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輯 天氣裏的奧秘(2 / 3)

4.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杆、廣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遊泳、劃船、釣魚等水上活動。

6.如多人共處室外,相互之間不要擠靠,以防雷擊中後電流互相傳到。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人民教育出版社版2003年版》二年級下,第18課《雷雨》

富蘭克林放風箏

【爺爺講故事】

外麵天氣陰沉沉的,皮皮卻非要嚷著爺爺陪他去放風箏,爺爺說:"下雨天放風箏很危險的。"

皮皮以為爺爺不願意陪他去,所以一臉的不高興。

爺爺趕忙給皮皮解釋說:"下雨的時候天空中有電,它會順著風箏的線傳到人的身上,引起雷擊,非常危險。美國一位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呢!"

皮皮這才明白爺爺不讓他在雨天放風箏的原因。不過風箏不能放了,故事他還要聽。

"做這個實驗的人就是富蘭克林。他1706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自幼就勤奮好學,各門功課都非常優秀,可是因為家境貧寒,在11歲的時候就在父親的店鋪裏打工。

後來富蘭克林當了一名印刷工人,一有機會就讀書。由於勤奮好學,他還學會了多種語言,在40歲的時候就致力於科學技術的研究。當時人們發明了儲存電的萊頓瓶,當人一旦接觸到電,就會發出"啪啪"的爆裂聲,富蘭克林覺得這可能是非常小的閃電與雷鳴,於是就打算做一個實驗。

1752年夏天,天就快要下雨的時候,富蘭克林與兒子來到空曠的野地裏,準備放一個風箏。這個風箏是用絲綢做成的,頂端有一根鐵絲,用一根麻繩牽引著風箏,在繩子的末端還拴著一根綢帶。綢帶與麻繩間還拴著一把鑰匙。除此之外他們還帶了一個萊頓瓶。當烏雲密布、雷聲隆隆的時候,他們把風箏放到了空中。"

"然後怎麼樣了呢?"

"一會兒傾盆大雨落了下來,富蘭克林靜靜地看著風箏,突然看見繩子上的纖維豎了起來,富蘭克林小心翼翼地用手碰了一下鑰匙,隨著啪啪的響聲,他的整個手臂都麻了。兒子大叫起來:那是電!接著富蘭克林又把風箏升高,把鑰匙接到了萊頓瓶裏麵,以便把電儲存起來。富蘭克林的實驗最終證明了閃電確實是一種放電現象,電閃雷鳴與萊頓瓶裏的放電是一樣的,打雷就是通過放電發出的。"

"爺爺,那為什麼富蘭克林沒有遭到雷擊呀?"

"是呀,富蘭克林在這次實驗之中屬於幸運者,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第二年,又有兩位俄國科學家做同樣的實驗,結果遭到雷擊當場就身亡了。"

皮皮聽了有些後怕:幸虧我沒有出去放風箏。

"雷電太可怕了,現在有沒有好的方法預防呀?"

"人們發明了避雷針,這還是富蘭克林發明的呢。當時富蘭克林就建議人們在建築物的頂部安裝一個金屬杆,並且使之與導線傳到地麵,這樣避雷針就使雲層中的電安全的放走了。建築物也就安全了。現在很多建築物上都裝有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真是了不起!"皮皮不由發出由衷的感歎。

【知識加油站】

《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是本傑明·富蘭克林留下的未完的人生自述,有人認為它是富蘭克林寫給兒子威廉·富蘭克林的一部家書。他寫這本書前後花了17年之久。全書以平易的文風,詳細敘述了他艱苦創業、自學成才、堅持不懈奮鬥的曆程和為人處世的原則,包含了他和治學、創業、寫作、革命、外交、處世、做人等方麵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樸素的文字中蘊湧著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該書自出版以來,曆經兩百餘年仍暢銷不衰,受到了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拿破侖·希爾和奧格·曼狄諾的推崇,並被世界各國青年當成"人生指導"讀物。

【生活連連看】

避雷針

避雷針,又名防雷針,是用來保護建築物等避免雷擊的裝置。我們常常在高大建築物頂上看到一根長長的金屬棒,就是避雷針。

現代避雷針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他把一根數米長的細鐵棒固定在高大建築物的頂端,在鐵棒與建築物之間用絕緣體隔開。然後用一根導線與鐵棒底端連接。再將導線引入地下。富蘭克林把這種避雷裝置稱為避雷針。經過試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1754年,避雷針開始應用,但有些人認為這是個不祥的東西,違反天意會帶來旱災。在費城等地,拒絕安置避雷針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繼遭受雷擊。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築物由於已裝上避雷針,在大雷雨中卻安然無恙。科學戰勝了愚昧,事實教育了人們,於是避雷針逐漸被人們所認可,並相繼傳到英國、德國、法國,最後普及世界各地。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人民教育出版社版2003年版》二年級下,第18課《雷雨》

絢麗的彩虹

【爺爺講故事】

雨過天晴,皮皮與爺爺到室外散步,雨後的泥土散發著清香,讓人感到非常愜意。

突然,一個人喊道:"看,彩虹!"大家都順著那個人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道絢麗的彩虹掛在西天,非常好看。

皮皮也被這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仰著頭一邊看彩虹一邊問爺爺:"彩虹是怎麼來的呢?"

爺爺告訴他說:"在古代,人們還不清楚彩虹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就認為這是一條大蟲在喝水,所以虹這個字就加了"蟲"字旁。可是,那是人們不了解彩虹的真實情況。實際上彩虹是因為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小水滴發生光的反射與折射形成的。"

"可是我見到的彩虹一般是七個顏色的呀?"

"是呀,當陽光照射到空中接近圓形的小水滴的時候,這其中顏色就立刻被分解開了,形成了色散。同時,陽光進入到水滴之後,還會從各種角度進行反射,其中在40度到42度反射的時候是最強的,就出現了七種顏色的彩虹。皮皮,你知道為什麼彩虹為什麼紅光在最上麵麼?"

皮皮搖搖頭。

"這是因為當光進入小水滴的時候,先折射一次,然後再在水滴的背麵發生了反射,當光離開水滴的時候再折射一次,這時不同波長的光就展現出來,雖然藍光的折射度比紅光大,可是當反射的時候,光譜就被倒過來了,紅光就出現在了最上麵,從外到內依次是赤、橙、黃、綠、藍、靛、紫。"

"爺爺,為什麼雨後天上才出現彩虹,平時就看不見呢?"

"那是因為雨後天上的塵埃非常少,並且天上的小水滴也特別多,所以容易出現彩虹。"

"可是彩虹為什麼都像座橋一樣跨在兩邊?"

"那是因為我們居住的地球本來就是一個球體呀,它的表麵被厚厚的大氣包圍著,這層大氣就是一個彎曲的一層。當陽光進入小水滴折射的時候,就出現了弧形。我們看彩虹的時候,一般是在42度左右的時候最明顯,那就是彩虹紅色光束的地方了。若是我們在飛機上可能就看見一個圓圈的彩虹啦。"

這時,皮皮眼珠子一轉,笑著問:"爺爺,我想經常看見彩虹!我們能造出來麼?"

爺爺笑著說:"當然可以。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你背對著陽光在空中灑水,就可以看見人造的彩虹了。有時你在噴泉旁邊,也會看見的。"

皮皮聽後很高興的拍手,大聲喊著:我也可以自己造彩虹啦!一邊喊著一邊跑回家準備做實驗--造人工彩虹了。

【知識加油站】

為什麼冬天一般不會有彩虹

彩虹是由於陽光射到空氣的水滴裏,發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的明顯程度,取決於空氣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體積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鮮亮,小水滴體積越小,形成的彩虹就不明顯。一般冬天的氣溫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雨的機會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會有彩虹出現。

【生活連連看】

早虹雨晚虹晴

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農諺:"早虹雨,晚虹晴",老人們也常靠看虹來欲知天是否會下雨。聽起來很玄妙,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因為虹出現的位置,與太陽所在方向正好相反。上午太陽在東,虹在西邊。下午太陽在西邊,虹在東。因天氣係統運動的規律,是自向東移動,西邊出現虹。表明西邊的雷雨區會移來,本地將有雨,東邊有虹,表明雨區在東,它會東移出,就不會影響本地。所以也叫"東虹日頭,西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