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姬家的信(1 / 3)

第71章 姬家的信

如此過了些天,一日,宋連城正在宋老夫人跟前說話,宋孟氏陪在一邊,也不知說起什麼事,隻聽宋孟氏問道:“城娘,來了這許久,可還住的習慣?”

宋連城乖巧回道:“凡事有底下人打點,城娘覺得尚好。”

宋孟氏點了點頭:“你住的慣便成,我原想多備些東西給你,可你叔母說,你是來盡孝的,叫我隨意些便好,我也便沒準備什麼,你若是差了東西,還要跟二大母講才是。”輕而易舉將事情推到了宋劉氏身上。

宋連城早先便聽宋劉氏說起過這事,又豈能不知,此時卻也不便點明,笑的無害:“勞二大母費心,我真的不差什麼,便是差了什麼,歎春也會替我備齊。”

宋孟氏笑著對宋老夫人道:“阿姑,這孩子真是懂事。”

宋老夫人點頭,笑的合不攏嘴:“我也覺得城娘乖的很。”

正說著話,宋雪穿著新製的衣裳,帶著四個漂亮的小丫鬟,自門外走了進來,走到宋老夫人麵前,在她跟前轉了一圈,才半歪著頭,笑問:“大母,我好看嗎?”

宋老夫人可勁兒的點頭:“好看好看!你又做新衣裳啦?”

宋雪隨意在宋老夫人身邊坐下,才道:“成天隻穿那幾件,再怎樣都要膩味了!”

宋老夫人讚同道:“對對對!小娘子便要穿的好看些才行。城娘,你怎麼沒做幾件?”

宋孟氏忙道:“建康送了新布料過來,總記著要讓城娘挑幾匹去做新衣裳,每次臨到事頭又給忘了,瞧我這記性!”說完伸手輕輕在自己額頭拍了一下,轉頭對宋連城笑道:“城娘不會怪二大母吧?我這便讓管事將布料拿上來給你挑挑。”

宋連城恭敬道:“二大母,城娘尚有衣裳穿,那些新布料便先擱著以後再做好不好?不然我從帝都帶過來的衣服都要白白浪費了!出門的時候家家說,靠著祖蔭我們吃穿不愁,但也得學會精打細算,否則隻知花用不知進取,金山銀山也會坐吃山空。”

一席話說的原本好心情的宋雪僵著一張臉,說的宋孟氏好不尷尬,這話似孩子的童言童語無所顧忌,又似別有用心話裏有話,一時還真不好接腔,好半晌,宋孟氏才幹幹道:“那些料子倒是不值幾個錢,大娘教的真是好,城娘這麼小便知道這些,以後也是當主母的人。”

宋連城羞澀一笑:“城娘來這裏,本來就是為了孝敬大父大母,不要說二大母什麼都給城娘置辦的齊全,讓城娘住的好,還要給城娘做新衣裳。就是讓城娘三餐吃素,晚上在太母床下打地鋪,隻要能孝敬太母,城娘也願意。”

一番話說的宋老夫人感動連連:“城娘真是好孩子,太母身邊不缺侍候的人,你有這份心意便夠了!你還小,照顧好自個便成,衣裳也要揀好看的穿,你長的好看,更要好好打扮。”

一旁的宋孟氏附和道:“是啊是啊!城娘長的好,合該好好打扮。”她一邊吩咐底下人去將布料拿到這來,一邊又問道:“阿姑,你說給城娘做成什麼式樣才好?”

宋老夫人道:“雪娘會做衣服,就做成雪娘這樣的便成。”

雖說城娘長的不錯,但好布料都給自家女兒挑走了,兩人做的式樣一樣,誰的布料更好些,有眼力見的看一眼便知道,倒是不怕她把自家女兒比下去,宋孟氏這樣一想,也便釋懷,點了點頭,含笑道:“那也成!”

宋雪原本還不太高興,一聽宋老夫人這樣講,許是也想到這一層,反怒為喜。

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宋連城,臉上露出一個甜甜的笑臉,嬌憨道:“謝謝二大母。”

……

回去的路上,龐氏岔岔不平道:“挑剩的才送給我家小娘子做人情?把我家小娘子當什麼了?在帝都的時候,什麼東西不是讓我家小娘子挑過,才能輪得到旁人?生平真是從未受過這等的氣,真是氣死我了!”

宋連城好笑道:“奶媽,你小聲些,不怕給外人聽到?去她們麵前嚼舌根?”

龐氏警惕的看了看四周,見無外人,才又小聲道:“小娘子,這樣過日子可不成,咱們得跟大娘子寫封信,把這邊的事說一說才行。”

宋連城反問:“說什麼?有什麼好說的?白白讓家家擔心。”

龐氏道:“說的可多了,他們敢這樣花用,無非用的不是自個的錢,心不疼,這產業以後還是咱們郎君要接手,用一個便是少一個,怎能不讓人心疼?”

宋連城道:“你以為大母會不知道這邊的事?家家會不知道這邊的事?她們都知道,但她們都沒動手,為什麼?因為她們在帝都,管不著這,不是她們家,也是旁人家,旁人就一定比她們家好?隻要她們不是太過份,咱們每年都還有進帳,那些不是明麵上的事,大母和家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二大父人尚不錯,否則太父也不會看上他,將他過繼過來。”

龐氏道:“建康的這位郎主倒還不錯,壞就壞在他家娘子和他家小娘子,都不是省心的。”

宋連城安慰道:“奶媽,這些事情,咱們管不著,大母和家家會看著辦的,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總歸以後不平的事還多著,犯不著為這點小事便置這樣大的氣,別氣壞了身子,我可是會心疼的。”

幾句好話,說的龐氏心裏舒服極了,她笑著將宋連城抱在懷裏:“還是小娘子會心疼我。”

宋連城小手軟軟搭在龐氏肩頭:“因為奶媽是真心為我好。”

#

也不知是不是宋孟氏說了些什麼,打那以後,宋雪倒是沒再來尋宋連城的麻煩,倒不是她不想,而是課業繁多,她無暇他顧。

宋雪冬至所生,比宋連城大三歲,到冬至那天滿八歲生辰,離現在倒還有好幾月。

她的教書先生,是她六歲那年,宋老候爺替她請回來的,雖比起沐修來差些,但也頗有名氣。原本她是想拜沐修為師,奈何沐修嫌她資質平庸,看不上她,她也隻得退而求其次。

宋老候爺和宋老夫人極為看重子嗣學業,宋雪看的通透,自然不想在這方麵惹他們不喜,是以極為用功。

前些時日,她有空整日陪在宋老夫人身邊,是因為她老師回了一趟家鄉,無人管顧她,課業也不吃緊,有空閑的時間。現今,老師辦完正事回來,抓她學業抓的緊,她每日光顧著讀書習字,別說尋宋連城晦氣,便是陪在宋老夫人身邊的時間都是極少。

宋連城樂的清閑,自然是趁宋雪不在的時候,拚命在宋老夫人麵前刷好感值,刷存在值。她活潑伶俐,又素會逗趣,評彈說書樣樣來的,把個愛熱鬧的宋老夫人哄的轉個身沒見著她,便嚷嚷著要找她,恨不得讓她陪著一塊吃飯睡覺的地步。

把個宋雪恨的牙癢癢,直罵宋連城奸滑狡詐,說她趁虛而入。倒也不能怪她如此生氣,以前她課業吃緊的時候,宋老夫人天天嘴裏念叨著她,現今有了宋連城這個還沒請先生的重孫女陪著她,給她唱小曲兒,她念叨宋雪的時候便少了,倒是一天到晚要尋宋連城,怎麼能讓她不氣?

下人都會識風向,原先宋連城初來乍到,他們不知底細深淺,都遠遠的觀望。如今明眼見著這帝都來的小娘子,年紀丁點大,卻極有手段,哄的家裏最有權勢的老夫人眼珠子裏沒有她不行,底下人也齊心齊力,待人客客氣氣,比宋雪不知強多少倍。

那些飽受宋雪摧殘,早已滋生不滿,卻不敢發作的人,此刻像找著了一個避風港,紛紛靠了過來。此時不收買人心,更待何時?宋連城抓住這個契機,叫歎春挑揀著一些有本事有才幹的,不動聲色收到了麾下。

#

如此相安無事過了兩個月。

近來,宋連城也在嚐試著自學譜學,每日早起給宋老夫人問過安以後,便往她太父的大書房裏鑽。

太父的書房,比她兄兄的書房有過之而不及,裏麵的書不知凡幾,各種古本真跡,許多天鳳朝之前的書,在他的書房裏,都有真本留存。

她太父的大書房,平日除了灑掃的侍婢,鮮少有人踏足。而她太父本人,除了她剛來那天露過一次麵,往後便不知去向。有一次她也問過這事,據投靠她的宋家祖宅下人說,她太父是追沐修老先生去了,至於沐修是誰,下人說,是她太父極為喜歡的一位大名士。

無怪乎,這麼久都沒看見她太父。

據說,沐修之所以與太父結交,是垂涎於太父的豐富藏書,這也是太父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事情。他為了留住沐修,擴建了晉陵郡祖宅的書房,隻為了能放下他從建康搬來的藏書。而他不辭辛苦,將藏書從建康搬到晉陵郡,日後回建康,又準備將藏書搬回建康,隻為了隨時隨地留住沐修。

宋連城不禁森森的懷疑,她太父對這位沐修大名士,是有多大的愛呀?

不管他們玩什麼貓捉老鼠的遊戲,這些藏書可是便宜了宋連城,宋連城前世便愛看書,她在這裏簡直要樂不思蜀。不說那些古文言文,便是譜學,這裏的各式注解本便不下五本,她看著這些注解本統籌的方法,以她過目不忘的本事,學起來事半功倍。

這日,她如常給宋老夫人請過安,便往她太父的書房去,她未帶龐氏的人,難得的自學時光,她不喜歡有旁人幹擾。沿路不少來來往往的下人與她見禮,她大大方方受著,客客氣氣笑著,並不刻意拉攏,不是所有人靠上來,她便會全盤接受,能頂事的人心她會收買,那些靠不住的,她不是慈善家,不圈養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