米人也有怪物居住在“大神湖”的傳說。在19世紀中期,波塔瓦托米人強烈反對在當地建造一個磨坊,因為那將嚴重妨礙這個水獸的生活。

再往西部去,肖尼人有一個獨特的傳說,那就是很久以前他們的一個偉大的英雄巫師同一個半魚樣的怪物進行過決鬥。一個年輕的姑娘參與了此事,並且在使英雄打敗怪物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這個故事與下麵的傳說有著非同尋常的相似之處:聖·喬治龍口救公主,宙斯的兒子伯爾修斯救安德洛墨達,底比斯的卡德摩斯在雅典女神的幫助下殺死了一個怪物,女巫美狄亞幫助賈森戰勝怪物,保護金羊毛。它甚至和關於凱瑟琳·德梅迪西的離奇的故事相似。這個故事講的是富有而又生活乏味的凱瑟琳·德梅迪西獲得了一個“水怪”,並在一次水節上用它來招待客人。

對於俄勒岡州威拉米河的卡拉布亞人,阿塔基是他們熟知的當地水怪的名字,但是關於“尚普”這個名字可能有些含混之處。“尚普”是尚普蘭湖裏著名怪物的名字,人們猜測這個湖是法國偉大的探險家塞纓爾·德尚普蘭於1609年發現的。這位可敬的法國航海家兼無所畏懼的冒險家的確提起到他曾遭遇過一個可怕的水怪,但這是在更遠處的聖勞倫斯河口東北方向上。

如果說多數的目擊情況都是真實的,或充其量是由誠實可敬的觀察者們所犯的誠實的錯誤,那麼,發生在紐約州銀湖旁邊佩裏地方的事件則是一樁露骨的騙局。

1855年,關於湖中有一怪物的報告在當地肆意流傳,並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些目擊情況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並且自然地吸引了許多遊客。之後,當地的一家旅店發生了一場火災,當消防隊趕來滅火時,他們在頂樓裏發現了這個“湖怪”。旅店店主製造了這個怪物,並用壓縮空氣來運轉它。店主希望它在銀湖上出現會吸引遊客並改善他的生意。是的,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在當初的憤怒和失望過去以後,現在佩裏的居民們每年都舉辦一個節日,以紀念這位大膽的旅店老板的獨出心裁。

關於龍王鯨、械齒鯨和歐哥波哥怪物的認真而又詳細的報告往往會同意,那就是這個怪物是體長21米的某種東西。它的身體大約有10米厚,它的頭被許多目擊者描繪為長得像馬、牛或羊的頭,而馬是被用來做比較次數最多的。

有位目擊者在奧卡納貢湖遊泳時,真的撞上了一個又大又重的東西,當時她是十幾歲的孩子。她向“國際隱居動物學學會”的小理查德·格林威爾做了全麵的報告。為了隱匿她的身份,就簡單稱她為“克拉克夫人”吧。她告訴格林威爾說,事情發生在1974年7月的一個溫暖的早晨,時間大約是8點,當時她正在湖中向一木筏遊去,那木筏被用作跳水平台,距湖邊有457米。在她幾乎觸到木筏的時候,這時她感到有什麼東西碰到了她的雙腿。無論它是什麼,都是龐大的、結實的和很重的東西。遇上這種意外的水下碰撞,她吃驚與恐懼的樣子是可想而知的,她盡其所能快速地爬上了木筏。那個怪物距離她不足61米,而且湖水是清澈的。據她的描述,那怪物有一個峰或一個盤狀的東西,就像來自蘇格蘭尼斯湖報告中常常提到的那個大怪物。根據“克拉克夫人”的描述,那個峰或盤狀的東西有27米或3米長,露出水麵將近05米。當她觀看時,它正在水中向前移動。她說它當時正在離開她,向北遊去。她看到的尾巴大約在隆峰後3米的地方,她說那尾巴就像鯨魚的尾巴,即那尾巴是水平狀的,並幾乎明顯地分為兩個部分。她估計大約有28米寬。這個怪物大部分的遊水方法是,當隆峰或盤狀物進到水裏時,它的尾巴便抬起來。“克拉克夫人”想起來,那尾巴曾有一度破出水麵幾英寸,也許接近03米。她看了這個怪物有四五分鍾,可是她發現很難將它歸類。在某種程度上,它讓她想起的是鯨魚而不是魚,但是她也覺得,它作為一條鯨魚又有點太苗條了。它身體的顏色是深灰色,給她的印象是沒有脖子,就像魚一樣,頭與身體是相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