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禦醫長孫程杏元卷入誌願軍假藥案被槍斃 (8)
“國燕傑的孫子?”程少伯無論如何沒有想到,自己鍾愛的外孫女會愛上仇家的人,一時竟呆住了。
“外公,你不會反對我的婚姻吧?”程若西看出外公表情的變化,有些擔心地問。
“你不知道他們國家和咱程家的世仇嗎?”程少伯盯著程若西問。
“那是哪個朝代的事兒呀。”程若西大不以為然地說,“再說,那和國歌有什麼關係呀?”
程少伯沉默了。其實,這事他早該想到的。回到藥王廟來,使他第一不快的事就是國燕傑當了廣寧縣衛生局長。這樣,每次北京有事找他程少伯,電話都是先打到他的辦公室裏,由他往返傳達。雖然因捐飛機的事程少伯被上邊指定為廣寧縣衛生界人大代表,使國燕傑不敢怠慢,很是恭敬於他。可一想到老父親是死在國燕傑父親國省三之手,加之國燕傑本人偷竊宮廷秘方之事,程少伯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對國燕傑的厭惡。所以,前年若西畢業後,要求分配回廣寧工作,被國燕傑留在縣醫院委以重用,他當時也犯了許多躑躅。後來,聽說程若西與國燕傑在中醫學院畢業的長孫聯合設立中西醫科,搞中西醫結合,心裏更有過許多活動,並當即以自己對中西醫沒法結合的理論警告程若西不能胡亂結合,也借以暗示她與那姓國的小子注意保持距離,還順便講了兩家的世仇,希望若西能心中有數。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沒用,怕發生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讓他還能說什麼呢?
程少伯沉默了一會兒,覺得心中悶得快令他窒息,便站起身,倒背手,踱出屋去。
二
程若西似乎早有精神準備,所以,非但沒有沮喪,反而狡黠地笑了笑,又朝程少伯的背影兒連連吐了吐舌頭。
程杏英生氣地打了程若西一巴掌,申斥說:“還不快去哄哄你外公消消氣。”
程若西把嘴噘起老高,朝兩位外婆做了個怪態,忸怩著去了。
不了解程若西的人,沒有誰會看出她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因為她從來就不知愁為何物。讀書期間,她以個性極強而聞名於全校。那次,她答應上台批判自己的舅舅,臨陣卻又脫逃,讓老師很生氣,狠狠批評了她。最後,希望她承認錯誤,寫份檢討。她卻寫道:“以謊言做炮彈的肆意中傷就是革命行動嗎?那就去他媽的革命吧!”為此,她招致了老師更嚴厲的批評。但她直至最後也沒認錯兒。老師威脅說:“你再不認錯,我讓學校開除你。”她卻說:“我已經把你從配做老師的名單裏開除了。”氣得老師一定要求校方開除她。但不知為什麼,學校後來隻給了個警告。警告就警告,開除就開除,程若西根本不在乎。她那次來藥王廟拜過智遠長老這個老師之後,就一心想早些離開該死的學校了。好不容易熬到畢業,那老師早想挾私報複,留校和留京名單裏都沒有她。有人替她不平,讓她去找二外公程少仲出麵幫忙,她淡淡一笑了之。最後,程若東留校了,她則和母親一道回了藥王廟。
藥王廟鎮沒有西醫,她本來想同母親一起合辦個西醫診所。但縣裏留她充實縣醫院,她推辭不了,就留下了。媽媽程杏英一人進了鎮醫院。一轉眼,兩年多了。在縣醫院工作,她極潑辣,一個未婚的女兒家,給患者打針,總要去捏患者光溜溜的屁股。有人說,那是護士的事兒,你別幹。可當時人手不夠,她不幹就得讓患者排長隊等,她便著急。有時值夜班,還需要往診,她也不膽怯,常常一人做夜行俠。最讓同行們佩服的是她能自製各種藥。這是她在北京時,與若東二人常往鶴年堂修合車間跑,親眼目睹修合師傅製藥,日積月累學成的。當然,鶴年堂主要治中成藥,但程若西極聰明,觸類旁通,掌握基本原理後,便中西藥一起製,需要什麼藥製什麼藥。這讓新從省中醫學院畢業回來的國歌挺服氣,便經常幫她一起幹,給她當助手。天長日久,兩人便愛上了。按國歌的體會,和她結婚必須得聽她的指揮,否則,是不行的。但他願意這樣做,因為他在幫她製藥的過程中,一向就是很服從指揮的,他覺得這很幸福。
程若西愛上國歌後,先把消息向母親程杏英透露了。程杏英對程、國兩家的世仇有所耳聞,但不清楚具體情由,便又向自己的母親何若菡了解情況,說明事端。何若菡一聽大吃一驚,認定程少伯不可能同意這樁親事,便將兩家世仇的來龍去脈一一講給程杏英聽。程杏英也覺得事情不那麼簡單,便叮囑程若西暫時不要向外公透露實情。程若西口上說聽母親的,心裏卻另有主見。方才,趁著智遠長老的話題聯係到包辦婚姻,便索性把事情挑明了,這表明她是敢作敢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