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立誌(2 / 3)

小邁克爾並不是很聰明,也不淘氣。他沒有給父母惹過什麼麻煩。邁克爾不與人打架鬥毆,也不搞惡作劇,和街坊鄰居的孩子相處很友善。這讓他的父母很省心。不過,這個規規矩矩的孩子,也沒有給人留下聰明機靈的印象。

熟悉他的人,沒有人認為這孩子將來有多大的出息。就連他的父母,也不敢對法拉第的前途有任何奢望。

長大之後,他能夠跟隨父親打打鐵,或者到附近的工廠、碼頭找點活兒幹,可以養活自己就算不錯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小邁克爾已經8歲了,也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盡管對邁克爾沒有太大的期望,但是上學還是必需的,而且說不定將來自己的兒子會有出息的。

聽說要上學了,小邁克爾非常高興,因為從此他就可以讀書了,他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聽哥哥姐姐說,學校裏可好玩了,還有很多小朋友。

然而學校的生活並不是邁克爾想象的那麼美好,這主要是因為小邁克爾說話帶著濃重的鄉下口音。

當時英國的中小學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教孩子們“說話”,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會說話,而是他們不會“正確”地說話。

當時在英國,要是不會控製腔調,說上流社會裏通行的那種抑揚頓挫的英語,就別想找到一個上等職業。然而,要孩子們換一種他們不習慣的腔調來說話,有時候竟比學外國話更困難。

許多人上了好幾年學後,說起話來仍舊是含含糊糊,無法改變他們說了多年的倫敦土話口音,因此受到懲罰也是經常的事。

這不,今天的課堂上,小邁克爾又出問題了。那是一節國語課,教課的是一位女老師,名叫麗姬。

麗姬老師身材高大,說話的聲音特別響亮,這節課老師教了一些生字,然後讓同學輪流挨著念,輪到小邁克爾的時候,是一個“洛”字,也就是他哥哥名字裏的一個字。

“邁克爾同學,念這個字。”麗姬老師說。

邁克爾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他動了動嘴唇,小聲念道:“若。”

同學們轟地都笑了,邁克爾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用眼睛的餘光看了看教室裏的其他人。

麗姬老師非常生氣,她帶著嘲笑的口氣說:“邁克爾同學,這個字不念若,念洛。你哥哥的名字你現在還不會念嗎?難道你媽媽在家都沒有教你嗎?”

邁克爾嘴唇動了動,但是沒有吭聲。

“這是洛博不是若博。聽清楚了嗎?下麵跟我念。”麗姬老師瞪了一眼這個瘦弱的孩子,有些厭惡地說。

“洛,洛博。”

“若,若博。”邁克爾小聲地念道。

麗姬老師撇了撇嘴,又繼續嘲笑邁克爾說:“真不錯,連自己的哥哥的名字都不會說,還來上學,真是個笨孩子。再跟我念,如果還不會念,那就等著接受懲罰吧!”

“洛,洛博。”

小邁克爾從小習慣的發音,現在忽然要讓他轉變,他一下子還真適應不了,舌頭怎麼也不聽使喚。小邁克爾看著自己老師的嘴唇,用了很大力氣,最終說出的還是“若”。

同學們哄堂大笑,這下子麗姬老師可是真的生氣了,她再也壓不住火了,她想教訓一下自己的這個“笨”學生,可是今天她又沒帶教鞭,於是她對邁克爾說:“邁克爾,既然你不會讀,那現在拿我的鑰匙到我的辦公室去一趟,幫我把教鞭拿來。”

邁克爾看了看老師說:“拿教鞭幹什麼嗎?現在都快要下課了。”

“幹什麼,我要用教鞭教你怎麼讀書。快去!”老師指著邁克爾的鼻子說。

邁克爾拿著老師的鑰匙在門口轉悠了一圈,他知道老師這次又要教訓自己了,昨天的傷痕還在隱隱作痛,邁克爾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屁股。

拿還是不拿,這是一個值得小邁克爾考慮的問題,不過他很快下定決心,不拿。

他走到老師的辦公室門口又忽然回來了,老師看他手裏還拿著鑰匙,卻沒有拿教鞭,就奇怪地問:“不是讓你去拿教鞭嗎?你怎麼沒有拿過來。”

誰知道邁克爾使勁把手裏的鑰匙向講台上一丟,轉身就跑出了教室,然後一溜煙兒回到了家裏,不管老師在後麵大聲地責罵。

邁克爾跑回家後,就向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並且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到那個女老師的學校去上學。

做母親的聽了自己兒子的敘述,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他的請求。但母親要求小邁克爾,不能再這樣了,如果下次再從學校逃出來,就不再讓他上學了。

於是,小邁克爾被轉到紐因頓地區一所公立小學,公立小學是專門為窮人的孩子辦的,學費更便宜些。

其實就算沒有這件事,邁克爾的媽媽也準備讓他轉學的,因為這時邁克爾的爸爸的病越來越嚴重,需要很多錢,而現在這個家庭已經拿不出任何錢來了,根本交不起邁克爾的學費。

從此,邁克爾開始到公立學校讀書。當他再次背起母親為他縫製的書包時,竟然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這是個懂事好學的窮孩子。他知道父母讓他上學實在不容易,那學費是從全家人的嘴裏摳出來的。

邁克爾非常珍惜全家人給他的這次機會。他決心好好讀書,將來能夠有出息,多掙點錢,給家裏買好多好多麵包,讓父母和哥哥、姐姐、妹妹吃得飽飽的。

上了學的小邁克爾,珍惜每一分鍾。在課堂上,他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課,下課後,一絲不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完成作業後幹什麼?幫媽媽照顧爸爸和妹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帶妹妹的時候,邁克爾喜歡到街上玩兒。他經常帶著妹妹到小巷裏,和鄰居的孩子們一起玩兒。邁克爾和孩子們在鋪著卵石的院子裏跑、跳,玩石子,看誰扔得遠,扔得準。

偶爾會有馬車從小巷子經過,一聽到馬車的叮當聲,邁克爾就和小夥伴們哈哈地笑著閃到一旁,等馬車過去後,繼續玩他們的遊戲。

媽媽和姐姐下班後還要到市場上去買點便宜貨,為了半個便士討價還價,有時還得爭吵。

隻要看母親回家時候那張愁苦的臉,那隻空空的口袋,邁克爾就知道,今天麵粉價錢又漲了,土豆也漲價了。至於肉,邁克爾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吃過了,幾乎已經忘記了是什麼滋味。

如果還有時間,小邁克爾就自己給自己布置新作業,這就是抄書。他把老師當天講的內容抄一遍。如果抄寫完了,還有時間,他就背誦。直到把課文背得爛熟,才結束一天的學習。

邁克爾學習十分自覺。上學之後,除了帶妹妹的時候,他很少一個人出去玩耍。有時候,小夥伴們叫他出去玩。起初,他不願意傷小夥伴們的心,就同他們玩一會兒。由於他心裏想著學習,玩起來不專心,總是輸球。

時間長了,小朋友們越來越不願意跟他玩了,這正合了邁克爾的心願。他本來就不願意在玩耍中浪費學習時間。小朋友們不來找他了,他倒很高興。

在學習中,邁克爾是用功的,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比誰都認真。他從上學開始,就不放過任何問題。

老師布置的作業,邁克爾不僅及時完成,還自覺檢查。在課堂上,他自覺地記筆記。

每次考試,邁克爾的成績都很好。這樣一個學生,本應該得到老師的好感和表揚。可是,情況並非如此,這裏的老師也瞧不起窮孩子,在這裏,小邁克爾遭遇了和原來那個小學一樣的情況。

小邁克爾在閱讀和說話方麵有些缺陷,他說話不流利,有時還出現口吃。特別是在課堂上,每當老師叫他站在大家麵前念課文時,即使已經熟記於心的內容,他也不能流利地表達出來。這使老師更不喜歡他。有一次,在課堂上邁克爾遭受了老師的鞭打。

近代英國的教育製度中,有體罰學生的陋習。對於老師認為不聽話或完成作業不認真的學生,老師有權進行體罰。用鞭子抽打學生,是體罰的一種形式。

被鞭打的孩子,皮肉之苦忍耐一會兒就過去了,可是,因遭鞭打而被同學嘲笑受到的心靈傷害,卻要持續幾天甚至幾個月。

邁克爾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他害怕鞭打,更害怕別人嘲笑他,雖然他沒有像上次那樣逃跑,但是他的心理負擔加重了。

每當進入教室,看見懸掛在牆壁上的皮鞭,邁克爾就內心發怵。特別是在背誦課文和回答老師的提問時,邁克爾一抬頭,就不由自主地去看牆上的鞭子,一看到鞭子,他的舌頭就不聽使喚。

邁克爾常常回避說話,從不輕易開口。這種現象反而使他強化了聽和記的能力,也在客觀上培養了自學能力。做報童不忘識字

5年以後,邁克爾也到了13歲,家庭的情況不允許他再上學了,他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樣,離開學校,當學徒了,可是學什麼行業呢?也學打鐵嗎?邁克爾的父母在考慮著小邁克爾的未來。

最後經過商量,鐵匠夫妻決定不能再讓邁克爾去學做鐵匠,因為這個活太累人,而且小兒子身體這麼弱,恐怕根本支撐不住。

“今天我上街,剛好遇到了利博先生,他的裝書店現在正缺少人手,你看能不能到他那裏當學徒。”法拉第的母親說。

看來也找不到比裝書店更好的地方了,於是詹姆士拖著帶病的身體把邁克爾帶到利博先生的鋪子裏,這個小裝書店在布蘭福德街拐角處,裝書店老板喬治·利博先生是個心地善良、和藹可親的人,非常喜歡小法拉第。

利博先生的鋪子,經營書籍裝幀,同時銷售書籍、文具,出租報紙。19世紀初,出版印刷業還不發達。書價昂貴,書是一種奢侈品,隻有有錢人才買得起。

即使貴族們也是把書籍作為珍貴的收藏品傳給後代,一本書讀了又讀,很容易有磨損、散頁的情況發生,於是他們就把這些損壞的書送到裝書店去整修、重新裝訂,修飾一新後再拿回家。也有一些書,分成一冊冊小薄本出版,讀者把這些小薄本買齊以後,再送到書店來裝訂合訂本。

那時候報紙的發行量也非常小,價格也不便宜,一般中等人家是買不起的,他們隻能租報紙看,一家人拿到報紙看一兩個小時後,再由報童送到另外一家去。這樣等於幾家人訂一份報紙,價錢自然便宜了不少。

利博先生向報館訂了幾份報紙,專門進行報紙出租業務,然後由自己鋪子裏的報童,按照一定的路線送到租報人的家裏。

這幾年英國正在和拿破侖打仗,大家關心前線的戰爭,所以向利博先生租報看的人越來越多,他正需要送報的報童。鐵匠詹姆士是他的街坊,所以他早就認識邁克爾。邁克爾這孩子機靈、懂事,從小討人喜歡。

利博先生答應鐵匠詹姆士,讓邁克爾送一年報。要是孩子不偷懶手腳勤快,一年以後正式收他做學徒。

從此,邁克爾·法拉第走上了生活的道路。他風裏來,雨裏去;走大街,穿小巷,在倫敦城裏奔跑,開始從事報童的工作。

法拉第必須等待和督促每一位訂戶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報紙讀完,並準時送到下一個訂戶家。

送報也要講究信譽,不能讓客戶等待,報童如果一天內完不成任務,就會受到老板的責罰。所以報童送報,就如同接力賽跑一般,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有時租報兩家相距較遠,法拉第便急匆匆地穿大街,奔小巷,一路快跑,以免延誤時間,遭人埋怨。即使刮風下雨,也照送不誤。

雖說送報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然而小法拉第幹得特別認真,也十分的快活。

法拉第總是腋下夾著報紙,手裏捧著書,嘴裏哼著小曲,在倫敦的街頭奔來跑去,好像一個快樂的小信使,又似一頭不知疲倦的小馬駒,十分討人喜歡。

特別是能把自己掙來的便士一個個放在媽媽手裏,看到媽媽的臉上露出疼愛的微笑,法拉第感到自己更快樂了。

法拉第聰穎、機靈,對人有禮貌,送報盡心盡力,租戶們都十分喜歡他。老板利博先生對法拉第也特別滿意。因為自從法拉第送報以來,租戶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日見增加。

趁著送報的機會,法拉第自己也能偷空看看報,這也是快樂的事情。報紙不容易看懂,上麵有許多字不認識,還有許多人名、地名也不知道。但是沒有關係,遇到不懂的東西,他就虛心向利博先生請教。利博先生很和氣,圓圓的臉上總掛著笑。

邁克爾常常找這位東家,向他請教各種問題。利博先生看到邁克爾這孩子和別的報童不一樣,他什麼都想知道,什麼都要問,也很高興。利博先生很喜歡法拉第,總是愉快而耐心地為他解答,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小法拉第個性沉靜溫和,但卻喜歡發問。

“利博先生,自然哲學是什麼呀?”

“自然哲學嘛,一般就是指自然科學,比如物理學、化學。”

“那化學又是什麼東西呢?”

“嘿,化學我也說不清楚,不過總離不開瓶瓶罐罐的!”

“利博先生,報上說的那個拿破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當時英國和法國正在開戰,作為法國的獨裁者和軍隊統帥,拿破侖的名字常在報紙上出現。

“這個小矮子!有時候像狐狸,有時候又像獅子。他老是在打咱們英倫三島的主意呢!”

“那為什麼有人說他是天才呢?”

“哼!天才?天才和狂人,有時候隻有一步之隔而已,最多他隻能算一個怪傑。”

利博先生對法拉第的好問精神十分欣賞,並且總是耐心地回答他所提的各種問題。

在利博先生眼中,這個不時蹦出一些新奇想法的小報童,是如此不一般,他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利博太太也很喜歡法拉第,對法拉第也十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