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年6月,孟德斯費盡波折,終於開了兩艘小帆船來到牙買加島。
當兩艘帆船駛抵牙買加島時,哥倫布他們興奮、欣喜的心情真難以形容。他們把孟德斯高高地抬起來,高呼著;“英雄!英雄!我們的英雄!”
孟德斯走上岸,向哥倫布行了個軍禮:“報告上將大人,孟德斯遵照您的指示,帶來了兩艘帆船,隻是……太晚了點。”
哥倫布很欣慰地說道:“不,孟德斯,你做得很好,我知道你一定盡了最大的努力。”
“總督大人很難纏,一直遲遲不肯發船相救。”
哥倫布奇怪地問道:“你那金礦樣品沒有吸引力嗎?”
“不是,”孟德斯說,“黃金對奧溫多的魔力,我原來估計得不錯,但是有一點我疏忽了,那就是他更愛權勢,他怕你到了海地島會影響他至高無上的權威,因為在聖多明各有不少支持你的人和你的老下屬。”
“總督大人一直在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要得到你發現的黃金,又不要你回到海地島以免降低他的威信,但一直沒有想出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因此遲遲不肯發船。”
哥倫布笑著說:“但是我們的孟德斯勝利了。”
孟德斯也笑了,他接著說:“我一個人也是無能為力的,我在聖多明各那些支持你的人中間活動,大家向他施加壓力,並揚言要給女王寫信,告發他在海地島侵吞王室收入的罪行,他這才屈服了。”
“啊,是這樣。”
哥倫布點點頭,若有所思。他將一切可以留下的東西,包括孟德斯帶來的一些食品、日用器皿都留給牙買加島上的印第安人了。
對於印第安人在他們極端困苦中所給予的援助,哥倫布將永記不忘。
哥倫布來到了埋葬著他的同伴的小山丘,向死者告別,然後登上了孟德斯的航船,向海地島進發了。在這兩艘帆船後麵跟著10多艘獨木舟,印第安人把他們送出很遠。
當這兩艘帆船到達聖多明各港時,碼頭上立刻鼓號齊鳴,奧溫多穿著黑禮服在岸邊迎接哥倫布的到來。
孟德斯向著哥倫布耳邊輕聲說道:“上將大人,你看總督這樣做,顯得多體麵、多大方。”
哥倫布笑了笑,沒有說話。
奧溫多陪著哥倫布檢閱了他威嚴的衛隊,進入總督府。奧溫多彬彬有禮地向哥倫布問候幾句以後,就把他帶進總督府裏的一個房間,這裏早已收拾好了,一切都布置得妥妥帖帖。
“上將先生,您就住在這裏,覺得還滿意嗎?”奧溫多說道。
“很好,謝謝。”哥倫布說。
“您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需要什麼,盡管向我提出來,我十分樂意為您效勞。”奧溫多笑著說。
“很好,謝謝。”
奧溫多挪動著他那肥胖的軀體走了,哥倫布便在這裏住了下來。
奧溫多安排哥倫布的住處是很費了一番思考的。把哥倫布留在總督府裏的目的,一方麵顯示了他對哥倫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另一方麵,哥倫布就生活在他的眼皮底下,一言一行他都了如指掌,萬一哥倫布不守本分,圖謀不軌,他就可以及早發現,便於采取措施。
哥倫布住下以後,就一直閉門不出,成天在窗前整理他的航海資料,隻是每天日落的時候,在海邊散散步。
哥倫布對奧溫多的一切都不聞不問,也不感興趣。奧溫多漸漸放心了。
哥倫布在聖多明各住了兩個多月,終於把他的航海資料整理出個頭緒了。當時,哥倫布已經是一個60多歲的老人,勞苦、疾病使他本來十分健壯的身體虛弱不堪,滿頭白發,行動遲緩,隻有那一雙藍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充滿生命的活力。
最讓哥倫布無法忍受的,就是他的一切要求都要得到奧溫多的允許,而他又極不願意和總督大人打交道。
哥倫布在這裏已經無事可做,他下定決心,回西班牙去。
1504年9月,哥倫布帶著他的唯一財產——一箱子航海資料和那個木製的地球儀,登上開往西班牙的航船。
奧溫多仍然穿著黑禮服在聖多明各港彬彬有禮地為他送行,並祝海軍上將一路平安。說真的,也難為這位總督大人了,按照西班牙國王的指示,不能怠慢哥倫布,但是又不要讓他插手西班牙攫取黃金的事情。
現在這位航海英雄終於要走了,奧溫多也就可以放手去大把大把地挖取美洲的黃金,哪裏還會不高興呢?
哥倫布乘坐的帆船,行駛在浩瀚的大西洋上。這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海天一色,碧波萬頃。信天翁展開它闊大的翅膀,在帆船上空盤旋,跟著它前進。
這位為了西班牙的航海事業奉獻了自己一生的老航海英雄,被困在牙買加島足足一年,今天,終於要回到久違的西班牙去了。
杜羅河畔的落日
哥倫布回到了西班牙,他用自己的財產安撫了那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船員的親屬,不管他們接受與否,他的內心總算感到輕鬆些了。哥倫布了卻了自己的心願,辦完了這一切以後,他回到塞維利亞收拾自己的行裝,然後啟程遷居到杜羅河畔的瓦利阿多裏德。
於是,在杜羅河畔的綠蔭叢中就又多了一個垂釣的老人。別人都對這個陌生的老人感到奇怪,因為他雖然手持釣竿靜坐在那裏,但眼睛卻常常看著天空,他的思想仍然在大海上飛翔。
在哥倫布住的那間小小的鬆木房子裏,仍不時有人來看他。他們差不多都是一些年邁的水手,有的是新近從海地島回來的。他們給幾乎被人遺忘了的海軍上將帶來一點新大陸的特產,然後一起喝幾杯酒,敘一敘往事。
孟德斯曾托人給哥倫布帶來一筆錢,並在信中說,這錢是他自己的薪俸,請他一定收下。信中還說,他已下定決心離開海地島,另謀生路,因為他和奧溫多是怎麼也合不來的。
哥倫布收下了他的錢,但執意寫了一張借條,交給來人帶去,借條上還寫道,如果他本人無力償還,這筆錢將由他的兒子負責償還。哥倫布就是這樣,在杜羅河畔度過極端清貧而艱辛的晚年。
有一天下午,哥倫布像往常一樣在河邊釣魚。一個采草莓的小姑娘走來了,遠遠地站住,凝神地看著他。
哥倫布發現了,高興地和她打招呼說:“小姑娘,過來玩呀!”
小姑娘怯生生地走過來,天真地問道:“您在釣魚嗎?怎麼老半天也沒有釣著一條呢?”
哥倫布笑著說道:“啊,這麼說,你已經來了很久了。”
小姑娘放下籃子,在哥倫布身邊坐下來。她笑著說:“大家都說您是個怪老頭兒,也有人說您是海軍上將呢,是嗎?”
“你看我像海軍上將嗎?”
小姑娘又把哥倫布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後搖搖頭:“不像。”
“那可能就不是吧!”
“可是,好多人都說您是海軍上將呢,還說您是一位了不起的偉大人物呢!這是真的嗎?”小姑娘認真地問道。
哥倫布被小姑娘的天真感動了,他放下漁竿。雙手抱著膝蓋,和她親切地攀談起來:“是的,我過去是海軍上將,不過我可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
“那你當海軍上將的時候,要帶兵打仗嗎?”小姑娘很有興趣地問。
“不,不,”哥倫布笑著搖搖頭,“我這個海軍上將是不帶兵打仗的,我隻是帶著船隊航海。航海,懂嗎?”
“我當然懂啦。那麼您從小就喜歡航海嗎?”小姑娘也學著哥倫布那樣,用雙手抱著膝蓋。
“是的,我從小就是在海邊長大的。”
“航海有趣嗎?”
“當然有趣啦,大海,大海,真美呀!你可以看到蔚藍的海水,洶湧的波濤,壯麗的日出,美麗的海島……還有大鯊魚。”
“您就是想看大鯊魚才去航海的嗎?”
“不,我是想看看大海那邊有什麼,去找一條通往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的海路。”
“大海那邊?中國?印度?”小姑娘眨眨眼睛,努力想象著大海那邊,“大海那邊有什麼呢?你找到印度和中國了嗎?”
“在大海那邊有一片新的陸地……”
“哦!對了,對了。”小姑娘高興地大聲說,“我聽大人說,那新陸地就是您發現的呢,快看,魚兒上鉤了!”
小姑娘驚叫著跑過去用力拉起釣竿,可真的釣起了一條大魚,哥倫布也孩子似的高興地笑了起來。
哥倫布把魚取下來,用一根細樹枝穿著腮,拿給小姑娘:“這條魚你就拿去吧!”
“我不要,我媽媽不讓我要別人的東西。”小姑娘搖著手推讓著。
“你沒有向我要,是我送給你的。你也為釣這條魚出了力的呀!我的身體是不允許我吃魚的。”
“為什麼?”
“吃了魚,我就……肚子痛。”哥倫布皺著眉,好像真的肚子痛起來一樣。
“是真的嗎?”小姑娘睜大眼睛看著哥倫布。
“真的,是真的。”哥倫布連連點頭。
“那好吧!但我不能白要您的呀!可是,我能夠給您什麼呢?哦,對了,草莓,我把這一籃草莓也送給您吧!”
小姑娘說著就把一籃子草莓遞到哥倫布的手上。
哥倫布從小籃裏拿出一把草莓放在手裏,邊吃邊說:“真甜,真好吃,可是我隻能吃10個,因為吃多了也會肚子痛的。”
“我才不相信呢!您騙我。”小姑娘歪著頭說。
“不,要不別人怎麼說我是怪老頭兒呢?”哥倫布笑了笑,又說,“我送你一條魚,你請我吃草莓,誰都沒有白要誰的東西,你說是嗎?”
“那……好吧!”小姑娘不知怎麼說才好。
“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哥倫布說。
“那麼,再見,海軍上將爺爺。”小姑娘說。
小姑娘沿著河邊漸漸地遠去了,哥倫布回味著剛才的談話,默默地站在那裏,不願離開。
這一個下午,對於哥倫布來說,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個歡樂的時刻。
不久,他就病倒了,一直臥床不起。
哥倫布已經感到所有的精力都將要消耗完了,像一盞油燈,油快要燒幹了。他昏昏沉沉,時而清醒,時而昏迷。
哥倫布腦子裏全是幻覺,有時他覺得自己是站在駕駛艙裏,有時覺得自己是躺在吊床上,有時又覺得自己好像睡在沙灘上。
哥倫布的眼前,一會兒是海浪,一會兒是風暴,一會兒是珊瑚島,一會兒是信天翁……
哥倫布在臨終前,嘴裏老是喃喃地念著:“南海,南海……那又是什麼地方呢?我還沒有到過南海……”
哥倫布的弟弟巴索洛繆,兒子迪亞戈·哥倫布,還有孟德斯和幾名老水手一直守候在他的床前。最後,他用幹枯的手指了指那放在桌上的,幾乎跟了他一生的木製地球儀,示意要人們把它拿過來。
迪亞戈把地球儀放在他的身邊,又慢慢地把他扶起來。他靠在枕頭上,用顫抖的雙手捧著地球儀,仔細地察看著,輕輕地轉動著,眼睛突然明亮了,像火光在閃爍。最後,他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1506年5月20日,偉大的航海家、海軍上將克裏斯托弗·哥倫布生命的烈火熄滅了。
在哥倫布鬆木房子的門前,站著黑壓壓的人群,沒有人說話,沒有人走動,大家默默地望著哥倫布臥室的窗戶。
人群中間,有一個小姑娘,左手挎著一隻小籃子,小籃子裏放著10顆鮮紅、晶亮的草莓。她知道,海軍上將喜歡吃草莓,而且隻吃10顆,吃多了要肚子痛。
小姑娘今天一早就跑到杜羅河邊的小山崗上采集了一小籃草莓,精心挑選了這最好的10顆,趕來送給海軍上將,可是她來晚了……
哥倫布死後,那些曾經與他作對的人們也有感於他人格的偉大,在他死後第三年,議會一致通過了為他修築銅像的提議。銅像立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裏。
哥倫布最大的曆史功績是他叩開了美洲大陸的大門,溝通了兩個不同文明的世界,至今美洲大陸還佇立著一塊哥倫布紀念碑,以紀念他那偉大的節操和不朽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