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化石研究(1 / 1)

你知道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嗎?它有什麼意義呢?簡單來說,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留下來的遺跡,一般形成於岩層中。我們通過化石進行研究,經過對地質年代的分析,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

實體化石

顧名思義,實體化石就是古生物遺體本身形成的化石。原來,生物在特殊情況下,遺體避開了氧化和腐蝕,得到了較完整的保存。例如猛獁象,在被發現時,不僅骨骼完整,連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模鑄化石

當你揭開一片緊貼於潮濕地麵很久了的樹葉時,你會發現地麵上留下了葉子清晰的印痕。與之同理,模鑄化石就是生物遺體在地層或石岩中留下的印模或複鑄物。

遺跡化石

遺跡化石是指保留在岩層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動的痕跡和遺物。遺跡化石中最重要的是動物的足跡、爬痕等;遺物化石往往是指動物的糞便形成的糞化石和蛋卵形成的蛋化石,最著名的當數白堊紀地層中的恐龍蛋了。

化學化石

有些古生物的遺體被破壞,但其化學組成物仍可保留在岩層中形成化石。這種化石看不見、摸不著,但根據現代科學手段足以證明這種生物確實存在過,因此稱為化學化石。

特殊的化石--琥珀與龍骨

古代植物分泌出的樹脂具有很強的濃度和黏性,昆蟲或其他生物一旦被粘在其中,在外界空氣無法透入的情況下不會有明顯變化,就形成了琥珀。而被人們用做中藥的龍骨則是尚未完全石化的哺乳類動物的骨骼和牙齒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