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美國人克蘭門特·莫爾為他的孩子寫了一首聖誕詩,名為“尼克拉斯天使的訪問”。詩中把聖誕老人描寫成一位快樂、矮小的人,坐在一輛由8隻白鹿拉著的敞篷車上,每到一家,就從煙囪裏丟下一件禮物。這首詩1823年發表後,很快傳遍美國。19世紀60年代,畫家奈克斯特進一步完善聖誕老人的形象,他發表在報紙上的“聖誕老人”的形象,是個矮胖、微笑的老人,紅鼻子,白胡子,穿著一套紅色的衣服,腰間紮著一條黑色的腰帶。如今,每逢聖誕節,這樣的“聖誕老人”到處可見,天真的孩子們期待著“聖誕老人”的禮品。

以上是美國人的說法,英國人也有自己的說法。他們說,“聖誕老人”活動起源於德國。從前,德國有個老人常獎賞小孩。後來,德國人於12月6日仿效這個老人的活動,以茲紀念。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是在這一天守夜過節。但大多數地區則把這個活動合並到聖誕節來。這個風俗約於1840年傳到了英國。

此外,還有第三種說法。公元4世紀,小亞細亞呂底亞國有一個區的主教叫做聖尼古拉,他常送給小孩禮物,成為獎勵小孩的聖人。他曾用一個個荷包裝著黃金,向三個少女的窗戶裏投進去,作為她們的嫁妝。關於他的傳說,後來便演變成為“聖誕老人”活動。

“五嶽”的由來

據傳說記載,父係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堯,曾命義和氏的四個兒子分別管理四嶽。這時“四嶽”不是山名,而是主管方嶽的官吏職稱。

到了舜時,主管方嶽官吏的職稱和所在地方名山的名字開始統一。天子巡狩某地,主管方嶽的官吏就要在駐地選擇一個適宜發信號的高山,以便召集諸侯。這樣,最早用來召集諸侯的這幾座大山,就成了嶽宮的首府,嶽這個官名就逐漸地和嶽宮駐地的山名統一起來。據《尚書》記載,舜曾用一年的時間巡狩四嶽:2月巡狩至東嶽泰山,5月巡狩至南嶽衡山,8月巡狩至西嶽華山,11月巡狩至北嶽恒山。舜帝的巡狩決定了四嶽的地理位置,並且規定了5年一巡狩的製度,這樣就逐漸地使四嶽由官吏的職稱而發展成為東西南北中的區分,這主要是由當時的曆史和地理條件所決定的。《史記》記載,夏、商、周三代之君皆建都在河洛之間,故嵩山為中嶽,其餘四嶽都依它來劃分。

後來曆代帝王效仿漢武帝不斷進行封禪,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嶽也就逐漸被神化了。

凡爾賽宮的由來

凡爾賽宮是法國著名而高雅的宮廷式建築物。法皇路易十四在位時,其財政部長富基特有座城堡,建造得豪華美麗。他為了炫耀,在此宴請路易十四,令路易十四妒忌萬分,找了個借口把他殺死。但路易十四希望自己有一座這樣的城堡,遂於1662年雇用富基特的建築師路易裏華,以玻璃和近似香檳酒顏色的石塊,於巴黎西南12英裏處的凡爾賽建造一座雄偉的郊野皇宮。建造該座皇宮時,共雇用36000名工匠。單是花草樹木的園地,便占了15000畝。凡爾賽宮的主要部分長600英尺,兩翼各長150英尺,宮中共2000間房,可供1000名顯貴人物及隨員住用,1687年,路易十四覺得需要一所私人住所,故此,又以粉紅色和綠色大理石另建了一座稍為樸實的城堡,裏麵有72個房間,名叫大特裏安努宮。在1762年,另建一座共占30個房間的夏宮——小特裏安努宮。在路易十四時代,凡爾賽宮是整個歐洲的中心,在這裏居住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君主之一。由於德皇在此加冕和一戰後在此簽訂對德和約而使凡爾賽宮更為世人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