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下初定,四海臣服,遠遠近近,大大小小的國家或者送來奇珍異寶,或者帶來土特名產,這當然是天子您的聖德。但以臣之愚見,玩賞之物是不能用貴賤來區分的,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德高,物才顯得珍貴;無德,物也變得低賤。一個開明的君主,無論何時都不應該沉湎於聲色享樂之中。”
周武王知道召公指的是什麼,於是他對召公說:
“我不過收下西戎的一條狗,你覺得事情真的那麼嚴重嗎?”
召公馬上說:
“天子,我隻是有些擔心,俗話說‘玩人喪德,玩物喪誌’,把人當作玩物加以戲弄,有損於德行;將罕見的物品視為珍寶賞玩不休,會消磨誌氣。不是本地出產的犬馬畜生,不必飼養;對人們衣食住行毫無補益的奇禽異獸,不該收留。”
周武王認為召公說的話有道理,便問召公:
“那些鳥獸之類的東西可以不要,而那些各國不遠萬裏送來的貢品,難道也要退回去嗎?”
召公看到周武王已聽進了自己的話,便說:
“貢品自然可以收下,但那也為數太多,臣以為不如這樣辦,天子將一部分貢品分贈給同姓的諸侯,以表示您作為君主的誠信。”
說到這裏,召公以目光征詢周武王的意見,接下去又說:
“對國君來說,最重要的是手下要有一批得力助手,國家如果沒有賢人治理,遲早都會垮掉。有作為的君主應該是群臣的表率,每時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合乎情理,尤其不可忽視細小的行為。我們都知道,大德是小德積蓄而成,這如同築起百尺高的土山,土要一筐一筐地推上去,哪怕僅僅差一筐土,也還是沒有達到百尺的高度(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豈不是太可惜了嗎?天子,您是周朝的開國聖明君主,不能犯功虧一簣的錯誤,否則可是追悔不及呀!”
周武王聽了召公的這番話,從心中感激召公對他的一片赤誠,感激他為國家社稷操勞的一片苦心。
周武王立即接受了召公的意見,將各國送來的奇禽異獸都放歸大自然;將那眾多的珠寶特產分贈給諸侯們。
諸侯們深感天子的厚恩,都竭盡全力地輔佐他治理天下,當時的周朝非常強盛,人心思歸,百姓安樂,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平易近人
【釋義】比喻和藹可親,使人容易接近。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曾為周武王討伐商朝時,出謀劃策,衝鋒陷陣,戰功顯赫,深得周武王器重。周武王去世後,繼位的成王年紀很小,周公就替成王處理國家大事。同是武王弟弟的管叔和蔡叔不服,和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動叛亂。周公采取果斷行動,平定了這次叛亂。接著,他又擊敗了東方夷族的反抗,繼續分封諸侯,天下從此太平。
周公被封為魚公,封地在曲阜,但他仍留在都城輔佐王室,而派長子伯禽去接受封地,當了魯公。伯禽到魯地後,過了三年才向周公彙報在那裏施政的情況。伯禽說:“改變那裏的習俗,革新那裏的禮法,三年後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
在這之前,曾輔佐文王、武王滅商有功的薑尚被封在齊地。他隻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報告那裏的施政情況。當時,周公感到驚奇,便問他說:“你怎麼這麼快就報告情況呀?”
薑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的風俗去做,所以這樣快。”
周公對伯禽三年後才來向他彙報情況感到憂慮,歎息道:“這樣做事的話,魯國的後代肯定不如齊國的後代了,從政者一定要把政令做得簡約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