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月30日,在馬裏共和國的支持下,羅德力克·麥金托斯和一些考古學家進駐“鬼城”,開始了對“鬼城”的考察。

從已發現的房屋、地基、圍牆的遺址中可以看出,當年有數千人曾在這裏居住。但從挖掘出的各種器具上看不出這裏住的是什麼人,在這裏住了多少年。隨著挖掘工作的一天天深入,呈現在人們麵前的東西越來越多:穀殼、動物的骨頭、不完整的陶器陶俑,等等。所有證據都表明這座古城在那個時代,具有相當大的規模,相當高的文明程度,放棄這樣一座古城確實有些遺憾。考古學家通過對這些文物的測定,確認這座古城建造於公元400年,公元1300年左右被城裏的人放棄。

學術界始終認為,公元9世紀,北非阿拉伯人進入撒哈拉沙漠並開始進行貿易後,都市化的概念才傳到西非。按這一時間推算,所有西非地區的古城最早不能超過13世紀。然而,這座古城的出土不僅震驚了學術界,更把西非文明誕生的時間大大地向前推進了。至於這座古城到底是何人興建?城內的人都從事什麼行業?他們靠什麼使這裏初具規模?這些都是令考古學家迷惑不解的問題。為了盡快找到答案,1981年,羅德力克·麥金托斯再一次帶領考古專家對古城進行了第二次挖掘。由於這次的挖掘工作比較細致,洞穴挖得比較深,所以開工不久就大有收獲。首先發現了一個與現代金納人家庭結構比較相似的古金納人家庭的舊址,隨後又發現了一些鐵製品和石製的手鐲,以及金製的耳環、魚鉤、鐵叉、鐵刀和陶器。這時,考古學家對古城又作出新的判斷,他們認為古城連同周圍的小城人口最多時差不多達到二萬,他們中有從事鐵器、陶器、金器製造業的,有從事貿易的。

但是,令考古學家困惑的是:由什麼人來組織貿易?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如果知道是什麼人,那麼就能推斷出是誰先到的北非,教古金納人蓋城堡,然後又神秘地使古金納人消失的。考古界先後否定了羅馬人、埃及人和拜占庭人,這就等於否定了地球上的人類。於是有人提出,也許真有天外來客在這裏居住,附近的人叫這裏“鬼城”,可能與這些人出現的方式有關。人們猜測這些天外來客教古金納人建築城堡,進行貿易,然後悄悄地離去。之後,由於沒有他們的指導,古金納人很快就衰落並逐漸解體。這隻是個大膽的猜測,事實究竟怎樣,還有待於考古學家進一步研究探索。吳哥城摧毀之謎

隱藏在叢林中的古城吳哥城是法國生物家亨利·墨奧特發現的。亨利·墨奧特為尋找珍奇蝴蝶的標本來到法國領地印度支那半島(即中南半島)的高棉。

在深入高棉內地時,他雇請了四名當地土著充當隨從,開始進入一大片陰暗深沉的叢林區,他們一行沿著中南半島的湄公河逆流而上,約走了480公裏,然後利用小船由湄公河支流深入內地,到達高棉的金邊湖。一路上的奇異景色曾使墨奧特開足了眼界,太多少見的植物、昆蟲在這未開化的叢林地帶,展現生命的光彩,然而隨行的土著似乎很煩燥,甚至有些恐懼,在走了一大段路後,他們竟停了下來,不願再向前走。

“先生!我們隻能跟隨您到這裏,再向前……”

“再向前怎樣?你們看我專程由外國來到此地,到現在連一隻蝴蝶都沒捉到,如果現在就這樣空手回去,豈不是前功盡棄,所有的辛苦都白費了嗎?再說……”

“可是先生……”四個土著人爭先恐後搶著說道,“……前麵那座密林裏藏著許多幽靈,不但會令人迷路,還會用可怕的毒氣把人殺死呢!”

“幽靈?”墨奧特心中不免一陣好笑,這些迷信的土著人居然還深信在這個時代裏有幽靈存在!但他隻能鼓勵膽怯的隨從:“這個時代怎麼還會有幽靈?就算真有,我們這麼多人,還怕不把幽靈嚇跑啦?要是能夠把幽靈抓住,不但比捉蝴蝶來得有趣、刺激,你們更可成為其他人心目中的英雄,還怕什麼?”

土著人並未被說服,反而一個勁的懇求墨奧特也別冒險:“先生!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就是因為叢林裏有魔鬼的咒語,所以幾百年沒有人住,這一座大城堡仍然孤立著……”

“你說什麼?有一座大城堡?”

“是的,先生,那座城堡有這麼大……”

墨奧特看著表情嚴肅的土著人比劃著,眼睛瞧著遠處的茂密叢林,心中浮起一股好奇之心,“叢林中居然隱藏著一座大城堡,如果公諸於世,豈不舉世震驚!”想著想著,他連捉蝴蝶的欲望都消失了。

“這樣吧,我給你們加倍的錢,你們再陪我往前走一走,探個究竟好嗎?”

勉為其難的隨從,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小心翼翼的再向前走,可是灰暗的樹蔭遮蔽雲日,幽暗的叢林四處有絆人的樹根,匍匐在地上的毒蛇隨時都有攻擊人的可能,不知名的昆蟲任意叮咬著五個人的皮膚,使人心驚膽戰,四名隨從先前在虛名重利的引誘下,還鼓著勇氣往前走,現在一個個手腳都癱軟無力,“先生,請不要再往前走,我們回去吧!我們再也不敢向前走了,這會觸怒惡魔幽靈。即使你給我們再多的錢,我們也不幹……”

墨奧特無奈,隻得要求隨從再走最後一天,如果再不發現古城,那就打道回府。

在這蠻荒的叢林搜尋了五天,什麼也沒發現,墨奧特隻得率同仆人折回,就在此時,忽然五座石塔呈現在他們眼前,尤以中央那座最高、最宏偉,塔尖映在夕陽裏,閃閃發光。

墨奧特驚叫著奔向前去,盡情觀賞著這座埋藏在叢林中的古城。這就是聞名的吳哥城,古名祿兀。

吳哥城占地麵積東西長1040米,南北長820米,堪稱一座雄偉莊嚴的城市,幾百座大膽設計的寶塔林立,周圍有寬200米的灌溉溝渠,好像一條“護城河”,守衛著吳哥城。建築物上刻有許多仙女、大象及其他浮雕,尤以172個人的“首級像”顯得壯盛雄偉。在這座古城中有詩廟、宮殿、圖書館、浴場、紀念塔及回廊,表示當年在此興建都市的民族必定是個文化頗為發達,並有高超建築技術的民族,因為這裏是世界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墨奧特雖然想揭開古城的秘密,但卻因染患熱帶熱病過世,後經法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探索研究,原來在公元12世紀,吉蔑人在叢林中興建吳哥城,並於13世紀達到盛世。那時也就是1296年,中國的商務使節兼銀行家周達觀曾到過吉蔑首都,因此,對當時的盛說,在他所著的《真臘風土情》裏有一些輕微的描寫。

在吳哥城門口,除了狗和罪犯之外,任何人都可自由出入由兵士駐守的城門。那些王宮貴人們,居住在用瓦覆蓋的圓形屋頂,且都是麵向旭日初升的地方,而奴仆則在樓下忙於工作。巴容神殿,有二十多座小塔和幾百間石屋圍繞著一座黃金塔,神殿的東邊則由兩頭金色獅子守衛著金橋,處處都顯出吉蔑帝國豐盛的財力。

國王更是尊貴,他穿著富麗堂皇的綢緞華服,頭上時而戴著金冠,裏而戴著以茉莉花及其他花朵編成的花冠。身上的佩戴更是舉世名珍,珍珠、手鐲、踝環、寶石、金戒指……當其他大使或百姓想見國王時,便於國王每日一兩次坐朝時,席地而坐著等待。在樂聲中一輛金色車子載來國王,此時有螺聲大響,巨僚官屬須合掌叩頭,等到國王在傳國之寶——“一頭獅子皮”——坐定,螺聲停止,眾人才敢抬頭瞻望國王君之威儀,並將諸事奉告……

看來吉蔑帝國不但有富庶的國力,而且是個有秩序、有法律的民族,人口達到200萬。

然而1431年,暹羅人以7個月的時間,攻陷吳哥城,搜刮大批戰利品而去。第二年他們再度光臨吳哥城,卻發現這裏變成一座空曠的“無人城”,不但沒有半個人影,連牲畜也不見蹤影,究竟這些人到那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