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她成了明斯基的妻子,和他過著優越、富足的生活。冬妮亞的婚後生活很幸福,但是因為她沒有及時跟父親打招呼,讓父親為之著急上火,最後竟然被氣得鬱鬱而終。冬妮亞非常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於是她在老人去世後,經常帶著孩子們給父親上墳。這也是為了懺悔自己的莽撞之舉。
小說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十四等文官驛站長維林是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小人物,一個貴族專橫和暴虐時代的犧牲品。普希金以前,俄國文學中已有描寫小人物的嚐試,如卡拉姆津的《可憐的麗莎》。但隻有普希金所描寫的小人物才空前成功地達到了生活與藝術的高度真實性。
普希金以同情的態度描寫了驛站長的遭遇和他不堪一擊的脆弱的社會地位,在讀者心中激起了對小人物的人格和命運的真摯同情。
在貴族主人公幾乎占據了整個文學畫廊的時候,普希金把小人物引進文學,並以肯定和同情的態度描寫他們。這樣的描寫促進了俄國文學的民主主義化發展,確立了俄國文學的社會性傳統。如果沒有《驛站長》的影響,就難以有果戈理的《外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窮人》這樣的作品。
此外,作品還具有另一種意義,即冬尼婭與明斯基的行為也都是根據內心真實的感受而直接做出的行為,他們並沒有考慮理性和一般生活道德原則。作品對以真摯感情為基礎的愛情是肯定的。正是基於這一點,作品的意義也就擴大了,它緩和了對明斯基的譴責。作品引起的是同情和歎息,而不是憤怒的抗議。
《別爾金小說集》的創作,標誌著普希金在藝術領域的探索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如果說以往普希金還隻是在詩歌的王國裏獨領風騷,那麼,他現在又在散文的海洋裏揚帆遠航了。
從藝術上看,《別爾金小說集》提供的是一種全新的小型散文作品。普希金當時不願意用真名發表這些作品,主要原因是想避免引起文學界甚至是朋友們的驚異,因為這部散文集與他之前的創作有很大的不同。但事實上,人們僅憑作品本身所顯示出的種種跡象就猜出了作者。
《別爾金小說集》向我們展示了19世紀20年代俄國城鄉生活的畫卷。它塑造了一係列的典型形象,如貴族、軍官、城市手藝人等。表現出小說主人公的豐富內心世界。其中《驛站長》一文成功地塑造了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小人物形象,揭露了當時俄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的悲慘生活。因為這部小說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和民主解放思想,使得《別爾金小說集》在俄國小說發展史上起著重要的裏程碑的作用。
同時,《別爾金小說集》在俄國散文發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因為它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散文的第一部作品,而且因為它對普希金同時代的及後來的作家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作品中對現實生活的庸俗所表現出來的嘲諷,變成了果戈理筆下的辛辣諷刺。普希金的人道主義思想和民主意識,及對小人物命運的同情,對專製製度的批判,在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等作家的創作中得到繼承和發展。
而那簡單嚴謹的作品結構、自然樸實的描寫手法、簡潔生動的語言,更使《別爾金小說集》成為現實主義作家們學習、繼承和發展普希金現實主義風格作品的一所好學校。
在這些作品中,普希金把平凡的事物提升到詩的高度,結構單純緊湊,無一點多餘之處,情節發展一氣嗬成,語言樸素、簡潔明快,心理描寫細致而又傳神。
在敘事方式上,作者本人不出麵,而是通過敘述中間人來講述故事,這在俄羅斯文學中也是一種創造。總之,關於《別爾金小說集》,用列夫·托爾斯泰的話來說,它在各個方麵都“值得每一個作家反複研究、學習”。
普希金在鮑爾金諾所寫的抒情詩,可以說是用韻文寫成的私人日記。處在特定的心境之中,又置身於這樣特殊的環境裏,普希金的思緒萬千,生與死,愛與恨,過去和未來,喜悅和憂慮,構成了普希金這個時期的抒情詩的主題。
普希金想起了已經離開人世的過去的戀人,不免有些傷感。
你離開了這異邦的土地,
向祖國遙遠的海岸駛去。
在那永世難忘的悲傷時刻,
我在你麵前抑製不住地哭泣。
就在那個地方,
天穹蔚藍,一片光明,
水中倒映著橄欖樹影,
你卻長眠,一夢不醒。
你的美貌,你的苦痛,
全都消失在墓穴之中,
連同那再會時的擁吻。
可是我等著它,
因為你曾經應允。
他憶起了過去,又想到了未來,不免感慨萬千。
想起過去荒唐歲月的那種作樂,
我就心情沉重,
像醉酒般受折磨。
對時日飛逝的傷懷也像酒一樣:
時間過得越久,
心頭越覺苦澀。
我的道路坎坷難行。
未來啊,
滔滔大海隻會帶給我悲哀和勞作。
名垂千古的詩人
我心中的詩就這樣漸漸地蘇醒,抒情的波濤衝擊著我的心靈!——普希金普希金名垂千古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