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醫不死! (3)(1 / 3)

第九章 中醫不死! (3)

程少伯對所有這一切自然都沒感覺,也就沒有任何反應,他隻是不停地做噩夢,不停地被那個不斷變換頭臉的“卦”追逐著,便總是不斷發出恐怖的驚叫。有時,他在夢中也會和同樣被“卦”追逐著的智遠長老撞在一起,他心裏便有些納悶兒。這些“卦”本是長老擺出來的,為什麼他自己不能降服它們?又為什麼他事先沒料到這些怪物對他自己的危害?便覺得這有些好笑,就問:“你沒算出這些卦會危害你嗎?”可不知為什麼,智遠長老聽了這話轉身就跑。程少伯就在後麵緊追不舍,邊追邊喊:“師叔,你別跑!”便醒了。

守在床前的程杏英又驚又喜:“媽!二媽!我爸醒過來了!”

從杏林中第一片黃葉飄落時起,秋天就來到了藥王廟鎮。

最初的秋風是清爽的,把盛夏的燥熱一下子稀釋了,帶給人很多的愜意與舒暢。後來,秋風便漸漸涼爽起來,用這樣的辦法通知大自然,督促所有的植物加快成熟的速度,以迎接不久之後嚴酷寒冬的到來。

對於早在夏季就成熟了果實的杏林來說,整個秋天裏要做的事就是落葉。為了逐步減少樹體裏的含水量,以免讓它們在冬季遭受凍害,杏林中的每片葉子都要有序地脫落,否則,它們在陽光下的蒸騰作用,會吸引樹體裏的水不斷上升,寒潮到來時,樹幹就會凍透,使其纖維組織遭到破壞,從而無法再維持生命,來年也不會發芽、吐葉、開花、結果。程少伯很欣賞杏林的這一自我調節現象,把杏林的落葉稱為杏樹在自然界的寒潮麵前采取的“戰略撤退”。

現在麵對杏林的“戰略撤退”,他也要率領全家“戰略撤退”了。

經過半個多月的治療,他身上的骨折部位均已消腫。這次,他的主治醫生是國歌,程杏英是護士長,韓玉蔦、何若菡以及程若西都是護士。使他滿意的是,半個月來,經常都能聽到何若菡或者韓玉蔦的古琴演奏,每逢這種時候,他就會對程杏英和程若西母女說:“中醫是國粹,文化內涵很深厚。你們學西醫的,不要光看到中醫的缺點就瞧不起中醫。這種音樂治療,能化解患者的病痛,能撫慰患者的煩躁,能培育患者的愛心,也能堅強患者的意誌,是有修養的杏林人醫術的一部分,西醫也應該學習中醫的這一點。”

程若西便會與程少伯貧嘴:“外公,像肖天勇那樣的人,聽了這琴聲也能培養出愛心嗎?”

“我想會的。”程少伯就說,“川島不是都放下屠刀了嗎?隻要有一點兒人味,就應該努力去喚醒他的人性,既治病,又治魂嘛。”

“外公,您真是天下第一大善人。要是我,當年絕不會給肖天勇他家秘方。”

“你不懂。”

“對,我是不懂。就拿這杏林來說,有那麼多桃林、李林、棗林、梨林、蘋果林、葡萄林,什麼不比杏林高貴?中醫為什麼偏偏選中了杏林來代表自己的行業?”

“這麼說,你瞧不起杏林?”

“外公,您可別誤會啊,您奮鬥了一生的神聖事業,我哪兒敢瞧不起呀。”

“若西,為什麼叫杏林,外公也說不清楚,可我的老師為什麼叫苦杏,我卻能說清楚。”

“為什麼?”

“就是明知杏仁苦,也甘做杏林人。”

“獻身精神,讓人欽佩。”

“不值得你們年輕人學習?”

“當然,敬業楷模,我輩典範,若西一定認真學習。”

“死丫頭!”

……

明天,程少伯就要悄悄由韓玉蔦陪同,乘火車先進北京。半個月來,肖天勇多次以探傷為名,來察看動靜。看來,他一直在警惕程少伯進京告禦狀的事。程少伯故意給他錯覺,讓他產生至少一個月後才能下床的印象。所以,趁近幾天肖天勇還不會派人盯梢的時候,早走為好。

剛才下地後,韓玉蔦扶著他在後院裏轉了轉,程少伯感到腿有些軟,便信步走出院門來。院外杏林茂密,街道上來往的人看不到他。若有腳步聲向裏走來,他聽到後轉身回院也來得及。

秋風落葉,又要惜別,程少伯心裏就湧起許多感歎。不知明日一別,何時才能再見這片杏林。

忽見眼前紅光一閃,純陽觀那隻火狐狸倏地竄至眼前,見了他和韓玉蔦急忙收住腳步,圍著他們低低地呻吟幾聲,然後用哀戚的目光望著程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