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5月上旬,楊子榮隨第二團赴珠河縣(今尚誌縣)亞布力山進行偵察,他摸清了那裏的土匪情況,為部隊提供了重要情報,使我軍一舉殲滅了“許氏三兄弟”的土匪武裝400多人。6月間,二團東進綏寧地區圍剿王枝林匪部。楊子榮深入細鱗河山裏,經過驚險曲折的偵察,抓回來一個“舌頭”,探查到了土匪窩藏的地址。二團隨即派主力部隊前往殲滅,活捉了土匪大隊長“薑左撇子”及土匪官兵100多人。

入冬後,楊子榮依然帶領偵察排活躍在林海雪原。他們曆盡艱險,對潛伏在牡丹江地區的大小股匪進行了近100次的偵察,給部隊提供了許多情報,為消滅大批土匪做出了重大貢獻。經過一年緊張激烈的剿匪戰鬥,合江、牡丹江地區的大股土匪武裝基本被消滅,剩餘的一些小股土匪躲進了深山老林,妄圖再尋時機卷土重來。二團對國民黨委任的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三代慣匪“座山雕”(即張樂山)進行過多次搜剿,雖然已殲滅了大部分匪徒,但潛藏在海林縣北部夾皮溝的“座山雕”老巢卻一直沒找到。冰雪世界給敵人創造了隱秘的藏身之處,給我軍偵察工作設置了障礙。

為了徹底殲滅“座山雕”這股頑匪,楊子榮奉命帶領5名偵察員,化裝成殘匪,於1947年1月下旬進山偵察。他們以必勝的信念、頑強的毅力、豐富的經驗,克服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找到了土匪聯絡員,並取得了他們的信任。2月6日夜裏,楊子榮喬裝成土匪進入威虎山上的“座山雕”匪穴,以他的智謀和大無畏的戰鬥精神,機智果斷、小心靈活地在敵人之間周旋,最終活捉了老匪(張樂山)等13名匪首,搗毀了匪巢。楊子榮智擒“座山雕”的壯舉,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高度讚揚,部隊也給他記了兩大功作為嘉獎。2月19日,《東北日報》上報道了楊子榮等人的英雄事跡,稱讚他們是“創造了以少勝多殲滅股匪的戰鬥範例”。

楊子榮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偵察幹部,還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工作者。他平日非常注意對戰士們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關心大家的生活,並且幫助群眾建立農會、民兵組織,因此深受戰士和人民群眾的好評。1946年10月,二團召開第一屆獎模大會時,楊子榮被光榮地選為全團模範。

1947年2月23日,楊子榮帶領偵察排參加追剿李德林部殘匪丁煥章、鄭三炮的戰鬥,不幸在夾皮溝壯烈犧牲,時年30歲。東北軍區司令部為了表彰楊子榮在剿匪鬥爭中的卓著功勳,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的光榮稱號;牡丹江軍區授予二團偵察排為“楊子榮排”。中共海林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在海林鎮東山修建了楊子榮烈士墓和紀念館,以供人民瞻仰、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