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飛

王若飛是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優秀領導者之一,是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在為中國廣大勞動群眾爭取解放的鬥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王若飛是貴州省安順縣人,1896年10月11日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5歲時,父親被庶祖母趕出家門,他和母親、妹妹也遭到家人的另眼看待。兩年後,二舅父黃齊生將他們母子3人接到貴陽。從此,他便在舅父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王若飛8歲時,進入貴陽達德學校讀書,開始學習西方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他自幼就崇拜民族英雄嶽飛。在讀《木蘭辭》時,有感於“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佳句,遂改名為“若飛”,以此來表達他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宏願。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王若飛興高采烈地參加了學生隊伍,從事反清運動,負責稽查城防工作。1912年1月,貴州的封建勢力進行反撲,革命失敗。王若飛離開了達德學校,來到老師蔡衡武開辦的書店裏做店員,他一麵辛勤工作,一麵刻苦讀書。1915年,袁世凱複辟帝製,王若飛持黃齊生的信件,赴銅仁勸說當地駐軍領導人起兵討袁。後來,他又隨黃齊生到南方各省參加反袁活動。1917年冬,他考取了留日官費生,赴日本求學。“五四”運動爆發後,他趕回祖國,毅然投身到反帝愛國運動中。1919年冬,又赴法國勤工儉學。為了尋求革命真理,王若飛先後遊曆了法國、德國、比利時等許多城市。他和蔡和森等組織過“工學互助社”,從事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探討過中國革命的道路,還同周恩來、趙世炎、陳延年、陳喬年一起,領導了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同中國駐法使館的鬥爭。1922年,王若飛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春,赴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在這裏,王若飛係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哲學、黨的建設、國際時事、蘇聯革命經驗等課程,研讀了大量的馬列主義原著,由此也增強了他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心。

1925年春,王若飛從蘇聯回國,任中共豫陝區黨委書記、中共中央秘書長等職,並參加了上海工人三次起義的組織領導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王若飛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在極其艱險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著省委的領導工作。“八七”會議後,他組織發動了蘇北地區的秋收起義,建立了紅十四軍。

1928年,王若飛赴莫斯科參加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任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並進入列寧學院學習。1931年9月,王若飛回國,黨指派他到內蒙古地區從事領導陝、甘、寧、綏一帶農民運動和民族解放鬥爭的工作。10月下旬,不幸在包頭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直到抗戰前夕才獲得釋放。

王若飛被捕時,內褲口袋裏裝著雲澤(即烏蘭夫)寫給他的報告,上麵寫的是一部分地下黨負責人的化名。他利用解衣服的機會,迅速將那份報告塞入口中。敵人發現後,急忙擁上來卡住他的脖子,用力撬開他的嘴巴,掏出了還沒有來得及咽下去的幾張破紙。第二天,敵人拿著那幾張烘幹燙平的破紙,向他追問那些地下黨人的真實姓名和地址。可任憑敵人絞盡腦汁使盡渾身解數,王若飛就是不吐一個字。敵人急瘋了,當天夜裏就把他押到野外,用槍口對準他的胸口,要他最後考慮考慮,如再不供出名單,就立即槍斃。王若飛斬釘截鐵地回答說:“用不著考慮,開槍吧!”這擲地有聲的回答,使敵人目瞪口呆。沒辦法,他們隻好又把他押回監獄。

王若飛考慮到,既然敵人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政治麵目,那就索性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同敵人進行麵對麵的鬥爭,公開揭露敵人的反動嘴臉,宣傳我黨的政策主張,借以喚醒民眾,打擊敵人。於是,在敵人的法庭上,王若飛總是把被告席當作審判席。當敵人的法官問他到綏遠來幹什麼時,他從容不迫地回答:“我是專門來推翻你們的!”他大義凜然,侃侃而談,曆數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罪行,大力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主張。使得敵人的法官如坐針氈,狼狽不堪,不得不草草宣布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