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劣者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一詞其實隻是個形象的比喻,並非有什麼超自然力量在進行選擇,而是生物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達爾文通過實地考察和翻閱大量資料,前後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在這部書裏,他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思想,指出物種是不斷變化的,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演變過程。
過度繁殖
達爾文發現,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比如象,盡管它繁殖很慢,但是如果各種生存條件理想的話,那麼在不太長的時期內,一對象產生的後代數量會非常驚人。
生存競爭
事實上,每種生物的後代能夠生存下來的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達爾文認為,這主要是繁殖過度引起的生存競爭的緣故。為了食物、配偶或者棲息地等,這種競爭普遍存在於物種內部和物種之間。
遺傳和變異
生存競爭會導致生物大量死亡,什麼樣的個體才能夠獲勝並生存下去呢?達爾文用遺傳和變異來進行解釋。他認為一切生物都具有產生變異的特性,引起變異的根本原因是環境條件的改變。在生物產生的各種變異中,有的可以遺傳,有的不能夠遺傳。
適者生存
哪些變異可以遺傳呢?達爾文用適者生存來進行解釋。他認為:在生存競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鬥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鬥爭中失敗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