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畫(五)
水落石出
【釋義】通過調查研究,搞清事實真相。
【出處】宋·蘇軾《後赤壁賦》。
蘇軾是北宋時著名的大文學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性豪放,學識淵博,極富文采。在被貶謫黃州時,曾兩次遊曆黃州城外的赤壁,寫下了兩篇傳世之作《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暮秋的一天晚上,月光如鏡。蘇軾和他的兩個朋友沐浴著和煦的秋風,興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風清的美麗夜景使他們詩興大發,和朋友相聚,暢敘友情,更使他們忘記了一切煩惱。他們和歌吟詩,暢所欲言,歡樂之至,無以形容。
蘇軾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趕回家中,詢問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說這就是供給他臨時需用的。蘇軾大喜過望,連連稱謝,拿了酒,趕回朋友中間,來到赤壁下的長江岸邊,登上小舟,泛舟遊玩。
這時,隻聽見東流的江水發出潺潺的聲響,在萬籟俱寂的夜晚顯得特別清脆,岸邊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巍然屹立,懸在山峰間的月亮越來越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頭都露了出來。由於興致極濃,使蘇軾在一夜之間便寫出了傳世名作《後赤壁賦》。
水滴石穿
【釋義】水不停往下滴,時間長了可以將石頭滴穿。比喻隻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
張乖崖是宋朝崇陽縣的縣令,當時,社會風氣不正,有的士兵蔑視將領,有的小官無視上級,有令不行。張縣令上任後,決心下狠心治一下那些為非作歹的人。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忽然看見一個小吏慌慌張張地從府庫中溜出來。張乖崖喊住小吏,發現他鬢旁頭巾上藏著一枚錢。經過追問盤查,小吏搪塞不過,承認是從府庫中偷的。
張乖崖將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氣衝衝地說:“一個錢有什麼了不起,你就這樣拷打我!你也隻能打我,難道還敢把我殺了嗎?”
張乖崖見小吏敢這樣無理,就毫不猶豫地拿起朱筆判道:“一日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
判完以後,張乖崖二話不說,就把小吏殺死了,從此以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以逸待勞
【釋義】養精蓄銳,以守為攻,待敵人疲勞時攻擊。
【出處】唐·姚思廉《梁書·陳慶之傳》。
西漢末年,劉秀派征西大將軍馮異攻打一個叫“枸邑”的地方。軍閥隗囂得到這個消息後,也命部將行巡去枸邑搶占有利地形。麵對強敵,馮異對手下人說:“我們必須搶在敵人前麵到達,以逸待勞。”於是他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在行巡之前到達了枸邑,使士兵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當行巡率兵到達時,腳跟未穩,馮異迅速出擊,大獲全勝。
以貌取人
【釋義】以外貌來衡量人的才幹。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在孔子眾多的弟子中有一個特別討孔子的歡心,他叫宰予,他口才極好,善於雄辯。但是這跟品德沒有關係,宰予可以說是一個品德極差之人,且又懶惰成性。孔子謂之“朽木”。
一天,宰予問孔子說:“父母死了,兒子要服喪三年,這不是太長了嗎?”
孔子生氣地說:“君子服喪,吃飯不覺得香,聽音樂不感到快樂,你卻覺得時間太長,你是不仁不義的人。兒女從生下來開始,三年以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為死去的父母服三年喪這是最基本的禮儀,無論他是誰,都應該遵循,但在你看來卻可行可不行,你實在無可救藥。”
宰予後做了齊國大夫,因與田常合謀作亂而被誅滅九族。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羽,魯國人,相貌很醜,孔子開始認為他一定很笨,不會成才的,所以不喜歡他。然而子羽品德極好,辦事公正,學習很用心,後來子羽在江南遊學,跟隨他學習的弟子有300多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