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巨匠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哥白尼哥白尼天文巨匠學成歸來擔重任
哥白尼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的學識在當時可以說是最高的。他所涉獵的,除了天文學、數學和醫學之外,還包括法律、語言學和繪畫。
秋天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是金色的時光,是收獲的季節。
1503年的秋天,哥白尼結束了在帕多瓦大學的學習。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他離開意大利回到了波蘭。
哥白尼斷斷續續地在意大利學習了10年。
在這10年裏,他基本掌握了當時人們所揭示的天文學的所有奧秘,並已經為自己的學說勾畫了一個總的輪廓。
哥白尼當時正值而立之年,學識的淵博使他魁偉的身材、軒昂的氣宇更增添了幾分成熟的氣質。
哥哥安傑伊也從羅馬歸來,他也帶來了博士學位證書。
兄弟倆必須把自己在國外的學習情況向神甫會作一次詳細的彙報,並且要出示足夠的證據,說明自己作為一名享受助學金者履行學習義務的情況。
“哥哥,你怎麼了?怎麼了?”
見到闊別兩年的哥哥,哥白尼真是喜出望外,他們沒有辜負舅舅的殷切期望,載著豐碩的成果回歸到故裏。
可是,他看到的哥哥卻大變樣了,原來英俊瀟灑的麵孔不見了,臉上潰爛,連端正的鼻子也塌陷下去了。
“弟弟,我完了,在意大利羅馬染上了這該死的病,活下去是不可能了。我回來,就是要死在生我養我的土地上。”
安傑伊絕望倒也平靜地對哥白尼說著。
原來安傑伊身染痼疾,為了治病,又重返意大利。
他患的大概是麻風病,在意大利的治療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他的臉也因病變得很是醜陋。在意大利他沒能治愈可怕的疾病,他隻好又帶著病返回到波蘭。
“莫不是得了麻風病?”
熟悉醫道的哥白尼怎麼也不敢下這樣的定論,可是,眼前麵目全非的哥哥明顯身染重病,那痛苦萬分的樣子,的的確確就是麻風病的症狀啊。
在當時,麻風病被看成是一種令人恐怖的疾病,一旦有人患上這種病,就被認為是上帝的安排,是天命所定,就會被人鄙視和遠離。
神甫們害怕被傳染,堅決地把安傑伊開除出神甫會,並且將他封閉軟禁在一個孤島上。
安傑伊這個痛苦孤獨的人,就獨自一人待在孤島上,與世隔絕了16年。哥白尼經常去探望他,為他調製治病的藥劑,可是始終未見到任何效果。
作為醫生和弟弟的哥白尼,他義無反顧地細心照料著這位踏入死亡邊緣的安傑伊。
可以想象,作為弟弟的哥白尼,他的心裏是多麼的哀傷。他的眼前總是浮動著哥哥安傑伊那痛苦的表情。
他在心裏追悔莫及,可又無濟於事。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態攪得他好些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終日提不起精神來。
有一天,哥白尼正在桌案上翻看醫書,他試圖從書中找出治療麻風病的藥方。這時,舅舅身邊的一個神甫匆匆地趕了過來,對哥白尼說道:
“哥白尼神甫,快隨我走,瓦茲羅德主教大人生病了。”
“舅舅生病了!”
哥白尼心中大吃一驚:哥哥患上了疾病,怎麼舅舅也生病了,老天爺呀,可千萬不要再是麻風病啊!
時間緊急,已經容不得哥白尼多想了。他立刻抄起一本醫書,就隨那名神甫匆匆趕往舅舅的家中。
走進臥室,舅父的病容使哥白尼大吃一驚。
原來的舅舅是那麼高大健壯,威風凜凜,就像一座山似的堅實。哥白尼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十幾歲的時候,舅舅常常把哥白尼一舉就過了頭頂。
可是,如今的舅舅就像一座倒塌的牆,病臥在床了,原來那神采奕奕的麵龐顯得異常憔悴,而且麵部也已經塌陷了,就像一個久病在床的老人。
哥白尼禁不住淚水盈眶,他的心情真像是被刀子捅了似的痛楚,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由於哥哥的病,他的心似乎還在流血。現在,望著體弱的舅舅,哥白尼的心靈傷口又被重新抹了一把鹽。
哥白尼抹去淚痕,強作笑臉地對舅舅說:
“舅舅!我沒有辜負您的培育,已經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了。”
舅舅聽完,看著成熟而有風采的外甥,內心感到無限的欣慰。他的嘴角抽動了一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哥白尼,我的好孩子,你可終於回來了。”
哥白尼的眼角濕潤了,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眼前。他想起自己童年喪父喪母,是舅舅含辛茹苦一手把自己帶大。想不到自己求學歸來,舅舅竟然已經病成這副模樣。
哥白尼哽咽道:
“舅舅!我在帕多瓦大學專門學習了醫學,以後就讓我給您看病吧。”
“舅舅老了,不中用了,身體有點老毛病是正常的。隻是哥白尼,舅舅現在需要你的幫助,你能幫幫我嗎?”
“舅舅!您可千萬不要這麼說。如果沒有您的培育,哪裏會有我的今天,說不定我早就餓死了。有什麼我可以做的,您盡管對我說。”
哥白尼不忍心舅舅這麼大年紀了還為瑣事操心,十分恭順地應承道。
“哥白尼,你是一個單純的孩子,舅舅本來不該讓你置身這是非之地。可是舅舅現在的確是年紀大了,主教的工作也越來越難做了。最主要的是,我身邊缺少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來協助我料理教區的事務。你願意作為主教的秘書兼醫生留下來幫舅舅一把嗎?”
舅舅讓外甥坐在他的床邊,用商量的口吻對哥白尼說道。
哥白尼堅定地說道:
“隻要您認為我能夠勝任,我當然願意,舅舅!”
瓦茲羅德主教向弗龍堡神甫會提出自己的願望,希望解除他在主教區首府坐班辦公的義務,並任命哥白尼擔任他的隨從神甫和醫生。
救苦救難的神醫
說真的,哥白尼很願意在舅舅身邊開始他的教職工作,這樣可以常常得到舅舅的指點,而且能給舅舅當醫生,哥白尼的醫學知識正可以學以致用。
更重要的是,哥白尼需要有一段時間來整理他在意大利學習期間所收集到的大量的天文學資料,並總結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舅舅身邊,才能有自由支配時間。所以,哥白尼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為瓦爾米亞主教這樣高貴的人物擔任保健醫生,使哥白尼成了這一地區最有名氣的醫生之一。
在15世紀,作為醫生的哥白尼,他的知名度要遠遠超過作為天文學家的哥白尼。
這一方麵是因為哥白尼是瓦爾米亞主教這位高層人物的保健醫生,另一方麵是因為他的醫術在當時確實是比較高超的。
哥白尼不僅是舅舅的保健醫生,也是舅舅的秘書、顧問和心腹。舅舅常常把最複雜和最棘手的問題交給他去處理。
哥白尼樂於為所有患者治病,不管其貧富和門第如何。他關心窮人的疾苦,免費為他們看病,有時甚至還主動送藥給他們。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知名人士慕名到哥白尼這裏求醫。請哥白尼治病的知名人物,除舅舅外,還有瓦爾米亞主教的繼承人盧茲揚斯基、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丹蒂謝克、海烏姆諾主教鐵德曼等。
1512年2月8日,哥白尼陪舅舅到克拉科夫參加了齊格蒙特·斯塔雷國王同匈牙利的公主紮波姚·鮑爾鮑勞的結婚典禮。
在豪華隆重的婚禮上,哥白尼見到了五彩的鮮花,美麗的皇後和全國的達官貴人,這些都給他以新鮮、激動和振奮的衝擊。因為作為教會的人,是不能結婚的。
越得不到的才越顯得珍貴,何況是舉國歡騰的國王婚禮呢!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性的時刻,主持婚禮的提卡斯主教突然昏倒了,隻見他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樣子很嚇人。
“快找醫生!快找醫生!”
在場的人都很驚慌,求救聲傳遍了禮堂。國王和他那披著婚紗的新娘手足無措地站在他旁邊。
哥白尼雖然從未碰到過這種情況,但他並沒有驚慌,他沉著地解開了主教的衣服,指揮人把主教抬到了床上,隨後便開始進行搶救。
在場的人都以為主教沒救了,可是哥白尼居然使主教又醒了過來。
“哥白尼,你真是神醫啊。”
人們紛紛誇讚道,就連國王和皇後也都為哥白尼高超的醫術所折服。從那以後哥白尼更是名聲大振,慕名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其中很多都是當時的知名人士。哥白尼作為一名醫生的聲望已經超出瓦爾米亞地區,甚至也超出了波屬普魯士的疆界。
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曾經向弗龍堡神甫會提出請求,希望能把哥白尼派到大公的首府克魯萊維茨去。
為了給自己患病的朋友普魯士大公看病,醫生天文學家哥白尼不得不乘馬車奔波往返。
盛名之下的哥白尼並沒有因此而忘乎所以。作為一個醫生,他最大的特點便是對病人極其負責。
赫爾斯堡的主教費貝爾患心絞痛和風濕痛,哥白尼專程前去為他治療。但是療效總是不明顯,於是哥白尼便約了其他內行的醫生一起會診。
從1529年至1537年間,哥白尼不斷地尋找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會診,後來先後聽說普魯士公爵的私人醫生和波蘭國王的禦醫在治療這類病上有高招,於是又趕緊寫信求教。
哥白尼對醫學理論有很大的興趣,為了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他購買了大量醫學書籍。
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很喜歡哥白尼。因為他的心地總是那麼善良,無論是誰有了困難,他都會伸出救援之手。
據傳古希臘有個救苦救難的神醫叫做阿卡拉斯,人們感激涕零,便把哥白尼稱為“阿卡拉斯第二”,可見對他的愛戴之心。處理複雜的紛爭
舅舅瓦茲羅德需要哥白尼做他的醫生,但首先是做他的顧問和同事。烏卡什主教是一位有學問的人,同時也是一位成熟而富有熱情的政治家。
哥白尼留學回來的時候,普魯士的政治局勢正十分複雜。在這種情況下,瓦爾米亞主教區管理人的處境就更加艱難。他管理的地區對波蘭來說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從戰略角度看,都是很重要的。
哥白尼在舅舅身邊,除了行醫,更多的是處理教務上的事。當時,瓦爾米亞正處於困難時期,一直覬覦瓦爾米亞的十字騎士團正在尋找機會,企圖把它攫為己有。
當時瓦爾米亞的內部問題也很複雜。在這種情勢下,哥白尼沒有多少時間能夠安靜地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他必須為舅舅出謀劃策,幫助舅舅解決各種棘手的政治問題、法律問題和經濟問題。
瓦爾米亞原屬普魯士的一部分,反對十字騎士團的13年戰爭結束之後,根據《托倫和約》於1466年並入波蘭。
這個地區被稱為波屬普魯士,因為它直接受波蘭國王管轄,它同普魯士的東部地區不同。
東部地區先被稱做十字騎士團普魯士,後稱普魯士公國,成為波蘭封地。此後又在這塊封地上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普魯士王國。
但瓦爾米亞仍是一個獨特的行政區域,它是普魯士最大的主教區。十字騎士團從波蘭手中奪走了格但斯克沿海地區和庫雅約的一部分,並把自己征服的地區劃分為四個主教區。
這四個教區是波梅紮尼亞主教區、瓦爾米亞主教區、桑比亞主教區和海烏姆諾主教區。
四位主教每位都隻掌管主教區的三分之一地區,其餘地區歸騎士團所有,而主教的權力也隻是宗教性質的。
正因如此,騎士團的騎士們和瓦爾米亞的主教及神甫之間不斷發生衝突。
從1479年起,瓦爾米亞的主教同時擔任了王國的參議員,向波蘭統治者宣誓效忠,所以,瓦爾米亞成了波蘭的一部分。
瓦爾米亞像一座半島一樣,三麵被十字騎士團國家所包圍,來自十字騎士團的威脅明顯加劇。
騎士團的大首領弗裏德裏希·薩斯基破壞《托倫和約》的規定,拒絕向波蘭統治者宣誓效忠,並要求把波屬普魯士並入騎士團領地。
這期間羅馬—德意誌國王、後來的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企圖把格但斯克和埃爾布隆格的司法權和稅收權交給德意誌帝國掌管。
哥白尼輔佐舅舅管理教務後,才逐漸了解到主教舅舅並不順心,他處於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
首先,國王卡齊米日·雅蓋隆奇克一直伺機要搞掉他不喜歡的這位主教,而瓦茲羅德舅舅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從不給國王以可乘之機。
主教繼承了自己家族反抗十字騎士團的傳統,這樣,十字軍騎士又對他恨之入骨。
哥白尼同舅舅一道參加了反十字騎士團的活動,這使十字騎士團從哥白尼出現在利茲巴克的頭幾年就開始注意他了。
威廉·馮·艾森貝格爾在一篇嘲諷瓦爾米亞主教的文章中絲毫也沒放過主教的這位外甥。
哥白尼了解了一些教會的秘密後,熟悉了自己以後開展活動的地區,懂得利用自己的閱曆和知識來解決宗教事務以及世俗事件。
1504年的新年,哥白尼是伴隨舅舅一起度過的,他們參加了在馬爾堡市政廳舉行的普魯士各界代表會議。
會議持續了4天,國王的特使參加了會議。特使要求普魯士各界派使臣到彼得庫夫,在1504年1月21日舉行議會會議期間向國王宣誓效忠。
時間已經不多了,到彼得庫夫去的路程還要花費幾天時間。瓦茲羅德主教領導的普魯士各界還有許多具體事情要做,由於缺少小城鎮代表,還要再召開一次擴大的代表會議。
於是在1月18日又在埃爾布隆格召開了一次代表會議,瓦茲羅德主持了這4天會議。這次會議作出了許多對該地區具有重要意義的決定。
時間如流水一般很快流逝,要準備一個代表團到彼得庫夫議會去宣誓效忠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決定派兩名普魯士貴族作為特使去說明推遲宣誓效忠的原因,並請求國王親自駕臨普魯士,了解當地的各種急迫問題,實施改革。
隨後有兩個月,哥白尼參加了緊張的迎接國王的籌備工作。當時的整個普魯士,甚至整個波蘭都注視著哥白尼的故鄉托倫,因為國王來訪的主要儀式要在那裏舉行。
1504年3月21日,瓦茲羅德主教從利茲巴克來到托倫。哥白尼如果不是為督辦籌備工作提前到了托倫的話,就要陪同舅舅一起去。國王亞曆山大·雅蓋隆奇克偕夫人海萊娜王後於4月2日來到托倫。
伴隨國王和一些傑出政治家巡視波屬普魯士,這使哥白尼有機會直接接觸該地區最重大的問題,並了解了他們的解決辦法。
這3個月,哥白尼了解了波屬普魯士的重要法律和製度情況,也明確了全國的利益所在。這使他認識到,同波蘭保持和加強不可動搖的聯係是重要的和必要的。舅舅瓦茲羅德去世
哥白尼除了處理公事以外,還要幫舅舅處理私事,並成功地調解了瓦爾米亞主教和格但斯克市民之間的衝突。
在舅舅身邊的這段日子,由於公務繁忙,哥白尼隻能利用閑暇時間來對天體進行觀測,可以從事天文研究的時間是很少的。
擺脫了一天來冗繁的工作後,夜晚的時光才屬於哥白尼自己。他的思維馳騁於《天體運行論》的書稿中。
為了不引起麻煩,他封閉保護著自己的創見,除了幾位最親密的朋友,誰也不知道。
大約在1507年,哥白尼開始撰寫自己的第一篇天文學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開始勾畫出自己學說的雛形。但是因為政事繁忙,這篇論文的寫作一直斷斷續續。
哥白尼在利茲巴克觀測了月食,豐富了他多年積累起來的有關星際現象的知識。
1509年6月2日,哥白尼對即將出現的月食作了預測。這對他的理論發展非常重要,因為這次月食同托勒密觀測的月食非常相像。
這使哥白尼有可能對希臘天文學家的觀點加以驗證。在哥白尼的一生中僅此一次,以後再也沒出現這種觀測機會。
自從這次月食觀察以後,哥白尼對於自己的天文學論文就更加充滿信心了,他下定決心要將這篇論文完完整整寫出來。
可是要寫下這麼一篇學術性質的論文,牽涉到的時間和精力可就太多了。思考再三,哥白尼還是覺得這件事情應該先和舅舅商量一下。
“什麼?你要寫日心說?不行,這絕對不行!哥白尼,你腦子犯傻了嗎?你自己也是教會的神甫,教會的勢力有多強你不知道嗎?和教會作對,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難道你還不了解嗎?”
瓦茲羅德一聽哥白尼想要寫宣傳日心說思想的論文,就堅決反對。他是教會的主教,對於教會的勢力,瓦茲羅德是心知肚明的。
哥白尼是他最疼愛的外甥,瓦茲羅德不可能讓哥白尼冒這麼大的危險去從事這項工作。
再說,哥白尼在政治上也很有天賦,雖然才做了幾年的秘書,但是已經有人評價說哥白尼會是一個傑出的年輕政治家。隻要他再培養指點一下,哥白尼在政治上完全能夠有所作為。
而從事日心說宣傳工作,那可就是和教會對立,是要進監獄的。
“舅舅!我不怕!我相信正義一定能夠戰勝邪惡。我喜歡的是天文學,並不是政治,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哥白尼據理力爭,他並不想就此妥協。對於天文學,哥白尼是發自內心地喜歡。為了這項偉大的事業,哥白尼足足準備了十幾年,現在他覺得到了應該將自己的理論寫出來的時候了。
“哥白尼,你如果再一意孤行,就給我離開這裏!”舅舅十分生氣,哥白尼的叛逆讓他心中十分憤怒。
“走就走!”哥白尼也憤怒了。這個執著的天文學家頭一次對舅舅大為不滿,他回頭就收拾行李離開了利茲巴克,搬回自己在弗龍堡的住處,並在那裏度過了30多年。
吵架歸吵架,但是哥白尼在心底裏還是十分敬重自己的舅舅的。雖然搬到了弗龍堡居住,哥白尼經常派人打探舅舅的身體狀況,並且時常派人送一些藥品過去。
1509年,哥白尼還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將希臘作家泰奧菲拉克特·西莫卡塔的作品《風俗、田園和愛情信劄》譯成了拉丁文。
為了感謝舅舅,哄舅舅開心,哥白尼將一本題上字的精裝書奉獻給他,並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以下的心裏話。
親愛的舅舅:
最值得尊敬的先生和祖國之父,希望您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對我的怒火能夠平息一些。
我深深地感到那位西莫卡塔把自己的風俗資料、鄉村通訊和愛情信劄收集起來,大概是出於這樣一種考慮。
我認為沒有什麼能比多樣化更吸引人了,不同智力的人在不同的事物中得到樂趣,一部分人被嚴肅的重要事物迷住,另一部分人則被輕鬆愉快的事物所吸引。
有人接受冷靜話語的誘惑,也有人正迷戀於童話故事,真乃各有所好。就像在百花園中采摘鮮花一樣,每個人都能找出自己最喜愛的東西。
為此認為隻有希臘人才能讀這本書,那是不公道的。懂拉丁文的人對這本書了解得太少,於是我盡力把它譯成了拉丁文。
最親愛的舅舅,我向您奉上這個小小的禮物,不成敬意。這同您的恩惠是無法相提並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