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航海家
我自年輕的時候出海以來,至今還不曾離開海上的生活。這種職業,似乎使所有幹這行的人,都產生了一種想知道世界奧秘的心情。——哥倫布哥倫布少年航海家出生在航海強國
在現在的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地方,有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熱那亞,在15世紀時期,它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叫做熱那亞共和國。這裏,就是偉大航海家哥倫布的故鄉。
熱那亞是個曆史很悠久的古城。早在古羅馬建城之前,利古裏亞人已經住在這裏。
熱那亞曾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區,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落入拜占庭手中,後來又相繼被倫巴底和法蘭克熱那亞人所占領。
12世紀以來,熱那亞伴隨著十字軍東征而逐漸繁榮起來,並建立一個獨立而強盛的海洋共和國,與威尼斯、比薩和阿馬爾菲齊名。
熱那亞共和國從今日的熱那亞向外伸展,直至今日的利古裏亞及皮埃蒙特。它在地中海沿岸有好幾個殖民地,分別位於中東、黑海、西西裏島、撒丁島和北非。
在最強盛的時期,熱那亞完全控製了意大利半島以西的第勒尼安海的所有島嶼,包括科西嘉島。
1379年,熱那亞企圖向東擴張,與威尼斯共和國爭霸,但是因為威尼斯共和國地理條件更加優越,經濟更加富裕,熱那亞在本次戰爭中失利,但這不足以動搖熱那亞共和國在當時的強勢地位。
熱那亞是一個海洋大國,它依靠航海而出名,熱那亞也產生過精明的商人和金融家,但是它最著名的一群頂尖人物卻是航海家。
如果說文藝複興時期的佛羅倫薩是一個孕育文藝家的天堂的話,那麼熱那亞就是一個航海家和冒險家的天堂,熱那亞海員中的佼佼者往往受聘於葡萄牙和英國等沿海諸國,成為它們的海上將軍,幫助它們順利地完成各種海上貿易。
1451年8月10日,哥倫布出生在熱那亞一個普通的毛織匠家庭,他的父親多明尼科·哥倫布是附近有名的毛紡織工人,母親蘇珊娜·其丹那洛斯,是一個能幹的家庭主婦。
多明尼科是一位手藝精湛的織布師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進口的羊毛加工紡織,染上各種顏色,然後織成布料。他手下有七八名工人,生意相當興隆。
哥倫布是家裏的老大,他有兩個弟弟,分別叫巴索洛繆和迪亞戈,最小的妹妹名叫碧安卡。弟弟迪亞戈後來曾隨同哥倫布出海航行。
父親給哥倫布取名為克裏斯托弗,父親將孩子的名字取的與當時廣為流傳的傳奇人物克裏斯托弗一樣,可見他對孩子寄托了多大的希望。
傳說,克裏斯托弗是一個身材高大、十分健壯的教徒,他十分想了解耶穌,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去了解他。
克裏斯托弗住在一條小河邊,靠近一個可以徒步涉河但是十分危險的渡口。由於年富力強,他經常幫助旅行的人渡到對岸去。
有一天,克裏斯托弗在自己的茅草屋中睡覺,迷迷糊糊之中他聽見有一個孩子的聲音在呼喚他,說:“克裏斯托弗,快醒來,送我到河對岸去。”
克裏斯托弗拿起拐杖,帶著孩子一步步走到河邊,他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肩膀上,一開始也不覺得沉重,但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之間覺得像是背了一座山。克裏斯托弗差點跌倒在河中,經過一番掙紮,終於將孩子平安送到對岸。
克裏斯托弗說道:“我的孩子,現在好了,我們終於安全了,你怎麼突然之間變得這麼沉重,感覺像是背了一座山一樣,就算我把全世界都扛在肩膀上,隻怕也比你要輕一些。”
小孩一本正經地回答說:“你不要震驚,你扛在肩上的本來就是整個世界和創造世界的造物主,你在為我服務,也就是在為全人類服務。為了證明我是造物主和福星,你把拐杖放到屋子裏,明天它會長出鮮花,結出碩果。”
克裏斯托弗將信將疑,按照小孩的話做了,結果第二天他的拐杖變成了十分漂亮的棗椰樹。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克裏斯托弗是上帝的信使,是旅行者的保護神。
哥倫布的名字與這個守護神一模一樣,從中也可以看出某種征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必然也是要渡基督過大海,去傳達上帝的福音,讓那些不知道基督的人了解基督的教義。
童年時代的哥倫布就展現出他對於海洋和航海方麵的濃厚興趣。這個有著藍眼睛的結實的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到海邊去遊玩,在海裏遊泳,在海灘上追逐。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在哥倫布的小木箱裏,就積存了各種各樣美麗的貝殼。
哥倫布有著一雙明亮的像海水一樣清澈的眼睛,經常閃著好奇的堅毅的光芒。熱那亞的沙灘上,到處都留下了他那小小的腳印。
哥倫布最喜愛和漁民來往,聽他們講航海和捕魚的故事,為此,經常忘了回家,有時候也會忘記了手中的活兒而遭到父母的責罵,但他對大海卻越來越感興趣了。
夢想當船長
哥倫布知道,在熱那亞的西麵,有個科西嘉島,再過去,還有個撒丁島,是地中海中兩個最大的島嶼。
哥倫布常常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那些講述航海中的驚險故事的人,心裏想:“我長大以後,也要像他們那樣,駕著帆船在廣闊的大海中航行。”
和大海有關的一切,這個藍眼睛的孩子都極有興趣,潮漲潮落,風雲天象,掌舵使帆,漁民、水手們講到的一切有關大海的知識,都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熱那亞海灣不少漁民、水手,甚至船長,都認識這個藍眼睛的孩子,他常常取得登上航船的特殊權利,一個人在船上跑來跑去,東摸摸西看看,問個沒完沒了。那些大胡子水手微笑著回答了他所有的問題,並且給他取了個“未來的船長”的綽號。
小哥倫布對這個綽號很是滿意,有時光著腳昂首挺胸地站在沙灘上,一個人給那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水手發布命令。船長、水手經常邀請小哥倫布到船上做客。
“喂!未來的小船長,上來吧!”
小哥倫布便雄赳赳地跨過跳板,登上駕駛艙,雙手叉著腰,神氣十足地問道:“什麼風向?幾級?”
逗得水手們哈哈大笑起來。一個愛開玩笑的水手把自己的大帽子扣在他的頭上,隻露出半個腦袋的“未來的船長”把帽子往後一推,仍然一本正經地注視著前方,並且威嚴地下達命令:“升起橫帆,保持航向!”
然後小哥倫布抬頭看了看天,皺著眉頭說道:“下午15時左右有暴風雨,準備進港避風!”
水手們圍上去一下把這個“船長”捉住,幾個人一邊笑著一邊把他拋向天空。
小哥倫布一邊笑著一邊大聲地說道:“不許這樣,對船長應該有禮貌!”
熱那亞海灣經常可以看見這樣歡樂的場麵。
“這麼晚了,哥倫布這孩子還不回來……大概又溜到什麼地方玩去了。”
從早上就一直忙著工作的父親已經感到很餓了。晚飯的菜肴已全都擺上了桌,母親蘇珊娜費了大半天工夫烹調的魚和烤雞,又香又肥,令人饞涎欲滴。
“爸爸,我的肚子好餓!”弟弟巴索洛繆可憐地嚷著。
“哥倫布也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回來,我們先開飯好了,待會兒等他回來,非要好好訓他一頓才行。”多明尼科拿起杯子,一邊倒酒一邊說。
哥倫布是家中的長子,本來要在家裏幫忙。但是,父親卻認為他的手藝不夠靈巧,倒是老二巴索洛繆似乎比較適合於這種精細的工作。因此,就在半個月以前,多明尼科把推銷成品的工作派給了哥倫布。
哥倫布的任務是帶著布料的樣品到各行號去兜售,那些停泊在港口的船隻也是他展示樣品、招攬生意的好去處。
可是,哥倫布卻對海洋充滿興趣,每次在碼頭上遇到水手們時,他總是隻顧聽他們談論外地港埠的種種見聞而忘了自己的推銷工作。
“哥倫布這孩子總是對織布不感興趣,一心隻想當船員,自己開創一番事業。我小時候不也是一心一意要到海上航行嗎?”
父親忽然停止了吃飯,心想:“怎麼能責備哥倫布呢?”
當時的熱那亞處於全盛時期,與威尼斯齊名,是地中海最繁盛的貿易港口之一。港內船舶大多用來貿易。那裏帆桅林立,人來人往,景象蔚為壯觀。熱那亞的碼頭附近有交易所、銀行以及專做船員生意的酒吧、旅館等,市區內一幢幢豪華巨宅處處可見,那些裝飾著雕刻藝術品的美麗庭院和別具匠心的建築比起王公貴族的宅第來也毫不遜色。
隻要是出生在熱那亞的男孩子,向往航海是理所當然的事。從船上打雜幹起,若有朝一日能擁有自己的船隻,將東方各國的珍貴產品運到歐洲各地去銷售,那麼生活就可以過得很富足,周圍的人也會尊稱他一聲“船長”。
哥倫布的父親多明尼科也是懷著對航海的憧憬長大的。因此,他對於哥倫布不能專心推銷布料而熱衷於打聽海外消息的行為很能理解。但是,僅僅懷著希望是不可能成為船員的,到頭來也隻不過是少年時期的一個夢想而已。父親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腦海中不知道在思索著什麼。
當晚飯快要結束時,哥倫布才慌慌張張地從外麵跑了進來。
“爸爸,我回來了。剛才我在巴羅尼叔叔那裏聽他講馬可·波羅的故事,實在很有趣呢!”哥倫布一邊喘氣一邊說著,眼睛興奮得閃閃發亮。
“那是一本名叫《馬可·波羅遊記》的書上所寫的故事吧!這本書不錯,寫得很好的,但是哥倫布你要知道,它的大部分都是杜撰的。這本《馬可·波羅遊記》,根本沒有人把它當真。”
“可是,我覺得上麵的故事描繪得很真實呀,爸爸,你說東方真的有黃金國嗎?”
“我的孩子,難道你不知道馬可·波羅是個吹牛大王嗎?他的書你也能相信嗎?那隻是胡謅出來的。行了,孩子,飯菜都涼了,快點吃吧,明天還要工作呢!”
父親顯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作說明,但是小哥倫布卻久久睡不著覺,東方真的是黃金遍地嗎?那個傳說中的東方古國又在什麼地方呢?
《馬可·波羅遊記》的影響
天真爛漫的童年時代漸漸過去了,小哥倫布長大了,他已經是一個中等身材結實的小夥子了。隻是他的藍眼睛還是那樣明澈、晶亮。
哥倫布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以及航海技術。他那隻放貝殼的小木箱,已經換上了有關航海和船舶製造的書籍,還有一些地圖,自己的筆記,其中還有一本他最喜愛的讀物,拉丁文的《馬可·波羅遊記》。
自從德國人穀騰堡在1445年利用鉛字發明活版印刷術以後,雖然已經過去了20年,但是印刷的書本還是非常珍貴,隻有相當富有的人才買得起這種書。
哥倫布自然是買不起的,但是他有一個很好的叔叔叫做巴羅尼,巴羅尼是一位見多識廣的商人,家裏收藏著很多書籍,為人很親切,也很喜歡聰明好學的哥倫布。
哥倫布想要看什麼書,直接找巴羅尼叔叔借就可以了,不管多珍貴的書,巴羅尼叔叔都會借給哥倫布看,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哥倫布必須要看得懂才行。
在羅馬帝國時代拉丁文被定為國語,但是這門語言無疑是十分難學的,不管是讀或寫都相當困難,然而,如果不學會拉丁文就沒有辦法讀書。哥倫布在工作之餘,開始盡量抽出時間學拉丁文。他的家庭雖然不是十分富裕,但是父親卻開明,他知道兒子的心願,也盡可能地幫助兒子成才。
因此,哥倫布14歲的時候,父親將他送到了熱那亞一所不錯的學校巴比亞學校進修,哥倫布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他總是孜孜不倦地學習,而一旦會一點拉丁文了,他就翻弄那本好不容易借來的《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是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意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曾經到東方經商,來到元大都,即今中國北京,並朝見過蒙古帝國的忽必烈大汗,還帶回了大汗給羅馬教皇的信。
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他們回家後,小馬可·波羅天天纏著他們講東方旅行的故事。這些故事引起了小馬可·波羅的濃厚興趣,使他下定決心要跟父親和叔叔到中國去。
1271年,馬可·波羅17歲時,父親和叔叔拿著教皇的複信和禮品,帶領馬可·波羅與10多位旅伴一起向東方進發了。他們從威尼斯進入地中海,然後橫渡黑海,經過兩河流域來到中東古城巴格達,從這裏到波斯灣的出海口霍爾木茲就可以乘船直駛中國了。
然而,這時卻發生了意外事件。當他們在一個鎮上掏錢買東西時,被強盜盯上了,這夥強盜乘他們晚上睡覺時抓住了他們,並把他們分別關押起來。半夜裏,馬可·波羅和父親逃了出來。當他們找來救兵時,強盜早已離開,除了叔叔之外,別的旅伴都不知去向了。
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來到霍爾木茲,一直等了兩個月,也沒遇上去中國的船隻,隻好改走陸路。
這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路,是讓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卻步的路。他們從霍爾木茲向東,越過荒涼恐怖的伊朗沙漠,跨過險峻寒冷的帕米爾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饑渴的困擾,躲開了強盜、猛獸的侵襲,終於來到了中國新疆。
一到這裏,馬可·波羅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麗繁華的喀什、盛產美玉的和田,還有處處花香撲鼻的果園。
馬可·波羅他們繼續向東,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來到古城敦煌,瞻仰了舉世聞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畫。接著,他們經玉門關見到了萬裏長城。最後穿過河西走廊,終於到達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這時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們離開祖國已經過了4個寒暑了!
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禮物,並向大汗介紹了馬可·波羅。大汗非常賞識年輕聰明的馬可·波羅,特意請他們進宮講述沿途的見聞,並攜他們同返大都,後來還留他們在元朝當官任職。
聰明的馬可·波羅很快就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視各地的機會,走遍了中國的山山水水,中國的遼闊與富有讓他驚呆了。
馬可·波羅先後到過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馬可·波羅每到一處,總要詳細地考察當地的風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後,又詳細地向忽必烈大汗進行彙報。
在《馬可·波羅遊記》中,馬可·波羅盛讚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
書中的內容,使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無限神往。17年很快就過去了,馬可·波羅越來越想家。
1292年春天,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護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們趁機向大汗提出回國的請求。大汗答應他們,在完成使命後,可以轉路回國。
1295年末,他們三人終於回到了闊別24載的親人身邊。他們從中國回來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威尼斯,他們的見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從東方帶回的無數奇珍異寶,一夜之間使他們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在當時,意大利四分五裂,各個港口城市之間的競爭很激烈,熱那亞雖然在發展時間上要晚於威尼斯,但是在商業經濟和海權方麵卻一點都不比威尼斯遜色。當時熱那亞和威尼斯這兩大貿易港由於商業上競爭的關係,形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麵。雙方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分別派出了強大的艦隊擔任護航。
為了搶奪財物、占領貿易優勢,熱那亞艦隊與威尼斯艦隊經常開戰,打打殺殺幾十年來從未斷過。
1298年,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敵對雙方的陣容中,威尼斯擁有艦隻95艘,熱那亞則有80艘。戰爭雙方勢均力敵,威尼斯方麵稍占優勢。兩支艦隊相遇,立即展開激烈的戰鬥。在一場混戰中,有的船相撞,有的船起火燃燒,許多水手從船上掉到大海裏去。
因為威尼斯方麵戰艦較多,所以在戰爭初期占據優勢,但是當時的船舶都是帆船,依靠風向行駛,戰爭相持階段風向突然之間轉變,熱那亞艦隊乘機發動猛烈的反攻,威尼斯艦隊慘遭失敗。
9月7日,馬可·波羅像所有戰敗的士兵一樣成為俘虜,被戴上腳鏈,關進熱那亞的監獄裏。在獄中,馬可·波羅遇到了作家魯思梯謙,於是有了馬可·波羅口述、魯思梯謙記錄的《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在世的時候,正是歐洲中世紀暗無天日的時候,絕大多數歐洲人認為這是神話,被當做“天方夜譚”, 很多人譏笑他是“吹牛大王”,甚至連“馬可·波羅”這個名字,也還被人當做“吹牛皮”的代名詞來使用。
當哥倫布出生的時候,馬可·波羅已經去世130多年了,而這個時候意大利卻興起了文藝複興運動。《馬可·波羅遊記》作為歐洲人的第一本亞洲遊記,也在這個時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馬可·波羅遊記》記述了馬可·波羅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所見所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