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盛教

1945年11月,羅盛教進入軍政幹部學校學習。在開學典禮上,指導員向大家闡明了“軍校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這一問題,從而使他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也引起了他的思考。他開始認識到軍校不僅要培養學員懂軍事,還要培養學員的紀律性和愛國主義精神。他從指導員那裏得到了極大的鼓舞,熱情地投入了軍校的新生活。

來軍校的第一課,就是參加勞動建校。羅盛教所在的中隊負責搭橋,他在勞動中率領大家提前完成了任務,隊裏也因此贏得了校方獎給的“開路先鋒”牌匾。

勞動結束後,學習生活開始了。在日常生活中,他總是有活搶著幹,主動熱情地幫助每一個同學。但在學習中,羅盛教卻遇到了困難。班上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家庭,文化程度也不同,但數他的水平最低。於是他就在課下積極地向同學請教,利用晚上的時間查字典、學習生字。此外,他還閱讀了一些有關英雄人物事跡的書,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發。經過幾個月堅持不懈的努力,他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不久,國家發行了公債,學校響應國家的號召,對同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動員大家購買公債。羅盛教不僅拿出了幾個月來積攢的全部津貼,還把從家裏帶來的兩塊錢也用來買了公債。他看到班上的一位同學隻交了津貼的一半,剩下的要留下買煙,羅盛教很氣憤,便批評了他,於是,兩人爭執了起來。指導員知道後,指出羅盛教這種態度是不正確的,倔強的羅盛教剛開始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後來才想明白這次購買公債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的,就大方地向那位同學道了歉。有一次,他違反了紀律。軍校規定,同學出校門買東西和辦其他事情都必須經過批準。那一天,羅盛教的鋼筆壞了,就向指導員申請去修筆,因為當天允許出去的人數已經達到規定的100名,他的申請便沒有被批準。但他覺得自己理由充分,而且第二天上課還要用鋼筆,於是就私自離開了軍校。事後,指導員對他進行了深刻的批評教育。經過幾天的思索,他終於認識到隻顧個人需要而置集體的紀律於不顧的危害。他深深體會到:打仗要有嚴格的戰鬥紀律,平時生活上就應該形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從此,他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在思想教育活動中,他也取得了許多進步。他愛憎分明,堅決擁護黨的各項政策,同不良傾向做鬥爭。他逐漸地認識到:“作為人民解放軍戰士的一員,就應當為徹底改變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而鬥爭。”

1950年3月,羅盛教以優秀的成績從湘西軍政幹部學校畢業。

畢業後,羅盛教又到某文書訓練班學習。同年7月,他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被分到某部偵察隊去當文書。由於他不熟悉文書業務,對部隊的很多情況也不夠了解,就虛心地向同誌們學習。他所在的偵察隊是非常有名的,以前湘西的土匪陳子賢、楊清漳、宗官榮等都是被這個偵察隊捕獲的。能和這些有著傳奇般經曆的偵察英雄在一起生活,他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光榮感,並下定決心要向英雄們學習。

他看到了部隊裏的楊上士和戰士們親如一家,就請教他是如何做到這點的,楊上士的回答就是真誠、平易近人,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從此以後他見到其他同誌有困難就竭力幫忙;隊裏有的同誌喜歡唱歌,他就學習拉胡琴伴奏……就這樣,他很快便與戰士們打成了一片。除幫助戰士們外,他還熱心地幫助駐地的老百姓幹活。有一次,一個老鄉機智地將兩名土匪困在家中的土井裏,然後來到部隊報告情況,使部隊順利地捕獲了這兩名土匪。通過這件事情,他深刻地認識到群眾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戰爭的勝利需要密切地聯係群眾。於是,他更進一步地深入群眾,由此也從中得到了許多教益。

剿匪鬥爭告一段落後,部隊準備到長沙整訓。戰士們一致認為羅盛教工作積極,生活上艱苦樸素,能和戰士們打成一片,團結群眾,便為他向上級請功。上級經過審查,給羅盛教記了一功。當部隊離開時,得到過羅盛教幫助的那些孤寡老人都依依不舍,很多人還留下了熱淚。

美國發動了侵朝戰爭後,中國共產黨發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戰士紛紛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奔赴朝鮮戰場。

羅盛教以極為激憤的心情在報名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報名之後,他焦急地等待著上級的批準。終於,他盼來了那一天。1951年4月,他同戰友們一起在抗美援朝的旗幟下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