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科學
科學家不應是個人的崇拜者,而應當是事物的崇拜者。真理的探求應是他唯一的目標。——法拉第法拉第迷戀科學逐漸愛上科學
隨著閱讀麵的不斷擴展,法拉第的知識也越來越寬廣。在有了對科學的興趣後,他又相繼讀了一些指導人如何讀書的著作,特別是沃茨博士寫的一些書,對他的影響更大。
從此,法拉第讀書不再盲目了,他開始有意識地進行選擇性閱讀,並從中汲取智慧的營養。
這樣,法拉第學會了怎樣更好地選擇讀物,提高學習的效率。對於法拉第來說,讀書使他獲得了很大益處。
在法拉第的眼中,每一本新書都像一艘船,正在把他從狹窄的港灣帶進了廣闊的知識海洋。
通過讀書,邁克爾一步步走上了科學道路。
在利博先生的店堂裏,邁克爾有幸讀到了馬賽夫人寫的《化學漫談》。
這天,有位貴族家的女仆人送來一本名叫《化學漫談》的科普讀物,法拉第一麵細心地修補這本破損不堪的書,一麵一頁一頁地翻看著,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書中介紹的化學知識引起了法拉第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其中的電知識,使他認識了一個神奇的領域,法拉第被深深吸引住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法拉第一直都舍不得放下這本書,特別引起他注意的是,作者馬賽夫人提到意大利科學家伏打發明的“伏打電池”。
書中說,伏打將銀片和鋅片疊在一起,浸在鹽水中,就做成了一個小電池,這是人類第一次使電流源源不斷地流動起來。為了表彰伏打的貢獻,學術界把這一發明命名為“伏打電池”。
馬賽夫人還寫道,如果把足夠量的伏打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把水分解成兩種氣體。
而一點火,這兩種氣體的混合氣體就會發生強烈爆炸,然後又重新變成水。啊,化學和電,竟如此奇妙啊!
這些神奇的化學實驗打動了法拉第的心,他多麼希望有機會可以親手做這些實驗。同時,他也希望可以讀到更多類似的科學讀物。
《化學漫談》被取走後,法拉第又開始大量閱讀其他書籍。這時,在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工作和讀書。
幸運的是,利博先生是一個非常好的老板,他不但沒有責備法拉第不守本分,反而還鼓勵他讀書。
利博先生看著法拉第聚精會神地讀書,一會兒沉思,一會兒比比畫畫,一會兒又抄抄寫寫,心裏想:“我是開裝書店的,愛看書的人我見得多了,可是像這個孩子這樣愛書如命的人,倒真是少見。這個孩子真是很特別。”
過了一段時間,在一個細雨綿綿的下午,有一位紳士抱著一本《大英百科全書》,走進了利博先生的鋪子,與利博先生談過以後,就很快離開了。
法拉第小心地接過這本非常厚重的書,當他看清楚書名時,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書很厚重,由於不小心被水浸濕了,封皮和書脊脫膠了。把這部書修好並不十分困難,法拉第像修複一件藝術品,十分謹慎地把書重新裝訂好。
法拉第對這些工序已經非常熟悉,他先把書進行了烘幹,然後上膠,最後又用鋼尺加壓,不大一會兒工夫,這本書就像新的一樣,呈現在了小法拉第的麵前。
工作完成後,法拉第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這本百科全書內容豐富而係統,正是它帶領著法拉第走進了科學殿堂的大門。
當法拉第讀到《電學篇》時,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住了,電的神奇引起了法拉第無窮的興趣。
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法拉第初步了解了有關電的知識,還知道了富蘭克林、吉爾伯特等電學研究先驅的事跡。
拿一根玻璃棒在毛皮上摩擦幾下,玻璃棒就能吸引紙屑,這就是電。這個他知道,他在別的書上看到過,而且自己也實驗過這小小的電的吸力。
可是現在《大英百科全書》裏說,可以把這些細微的電一點一滴地儲存起來,儲存多了就可以“啪”的一下放出一個火花,像天上的雷鳴、閃電一樣。
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地上,就在自己家裏,能夠製造出隆隆的雷聲、耀眼的閃電,真是太有趣了!
科學家們關於電和磁的研究是那麼有意思,給法拉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促使他抱定終身從事電學研究的決心。
用今天的眼光評價,那部全書中有關電學的論述實際上十分的簡單膚淺,但法拉第一生致力於探索電磁之謎,並且取得驚人的成就,這部《大英百科全書》對他的啟蒙起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說這本書是打開少年法拉第智慧之門的鑰匙。
在閣樓裏搞實驗
《大英百科全書》裏講的那些電的現象,馬賽夫人講的那些化學實驗,把邁克爾完全給迷住了。他很想實驗一下,看看這個馬賽夫人說的是不是對的。
法拉第對書裏提到的實驗充滿了無比的好奇,馬賽夫人書裏說的伏打電池、分解水、合成水等實驗,天天在法拉第的大腦裏盤旋著。
法拉第想象自己像雷神一樣,駕馭著雷鳴電閃,他想象自己像水神、火神一樣,能叫水變火,火生水,他想象自己也像那些頭戴禮帽,夾著一大遝書到店裏來裝訂的教授那樣,有自己的實驗室,一天到晚可以專心致誌地埋頭做實驗。
那時的電學實驗還處在初始階段,不需要什麼高級精密設備,化學實驗也相當簡單,有一些瓶瓶罐罐、玻璃器皿即可。
不過對一個十三四歲的窮學徒來說,要籌措這些實驗用品,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是需要錢的。窮學徒哪裏來的錢呢?
貧窮像一塊巨石,橫在法拉第麵前,阻擋他走上科學之路。但是困難是擋不住法拉第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的,他收集著每一樣可以用得著的東西。
有時候,法拉第還利用休息時間,到工廠的廢品堆裏去找一些鋼絲和舊鋅片,以及其他一些可以用的小零件,或者跑到藥房裏去撿人家扔掉的小瓶子,再或者,花半個便士買一點便宜的藥品。
然後,法拉第再抱著這些撿來的、買來的東西,興衝衝地回到自己的小閣樓裏,裝備自己的小實驗室。
此外,法拉第還按照書上的插圖,自己動手做了一些小裝置。他從不亂花錢,把所有的零用錢都一點點積攢起來,然後買一些無法解決的設備和藥劑。
就這樣,法拉第在自己住的房間裏建起了一個小小的實驗室。房間本來就窄小,現在擺上這一堆寶貝玩意兒,就顯得更加擁擠了。
不過,法拉第置身於自己的小天地裏,卻如魚得水般快活。從此,一個個實驗給法拉第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他逐漸沉浸在自己的實驗中,充分領略著知識的奧妙。
法拉第已經無數次想象自己的實驗,書中描述的實驗情節,法拉第早已刻在了頭腦裏,閉上眼睛也知道是什麼樣子。可是自己現在的這些瓶子實在太小了,根本就不能用來做較大的實驗,到哪裏去找大瓶子呢?
有一天,法拉第在一家舊貨鋪裏看到有玻璃瓶子賣。中等大小的兩個賣一便士,大的兩個賣六便士。
法拉第眼前一亮,高興得差點叫出聲來。原來那些大瓶子的大小,正好同書上講的儲電瓶和起電機一樣。
有了這樣的兩個瓶子,就可以做一套絕妙的電學實驗儀器了。法拉第想,這一點兒都不比《大英百科全書》上講的差!可是要花上六便士,哪裏來這麼多錢呢?
思來想去,法拉第還是決定先把兩個中等大小的瓶子買回來,也許能將就著用。
於是,法拉第就把那兩個瓶子買了回來。他開始照著書上畫的樣子做了一個起電機,法拉第滿心以為這次要看到美麗的情景了,那可是無數次在夢中出現的情景啊!
可是結果卻讓法拉第有點失望,因為實驗的結果,根本就沒有達到他理想中的狀態,這可怎麼辦呢?
法拉第想了又想,他知道這是因為電量不夠,要大瓶子才能容納足夠多的電。
可是一個大瓶子要三便士呢!法拉第可沒有那麼多錢,他隻好無奈地聳聳肩。不過他不會放棄,他下決心一定要攢錢。
為了這個價值三便士的大玻璃瓶,可憐的法拉第每次出去送書,他總是不由自主地拐到那家舊貨鋪的門前,把那個瓶子看上兩眼,然後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星期,法拉第終於湊夠了六便士,他終於可以把兩個大玻璃瓶買來了。
那一天,法拉第雄赳赳、氣昂昂地抱著自己心儀已久的兩個大瓶子,像捧著寶貝一樣把瓶子捧回了閣樓。
從此,每天晚上一下工,法拉第就鑽進那間閣樓實驗室,點上一支蠟燭,開始做實驗。
以前法拉第從未經過嚴格的實驗訓練,而在這一時期的實驗,恰恰彌補了他這方麵的不足。
由於每一件儀器、每一點藥品、試劑都來之不易,所以法拉第倍加珍惜。
對每次進行的實驗,法拉第都本能地設計好周密的實驗步驟,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的結果,以免造成任何一點浪費和不必要的損失。
正是這種非常的境遇,培養了法拉第超凡的實驗本領和善於觀察的能力。這對他以後在科學道路上縱橫馳騁,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為一個科學家能否取得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嚴謹和仔細。
法拉第有一個筆記本,裏麵用工整的小字抄錄了《化學漫談》和《大英百科全書》中的電學和化學實驗,還配有精美的插圖。
按照書上的說法,如果把鋅放到鹽酸裏,就能釋放出一種可以燃燒的氣體。於是,好奇的法拉第就照著書上說的去做了一個實驗。果然,“噗”的一聲,當鋅放進去的一刹那,燒杯裏的液體就燃燒起來,冒出藍色的火苗。
這種會燃燒的氣體就是英國的大科學家卡文迪許在1766年發現的氫氣。《大英百科全書》上說,在玻璃瓶內外敷上一層錫箔,給它充上電便可產生猛烈的放電現象。
這便是著名的“萊頓瓶”和電震現象,是荷蘭學者克萊斯特在萊頓城這個地方發現的,故名“萊頓瓶”。如果在瓶子裏裝有水,電震程度就會更加厲害。
法拉第為準備這個實驗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除了大玻璃瓶,買錫箔又花了他四個便士,還有從瓶口伸出來的金屬棒是找一個朋友要的,這根金屬棒通過瓶裏的水,同裏層的錫箔相接,就形成了一個電極。
此刻,法拉第睜大了兩眼,期待著神奇的放電那一刻的出現。他先用簡易的伏打電池,給土製的萊頓瓶充足電。
然後,法拉第小心翼翼地用細銅線把外層錫箱和金屬棒連接起來,就在細銅線接近金屬棒的那一瞬間,果真有火花閃爍,還伴有“啪、啪”的響聲。
啊!這不就是驚心動魄的雷電嗎?法拉第看到這些,不禁欣喜若狂。通過自己的實驗,他終於明白了雷電是怎麼回事。
他高興得如癡如狂,拍著手在小閣樓上又跳又叫:
“成功了!我成功了!”
法拉第已經忘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也忘記了現在是幾點鍾。夜已經很深了,周圍的人都早已進入了甜美的夢鄉。除了他的那個小窗戶裏還搖曳著淡淡的燭光,四周已經是一片漆黑。
法拉第從實驗中得到了莫大的樂趣。因為他的實驗的確證明了書中所述內容的真實性,而且實驗的成功使他覺得,這些現象就好像是他自己的發現一般。
在少年人的心中開始萌發了對科學的熱烈向往。閣樓實驗室也成了法拉第一生事業的起點。
法拉第就是這樣,常常沉浸在他的實驗中,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在那個時代,一般人說起化學,幾乎就如講著神話。
什麼紅的變白的,白的變紅的, 人們總是把這些當成魔術之類的玩意兒看待。至於電,劈劈啪啪,火光閃閃,人們更是覺得就像巫術那樣神秘而又可怕了。
邁克爾每天就在小閣樓上不厭其煩地做著各種化學實驗和電學實驗,而且一做就直到深夜。他的“古怪”行為漸漸引起了利博先生和鄰居們的注意。
一天,利博夫人發現餐桌上的食鹽越來越少,一小罐食鹽,兩天就見底了。她十分納悶,食鹽到哪兒去了呢?原來法拉第用鹽去做他的“伏打電池”實驗去了。
“這孩子準是被實驗迷住了心!”利博夫人搖著頭說。
“任他去吧,鹽又不值多少錢!”利博先生非常大度。
“這孩子將來說不定會有大出息呢!”
每天夜裏,“乒乓”“劈啪”的聲響不時地從閣樓裏傳出來,有時還伴有奇怪的閃光。還有一次,幾股濃煙從小閣樓的天窗裏噴了出來,這著實讓鄰居們大吃一驚。
在當時,化學實驗對一般人來說是根本就無法理解的東西,他們把實驗中那些變來變去的顏色、“啪啪”的火花和“嘶嘶”作響的氣體,都看成是魔術之類的玩意兒。
於是,左鄰右舍們都開始議論這件事。
周圍的鄰居聽到聲音都擔心地議論:
“你說利博家那個小徒弟是不是不正常,一天到晚擺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老聞到他那間小閣樓裏有股難聞的氣味,還不時發出點兒奇怪的聲音,有時還有火光,他遲早得闖出大禍。”
“他該不會是中邪了吧?要不叫利博先生帶他去醫院看看。”
“那孩子深更半夜又叫又笑,莫不是精神病吧?”
“那孩子中了邪,他在玩鬼火哪!”
“利博老板,你那個小學徒每晚在樓上搞什麼鬼啊!別把房子點燃了!”
“唉,還是把他帶到醫院去看看大夫吧,也許是患了夢遊症。”
左鄰右舍告上門來,利博先生聽到這些風言風語後開始有些擔心,怕法拉第不小心把自己電死,或者把房子點著了。這一天,他找到法拉第,對他說:
“孩子,我不知道你在搞些什麼,但是你一定要小心,別胡來,千萬別闖禍。”
看著利博先生慈愛、關心的眼神,以及神情中掩藏不住的擔憂,法拉第笑著說:
“利博先生,您不用擔心,我是在做科學實驗。這都是我從書上學來的,都是有科學根據的,不是胡來,不會出問題的。要不,您到我的實驗室來,我表演給您看。”
利博先生決定親自上小閣樓看看小法拉第每天晚上在樓上搞些什麼,利博先生和太太在法拉第的帶領下,來到了他的小閣樓。
法拉第在前麵打開門,一股刺鼻的氣味立即湧了出來。
利博先生向法拉第的身後望去,隻見桌上地下全是些杯杯缽缽、瓶瓶罐罐,猶如上世紀的博物館,又如一個廢品收購站,滿屋子散發著刺鼻的酸氣。
利博太太看著這麼亂的房間,不禁連連搖頭。可法拉第一點兒也不在乎自己住處的環境問題。
“啊,這就是你的實驗室,大師?”利博先生開玩笑地說道。
隻見法拉第熟練地把不同的東西不停地摻在一起,就好像變魔術一樣,不同的顏色在他手中變換,有時還會出現火花、煙霧。
望著“劈劈啪啪”的火花,利博先生露出了驚奇的笑容,利博太太也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