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仙劫(2 / 2)

位於托塔天王後位的哪吒聞言插話道,“陛下,小臣願領天兵除此大害。”

太白金星忙道,“不可,不可,人間數千年來誤入歧途,耽於物質享受,而忽略精神修為,致使我天界仙所民生凋零,仙道乏匱。如今好不容易得此機緣,再顯仙界天威,當以引渡此子早日成仙為緊要。”

眼見殿內再次吵將起來,玉帝揮手止住道,“十殿閻羅可否查得此子來曆?”

楚廣王忙搶前稟道,“回陛下,小王幾經周折,多方查找,認真排查比較才得出此子生辰來曆,過往經由。小王當時可真是汗如雨下,驚歎莫名。試想這數千年來,人類數不過百歲,竟有此等奇人,得有諸般奇緣,行有諸般善果,實在是,實在是……”

玉帝不耐煩地揮手打斷楚廣王,暗笑此人都幾萬歲的年紀了還這般的囉嗦,便沉著臉道,“此子倒底何種來曆緣由,卿家撿緊要的說出便是。”

楚廣王擦了擦額邊的一絲汗珠,忙道,“此子原為如來佛祖坐下翻閱書經的鎮石,因得佛祖點化得習佛光靈氣,佛祖雲遊時鎮石耐不住經書枯煩,私下凡間犯下大錯,被除佛法,轉入輪回,故地府不曾有生死薄記載,隻另立一冊。卻難料想佛法無窮無邊,此子十世投胎,竟十世為善,十世得修仙法,而又十世慘遭天劫,險險難成正果。然而昔年佛祖卻有誓言,凡人欲修十世善果,可立地成佛。偏巧佛祖攜同眾佛雲遊,不知所蹤,此冊被鎖高閣,無人接引此子西渡成佛。而此子曆劫已到十一世,引來天雷爭鳴,欲為地動山搖鳴其不平。”

才說到此,站在左首首位懷抱拂塵的一位白須老者徐徐睜開天目,四下原本還一直交頭接耳嗡嗡如蚊聲飛舞的大殿驀然肅靜。右首托著寶塔的天王李靖捋須探問道,“真人是否已有定計?”

老者正是道家宗者,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瞥了眼天王,出班恭敬地向玉帝躬身道,“陛下,老臣剛掐指推演九九八十一數,此等天劫億萬年未見,怕有毀天滅地之意,唯今者不如由老臣下凡直接引渡,或可破劫一二。”太上老君說話間眉頭緊皺,暗自歎息,這許多年月,是人非人,是仙非仙,是神非神,是佛非佛,天地欲毀去重建,也算破而後立,再有生死輪回。他的心裏說不盡的蒼桑茫然,忽有念頭覺得成仙後的歲歲日日,無欲無求,無生無死,平淡的找不著生活的支點,不妨舍掉這身仙身,神遊浩瀚星空,也未償不是件樂事。再往壞處想去,也不過身死魂滅,與天地共融共存,塵埃灰礫,原該如此而已。

旁人卻也不知道他的心思,玉帝聞言點頭許諾,又略帶不安地問道,“此種異相億萬年難得一見,不知老愛卿可否算出吉凶始未?”

太上老君躬身道,“非吉非凶,似吉似凶,唯天地者,恒不可知;以世間者,或再造天地輪回。”說罷,駕著祥雲撕裂某一空隙,轉眼進了地球上空。

呂洛在遭天火襲擊後駕雲飛撲大西洋,大西洋已是一片臭水死潭。呂洛哪能顧得上這許多,還未閉住氣就一頭紮進死水中,天火焚身可不是燒人的身體,燒的是靈魂,這種沒有實質的物體燒起來更是讓人生不如死,死也難消心頭火焦。

太上老君飄浮大西洋上空,見呂洛在洋底翻滾起落,勾動大西洋水潮翻浪,及速地淹落上百的村鎮山丘,萬物生靈慘遭荼毒,暗自歎了口氣。拂塵微擺,挽起金剛仙指,口內呐呐低語,數千的金線纏繞已處於半昏迷的呂洛,將其徐徐托起在半空,仙法低吟,絲絲縷縷傳與呂洛靈魂深處。

呂洛心頭火焦漸熄,隻聽一個格外慈詳的仙音在自己心靈深處道,“我乃太上老君,今奉玉帝仙旨,引渡爾往無邊仙境。吾先授爾仙身法訣,再傳爾天書三卷,爾定要記牢。”呂洛未及應聲,隻覺萬千的佛光金書像是金磚方塊,齊齊地砸向自己的腦門,暗想這下完了,修仙不成,卻被金子給砸死,真真的成了千古笑話。他頭痛欲裂,當場暈過去。

呂洛暈闕的那刹那,太上老君拿有拂塵的左手驀地一抖,抬頭望向東方天空某處。

雨已停,異雲已散。太陽金光突兀地灑向大地,忽忽地越來越亮,越來越亮。正在天空某處俯視的千裏眼驚恐地發現地球與太陽相交的黑洞驀然爆炸,湧出萬千金光炙熱地撲向太陽,然後宛若撞上天牆驀地反彈,將太陽係每處黑暗都照的滾亮滾亮。千裏眼明明地看到那金光與太陽相交發出支離破碎般的冰裂,驚的魂飛魄散,腦內懷疑自己的眼光,太陽爆炸了?太陽怎麼會爆炸?他反身便向天殿遁飛而去。腳步才動,那束束金光竟穿透這個設有結界的空間,悉數地照射在千裏眼的仙身上,未及任何反應,仙身裂散,化作了萬千的土灰,似宇宙間從來都不存在這個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