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輯 遨遊浩瀚的宇宙(1 / 3)

夜晚的時候,仰望茫茫的宇宙,在黑色的天幕上可以看到不計其數的星星和像條玉帶般的銀河,最美的要數那個或圓或缺的月亮。在你數著閃爍的星星,想著月亮桂樹下調皮的玉兔和漂亮嫦娥姐姐時,一定也產生過探索宇宙奧秘,領略宇宙神奇的夢想吧。

宇宙產生的故事

【爺爺講故事】

皮皮坐在沙發上翻看著天文畫冊,他被一幅幅精美的宇宙圖片吸引住了,他問爺爺:"我們生活的地方為什麼叫做宇宙呀?"

爺爺笑著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給宇宙下了一個定義,他們說上下四方就是宇,古往今來就是宙。"

皮皮尋根究底:"那麼我們生活的宇宙是怎麼產生的呢?"

"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大爆炸。"

"大爆炸?就像電視上的炸彈爆炸轟的一聲爆炸那樣麼?"

爺爺被皮皮的表情逗樂了,笑著說:"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最初就是個宇宙蛋。大約在150億年以前,就是這個非常小的東西突然發生了大爆炸。宇宙的曆史就從此拉開了。"

"那麼宇宙爆炸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呢?"皮皮瞪著大眼睛問。

"宇宙在剛開始爆炸的時候,宇宙蛋在半分鍾的時間裏迅速膨脹。皮皮,你平時不是喜歡吹氣球麼?"

皮皮點了點頭。

"宇宙就像你吹的氣球那樣,剛開始還是一個小不點,接著就越來越大,大到了大約1億光年的直徑。"

"1億光年?那有多麼長呀?"

"我們都知道光1秒鍾大約跑30萬千米,那麼1億光年就是光在1億年中所跑的距離呀。宇宙在剛剛爆炸的1秒鍾的時間內,大爆炸產生了非常高的能量,並且宇宙也成了一個溫度非常高的大爐子,把所有的東西都融化了,像一鍋湯一樣,裏麵布滿了基本粒子。"

"粒子?"

"對,粒子是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的物質組成部分。我們平時看見的東西,可以一直分割,分到能獨立存在的部分就是粒子了。這些粒子之間互相碰撞,在大約3分鍾的時間之內,主要形成了氦和氫兩種元素,還有其他微量的鋰、氘,這樣星雲就開始形成啦。"

"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星星麼?"

"嗯,那是除了我們見到的行星和彗星之外的星體。就在宇宙剛開始爆炸的時候,雖然開始溫度高,能量大,但是隨著宇宙的迅速擴大,後來再也沒有這麼大的能量了,大約30萬年過去了,宇宙的溫度也逐漸降了下來。1000萬年之後,宇宙中的溫度也越來越低,氫和氦兩種元素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原子,原子間的引力也逐漸增大,這些原始的星雲也就開始聚集了,最終我們看見的恒星出現了。後來也出現了生物,還有我們這些人類。"

"那宇宙到底有多大啊?"

"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宇宙兩頭大約有780億光年的距離,並且宇宙還在不斷的擴張,人們也在進一步探索,宇宙還會更大呢。"

【知識加油站】

宇宙有無邊際

宇宙空間無限龐大,下麵這些數據對人們了解宇宙或許會有一點幫助。

地球是太陽係八大行星中中等大小的行星,而太陽係在銀河係中隻是滄海一粟。

為了便於計算,人們把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l4960萬千米作為一個天文單位。這樣,從地球到冥王星便是38.4天文單位,即使乘火箭飛行,從地球到冥王星也需要l0多年時間。而冥王星軌道還遠遠不是太陽係的邊界。如以太陽風所能到達的範圍計算,太陽係的半徑可達l00天文單位;如以太陽和太陽係的引力範圍計算,太陽係的半徑可達4500天文單位;如以圍繞太陽係的穩定帶計算,太陽係的半徑可達10萬天文單位;如按彗星的活動範圍計算,太陽係的半徑可達23萬天文單位。在銀河係中大約有2000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恒星。

後來,科學家們又確定了另一個天文單位--光年。l光年即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約等於9.46×l012千米。銀河係的主體--銀盤直徑竟達30萬光年。而宇宙中像銀河係這樣的星係,僅人類觀測到的數量就多達十幾億個,我們叫它們河外星係。

另外,宇宙中還有星雲、類星體和暗物質等。我們現在觀測到的星係、星雲和類星體,離我們最遠的已超過150億光年的距離,但那裏仍然不是宇宙的盡頭。宇宙真是浩渺無垠。

【趣聞連連看】

宇宙的形狀

遠古時代,人們對宇宙結構的認識處於十分幼稚的狀態,他們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環境對宇宙的構造作了幼稚的推測。在中國西周時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提出的早期蓋天說認為,天穹像一口鍋,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後來又發展為後期蓋天說,認為大地的形狀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紀,巴比倫人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環繞,而其中央則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為盒蓋、大地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則是尼羅河。古印度人想象圓盤形的大地負在幾隻大象上,而象則站在巨大的龜背上,公元前7世紀末,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大地是浮在水麵上的巨大圓盤,上麵籠罩著拱形的天穹。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呢,是象地球一樣的圓形,還是象銀河係一樣的扁平?有天文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宇宙的形狀是扁平的,而且自形成以來一直在不斷擴展。但是這種說法也未必完美。總之,宇宙的形狀是人類一個未解的迷。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語文出版社版2005年A版》四年級上,第3課《我發現了新流星群》

銀河裏有什麼

【爺爺講故事】

秋高氣爽,全家人在院子裏乘涼,隻見天空中的銀河像一條白色的絲帶一樣流淌在天際,銀河兩旁的織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望,不時地還眨巴著眼睛,皮皮看了非常好奇,就問奶奶:"為什麼天上會有那條銀河?"

奶奶說:"你看見銀河兩邊各有一個星座麼?這一邊是牛郎星,另一邊是織女星。"奶奶一邊指著天空,一邊說:"從前有一位織女偷偷跑到人間,她與牛郎結成了夫妻,並有了兩個孩子。可是,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後這件事情後非常生氣,就派人去捉織女。牛郎帶上自己的孩子就去追趕,一直追到天上,可是快要追上織女的時候,王母娘娘就摘下自己的金簪在眼前一劃,一條大河出現了,從此,牛郎和仙女就天隔一方了。那條河這就是我們見到的銀河了。後來,王母娘娘就讓他們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相聚一次。這時許多喜鵲搭成橋,他們才得以會麵呢。"

皮皮聽了,氣憤的說:"王母娘娘太壞了,若是我非把銀河裏的水挖幹不可,讓牛郎和仙女每天都相會。"

全家人聽了皮皮的話都被逗樂了,哈哈大笑起來。皮皮被弄得莫名其妙,連忙跑到爺爺身邊問:"爺爺,大家為什麼笑呀?"

爺爺說:"剛才奶奶是在給你講傳說故事呢?那條銀河實際上不是王母娘娘造出來的。"

皮皮好奇的問:"那銀河是怎麼回事呢?"

"銀河實際上是由許多星星組成的,這個發現最早就是17世紀初意大利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用自己製造的望遠鏡觀察銀河發現的,他發現銀河是由無數顆恒星組成的,可是這些恒星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的肉眼分不清,據說有1000億顆,因此我們看著就像一條絲帶一樣。"

"那麼織女與牛郎能相會麼?"牛郎織女的故事一直在皮皮腦中縈繞。

"現代天文觀測表明,牛郎星距離我們16光年,織女星距離我們26光年,兩個星座相距16光年,即使他們之間打電話,也要16年才能接通呢。所以,他們之間的相會是不可能的。"

"那麼為什麼奶奶說是七月初七相會呢?"皮皮納悶地問。

"因為那一天,中國古代人們認為是比較吉利的數字,而且那天月亮離著銀河的距離最近,月亮的光也正好能照在銀河上,人們就能發揮了想象力,認為那是鵲橋啦。實際上還是雪亮的銀河呀!"皮皮這才明白原來隻是通過牛郎織女給銀河披上一層穿起色彩的外紗,真正的銀河是實實在在的。

【知識加油站】

銀河

晴朗的夜空,當你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不僅能看到無數閃閃發光的星星,還能看到一條淡淡的紗巾似的光帶跨越整個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條大河,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於東西方向,那就是銀河。我國民間又把銀河稱"天河"、"天漢",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它的神話故事。在銀河裏有許多小光點,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樣,輝映成一片。實際上一顆白色粉末就是一顆巨大的恒星,銀河就是由許許多多恒星構成的。太陽是其中的一顆恒星。像太陽這樣的恒星在銀河中有2000多億顆。

【生活連連看】

星座與命運

星座起源於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約5000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地方有一群巴比倫尼亞的牧羊人過著逐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他們在牧羊的流浪生活中,每天仍不忘觀察閃爍在夜空中的星星,久而久之,就從星星的動態中看出了很有規則的時刻與季節的變化。每天一到了晚上,他們就一麵看著羊群,一麵觀察各種星星,將較亮的星星互相連接,並從連接而成的形狀去聯想各種動物、用具或甚至他們所信仰的神像等,並為它們取名,創造了所謂的星座,如天鵝座、仙女座等。每個星座中的恒星,按亮度大小,依次以小寫希臘字母編排,如大熊座α星、大熊座β星等。

現在,有人通過星座來預測和判斷性格、愛情及運勢等,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人類很自戀,總希望所有的好事都落到自己頭上,希望自己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當發現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時,就會幻想能夠有一些方法幫自己實現願望,哪怕在算命的幻想中滿足一把也好。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希望從血型、星座中找到性格、命運的跡象的心理原因。

【課本鏈接】

《小學語文o語文出版社版2005年S版》四年級上,第32課,《牛郎織女》

太陽幫助萬物生長

【爺爺講故事】

下午,陽光明媚,皮皮陪爺爺在公園裏散步,身上照的暖洋洋的,感覺特別舒服。皮皮看看紅燦燦的太陽,還是那麼耀眼,就問:"爺爺,太陽是一顆什麼樣的星體呀?"

爺爺說:"太陽是我們最常見的一顆恒星,凡是恒星都會發光發熱,隻不過太陽距離著我們的地球非常近,所以我們覺得它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體了。"

"難道還有比太陽更大、更亮的星球?"皮皮睜大了眼睛,滿臉疑惑。

爺爺點著頭說:"嗯,太陽是我們所見的最普通的一顆恒星了,銀河係中比太陽大的恒星數都數不清。"

"那麼我們看見的太陽有多少歲了?"

"太陽現在已經經曆了大約45.7億年了,它之前是由一團氫分子雲快速形成的,並且現在每秒把超過400萬噸的物質轉化為能量,往外散射著光和熱。"

"那太陽到底有多熱呀?"

"太陽最表麵的溫度大約有6000度,可是它中心的溫度卻達到了2000萬度。在這樣的溫度下,它能夠把氫和氦發生聚合反應,即把四個氫轉化成一個氦的熱核反應,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就像氫彈爆炸一樣。若是在太陽的表麵蓋上一層13米厚的冰,隻要一分鍾,這些冰就全部融化了。"

皮皮驚得伸了伸舌頭。

"太陽的這些能量會不會用完呀?"

"太陽上的能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為上含有大量的氫。科學計算說,現在太陽上儲藏的氫,還足夠進行聚合反應數千億年,何況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反應一直在繼續,這就足夠人們運用啦。"

"那麼我們地球運用的太陽能量有多少呀?"

"太陽每時每刻都在發光發熱,它每秒輻射到太空的熱量相當於一億億噸煤炭完全燃燒產生熱量的總和,還當於一個具有5200萬億億馬力的發動機的功率呢。可是地球接收的太陽能僅僅占了太陽全部輻射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晴天的時候,在太陽直射的水麵上,每分鍾太陽就能使兩克的水升高一度。人們現在都在用太陽能,你看見我們家用的太陽能熱水器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