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絕不屈服!——居裏夫人居裏夫人附錄經典故事

專心致誌分秒必爭地學習

一次,瑪麗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麵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麗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麗身後搭起幾張凳子,隻要瑪麗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麗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麗一樣專心讀書。

瑪麗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她,就是居裏夫人。

淡泊名利

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但是她卻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裏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

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努力開發早期智力

居裏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裏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裏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遊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還教她們開車、騎馬。

居裏夫人向孩子們開放他們的實驗室,親自對他們的孩子們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破除孩子們對科學的神秘感,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堅定孩子們的科學意誌,傳授孩子們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實驗訣竅,使孩子們在少年時代形成極高的智力潛力,使孩子們天生的天才遺傳智力得以開發,居裏夫人最終培養出了十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

要簡樸地生活

1895年,居裏夫人和皮埃爾·居裏結婚時,新房裏隻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皮埃爾·居裏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裏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四萬法郎時,但她照樣“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麵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裏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

居裏夫人在24歲時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開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學生活。雖然住在姐姐家裏生活舒適,但是由於姐姐家病人和客人太多,影響她的學習,她說服了姐姐,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了下來。準確地說,這隻是一間閣樓,沒有暖氣,沒有煤氣,沒有水,也沒有電燈。

在她的生活中,沒有娛樂時間,沒有聊天時間,正如她給父親的信中所說的:“讀書、讀書!這就是我目前生活的全部。”

居裏夫人就這樣苦讀了兩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不重金錢重精神

居裏夫人得到7萬法郎的諾貝爾獎金,還得到了5萬法郎的歐西利獎金。她將一部分獎金存入銀行,補貼家用和自費招聘一位實驗室助手,把其餘一些獎金捐助了一些學術團體,又給教過她的一位貧困的法國教師彙去一筆旅費,讓老師能重遊故鄉。

接下來,居裏夫人又把剩下的錢一半買了法國公債,一半買了華沙債券。

居裏夫人把她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價值100萬法郎的鐳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有人勸她把這些財產留給兩個女兒,居裏夫人說:“我希望女兒長大自己謀生,我隻留給她們精神財富,把她們引上正確的生活道路,而絕不給她們留金錢。”年譜

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

1881年,離開寄宿學校,轉入俄國管理的公立中學。

1884年9月,回華沙。在城內擔任家庭教師。

1891年9月,赴巴黎求學。

1893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

1894年7月,通過數學學士學位考試。

1895年3月,通過博士學位考試,論文題目是:《在各種溫度下物質的磁性》。出任理化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