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輯 天氣裏的奧秘(3 / 3)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人民教育出版社版2003年版》五年級上,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

恐怖的台風天氣

【爺爺講故事】

吃過晚飯,皮皮全家人都在看電視。電視報道說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我國的沿海地區,當地很多大樹被連根拔起,好多房屋也都被掀翻了,還失蹤了一些人。

皮皮好奇地問爺爺:"什麼是台風?"

爺爺說:"在中國古代,台風被稱為颶風,到了明末清初人們就開始叫飆風,可是颶風的意思就是天氣轉冷的寒潮大風。不過現代人早就不這麼說了,很多人認為台風是廣東方言大風演變來的,也有人說是根據它的發源地來的。在太平洋和南海的大部分地區,很多台風總是穿越台灣海峽,所以人們就有這個稱呼了。"

"那麼台風是怎麼產生的呢?"

"台風大多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熱帶的海麵由於受到太陽的照射,海水的溫度迅速升高,海水因此就被蒸發到了天空中,因此周圍較冷的空氣就會流入到熱的地方去補充,隨後受熱上升到了空中,這樣不斷的循環,氣流的不斷擴大最後形成了風。可是,浩瀚無邊的大海一眼望不到頭,氣流的循環的範圍也就越來越大,有的甚至達到了好幾公裏。這就成了台風,皮皮你知道為什麼台風總是會旋轉麼?"

皮皮搖搖頭,爺爺就問:"地球自轉的方向是什麼樣子呢?"

"自西向東。"皮皮不假思索的答道。

"對,就是因為地球在不斷的旋轉,所以這些氣流就與地球表麵發生摩擦,在越接近赤道的地方,摩擦力就越強,這樣就導致了氣流的逆時針旋轉,若是在南半球正好相反,是順時針。"

"那為什麼天氣預報上經常說台風登陸,台風會跑麼?"

"是的,當地球自轉的速度很快,而氣流跟不上的時候,這時的氣流柱就會開始移動,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台風中心的風向了。根據這個方向,我們就會很容易判斷台風的移動距離和走向了。"

"我們根據台風的方向就很容易地預測它的方向了,這樣就能提早做到預防啦。"皮皮高興的說道。

【知識加油站】

台風產生的條件

台風產生的條件

一、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麵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於海麵水溫,台風隻能形成於海溫高於26℃-27℃的暖洋麵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於26℃-27℃;

二、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三、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台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台風暖中心結構;

四、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向南北兩極增大,台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麵上。

【生活連連看】

令人"愛""恨"交加的台風

台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係統,在我國沿海地區,幾乎每年夏秋兩季都會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風的侵襲,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財產損失也不小。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可以說,提起台風,沒有人會對它表示好感。

然而,凡事都有兩重性,台風在危害人類的同時,也在保護人類。台風給人類送來了淡水資源,大大緩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徑不算太大的台風,登陸時可帶來30億噸降水。另外,台風還使世界各地冷熱保持相對均衡。赤道地區氣候炎熱,若不是台風驅散這些熱量,熱帶會更熱,寒帶會更冷,溫帶也會從地球上消失。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江蘇教育出版社版2004年版》三年級下,第16課《跟蹤台風的衛星》

遭遇沙塵暴

【爺爺講故事】

春天到了,北京總是容易發生沙塵暴。風暴來臨,天地間彌漫著沙塵,遮天蔽日的,連眼睛都睜不開。

皮皮特別討厭這樣的沙塵暴天氣,他去問爺爺:"沙塵暴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爺爺說:"沙塵暴人們也稱之為黑風暴,主要是在沙漠地區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當刮大風的時候,這些沙漠中的沙土就會隨著風卷到空中,風越大,沙塵暴就越厲害。"

"那為什麼我們的周圍沒有沙漠,卻有沙塵暴呢?"皮皮不解地問。

"這幾年人們不斷的墾荒、過度放牧、濫伐資源,地球上的森林植被不斷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大風就把這些風沙卷起來了。很多地方在強風的天氣裏,也就成了沙塵暴的襲擊目標。就像春天的北京一樣,雖然離著沙漠很遠,但是依舊會有沙塵暴天氣。"爺爺邊說邊歎氣。

"那沙塵暴還有哪些重大危害呀?"

"在很多地區,沙塵暴發生強烈的時候,猛烈的風攜帶著風沙經常摧毀建築物,行人與牲畜也非常危險。有時,風卷著沙流動,很多沙漠附近的農田、房屋以及草場也被流沙掩埋了。1993年5月5日發生在甘肅的強沙塵暴天氣,農田受災達到了253.55萬畝,樹木損失4.28萬株,造成了50人死亡,153人受重傷。而且每次沙塵暴發生的時候,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流失,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沙塵暴而造成的土壤流失竟然達到了100餘噸,嚴重影響了農田與草原地區的土地生產力。同時,空氣還受到了嚴重汙染呢。就像現在的天氣一樣,人們在大街上行走都戴著口罩,空氣非常不好。"

"世界上什麼地方最容易發生沙塵暴?"

"現在世界有四個沙塵暴的集中區域,它們分別是蘇聯的中亞地區和我國的中亞沙暴區、澳大利亞中部的澳大利亞沙暴區、美國中西部的北美沙暴區、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中非沙暴區。"

"爺爺,我們該怎麼樣預防治理沙塵暴呢?"

"沙塵暴的產生大多是人類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保護好森林和草原。科學家們曾經推算:在一塊草原上,要刮走18厘米厚的土,大約需要2000年的時間。若是在玉米地裏,刮走同樣的數量的土,則是需要49年的時間。可是在裸露的土地上,僅僅需要18年的時間。"

皮皮聽著爺爺的話說:"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環境,再也不讓這可惡的沙塵暴危害我們了。"

【知識加油站】

沙塵暴

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的總稱,是指強風把地麵大量沙塵物質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沙塵暴度小於1公裏的嚴重風沙天氣現象。其中沙暴係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它細粒物質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沙塵暴發生不僅是特定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產物,而且與人類活動有對應關係。人為過度放牧、濫伐森林植被,工礦交通建設尤其是人為過度墾荒破壞地麵植被,擾動地麵結構,形成大麵積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塵暴的形成和發育。

【生活連連看】

沙塵暴的防治

沙塵暴天氣是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北部地區出現的強災害性天氣,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電受阻或中斷、火災、人畜傷亡等,汙染自然環境,破壞作物生長,沙塵暴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失和極大的危害。

防治沙塵暴的基本措施是預防和減少土地的沙化,因地製宜地營造防風固沙林網、林帶,種植多年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當然,更重要的是杜絕人為對土壤植被的破壞。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人民教育出版社版2003年版》六年級上,第16課《青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