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我隻憑言語衡量人才,在宰予身上犯了錯誤;我隻憑相貌衡量人材,又在子羽身上犯了錯誤。看來是不該以貌取人的呀!”

以卵擊石

【釋義】比喻不自量力。

【出處】戰國·墨翟《墨子·貴義》。

墨翟是春秋末年,戰國之初偉大的思想家。有一年他向北方的齊國走去,途中遇見一個叫“曰”的人,對墨子說:“今天上帝在北邊殺黑龍,你的皮膚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

墨子不相信他的話,繼續朝北走去,他不久又回來了,因為北邊的水泛濫,無法渡河。

名叫“曰”的那人這下子可得意了,他說:“怎麼樣啊?我說你不能往北走嘛!你卻不相信,這不又回來了。”

墨子道:“淄水泛濫,南北兩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之中有皮膚黑的,也有皮膚白的,誰都過不去呀!”

墨子又說:“假如天帝在東方殺了青龍,在南方殺了赤龍,在西方殺了白龍,再在中央殺了黃龍,豈不是讓天下的人誰也動彈不得嗎?所以你的謊言是抵擋不過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雞蛋往石頭上撞(以卵擊石),把普天之下的雞蛋全用光了,也不能毀壞石頭呀!”

“曰”啞口無言,最後隻得灰溜溜地辭退了。

以德報怨

【釋義】以恩惠來報答怨仇。形容不記前嫌僅給好處。

【出處】漢·戴聖《禮記·表記》。

宋就是魏國的一個小縣令,他管轄的範圍是靠近楚國邊境的一個小縣。

兩國交界的地方住著兩國的村民,村民們都喜歡種瓜。這一年春天,兩國的邊民又都種下了瓜種。

不巧這年春天,天氣比較幹旱,由於缺水,瓜苗長得很慢。魏國的一些村民擔心這樣旱下去會影響收成,就組織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裏挑水澆瓜。

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魏國村民的瓜地裏,瓜苗長勢明顯好起來,比楚國村民種的瓜苗看上去新鮮得多。

楚國的村民一看到魏國村民種的瓜長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間便偷偷潛到魏國村民的瓜地裏去踩瓜秧。

這件事後來被魏國的瓜農看到,非常惱怒,他們紛紛地跑到縣令宋就那裏述說楚國村民的罪惡行徑,請縣令給他們作主,他們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宋縣令忙請村民們消消氣,讓他們都坐下,然後對他們說:

“我看,你們最好不要去踩他們的瓜地。”

村民們氣憤已極,哪裏聽得進去,紛紛嚷道:

“難道我們怕他們不成,為什麼讓他們如此欺負我們?”

宋就搖搖頭,耐心地說:

“如果你們一定要去報複,最多解解心頭之恨,可是,以後呢?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如此下去,雙方互相破壞,誰都不會得到一個瓜的收獲。”

村民們皺緊眉頭問: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宋就說:

“你們每天晚上去幫他們澆地,結果怎樣,你們自己就會看到。”

村民們隻好按宋縣令的意思去做,楚國的村民發現魏國村民不但不記恨,反倒天天幫他們澆瓜,慚愧得無地自容。

這件事後來被楚國邊境的縣令知道了,便將此事上報楚王。楚王原本對魏國虎視眈眈,聽了此事,深受感動,甚覺不安,於是,主動與魏國和好,並送去很多禮物,對魏國有如此好的官員和國民表示讚賞。

宋就也因此事受到魏國國君的賞賜,當地百姓更加敬重宋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