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1)要用毅力叩響命運的大門
廣州市的天河北一帶,是高級寫字樓雲集之地。娘子軍家政公司董事長羅活活的辦公室就在此處大都會廣場的23層。活活向記者談起了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羅活活是個傳奇女性,也是個風雲人物,她出生於1950年,她出生後不久,父親就意外去世了。在中學當老師的母親給了活活博大無私的愛,母女兩個寄居在學校相依為命。
生活的艱辛過早地讓小活活知道了世間冷暖,也促成了她立誌幹大事的宏偉心願,在心中她不停地念叨:好好念書,將來成就一番大事業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1968年,18歲的活活高中畢業,來到了粵東的一個小山村,幹起了粗重的農活。但活活知道,越是在逆境中,就越要樂觀、自信。白天,活活不知疲倦地幹農活,晚上還要挑燈夜讀。
活活深深認識到,隻有知識才能夠改變命運。所以,她要擠出一切時間,利用一切條件,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在這段時間裏,她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有機會一定要考上北大、清華!
終於,羅活活的大學夢有了圓夢的機會,但事不湊巧,羅活活那時已為人妻且身懷六甲,命運對她太不公道了,考還是不考?這個堅強的女子失眠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活活終於做出了平生第一次最重大的決定:孩子要生下來,大學也要考上去!考上大學不僅是對母親最好的回報,也是對自己知識的檢驗。
活活挺著9個月的身孕邁進了考場:她要用毅力叩響命運的大門!
因為已是臨產期,活活擔心把孩子生在考場上,幾門試卷都來不及檢查就提前離開了考場。考試結果出來,羅活活沒能實現自己的“北大、清華夢”,接到的隻是梅縣嘉應師專的入學通知書。也許這就是命運——隻能盡力爭取,不能完全把握。
但學曆並沒有成為羅活活未來事業發展的障礙。因此,她現在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學曆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斷學習。
(2)以堅強著稱的女性
從嘉應師專畢業後,羅活活又考入中山大學深造。畢業後回到母校嘉應師專(現在的嘉應大學)任教,1985年又調到廣東省體委的一家雜誌社當體育記者。當時的羅活活沒有意識到,這段記者生涯為她提供了一個契機,把她推到了人生的另一個更廣闊的舞台——商界。1986年,香港領帶大王、金利來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讚助了一次“憲梓杯”足球比賽。作為體育記者,羅活活參與了這一活動並負責夜宵安排和紀念品發放工作。球賽結束後,羅活活把剩餘的600元錢和6條領帶交還給組委會。對活活來說,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曾憲梓卻從中看到了她的品德。而且,通過幾天的接觸,羅活活過人的組織能力和幹練的工作作風都給曾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當他了解到活活的家境之後,更加感覺到此人可用。另外,當時的金利來剛打入內地市場,也急需內地的經營人才。於是,曾憲梓力邀羅活活加盟金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