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爭取財富
富媽媽莎倫為什麼富
莎倫與羅伯特共同合著了《富爸爸,窮爸爸》係列書,因而被稱為“富媽媽”,她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名詞:“財商”,並指出這是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的基本素質,因而必須加強財商的培養。
(1)財商教育的培養
要擁有財富,獲得自己的財務自由,就必須馬上行動,而不隻是停留在空想階段。
1996年的一天,莎倫最小的兒子對她說他不想去上大學了,他隻想發財,並且舉出了邁克爾·喬丹和比爾·蓋茨,他們並不是因為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致富的例子,莎倫意識到小兒子的話不無道理,看來,她要尋找一種新的方法教育孩子,也就是說,到了啟發他們的財商的時候了,後來她結識了羅伯特·清崎先生,她發現她與清崎的觀點不謀而合。
即使是在美國,《富爸爸,窮爸爸》係列叢書中的一些觀念和名詞都是富有新鮮感的。書中認為,富人之所以富,那是因為他們用“富人思維”來考慮財務問題和教育他們的孩子。書中提出一個全新的名詞:“財商”(FinancialIQ),並指出,這是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的基本素質,而父母們不能把提高財商的希望寄托在現有的學校教育係統中。
在美國有不少有才華的窮人,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擁有一份不錯的職業,但是在他們五六十歲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陷入了財務危機,自己的資產幾乎等於零甚至負債,這才意識到自己以前所受的教育並沒有為自己將要應付的財務問題做好準備。同時有少數人在五六十歲時變得相當富有,因為他們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自覺加強了對財商的培養。年輕人也有同樣的問題,美國的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平均要欠銀行35000美元的貸款。不少人變得依賴於“向媽媽要錢”。財商教育的缺乏令他們步入社會的時候會有很大的不適應。
在莎倫看來,無論在中國、美國還是日本,社會生活都在變化。過去隻要給大公司打工,一生的生活都能得到照料,而現在,更需要自己來照顧自己。“對於出生於當今這個迅速變化時代的人,我們不能再隻是簡單地對孩子們重複:去上學,爭取拿好成績,然後找到安全、穩定的工作,它會供養你一輩子。我知道我必須找到一條新路並指給孩子們。”“今天我們的教育體製已不能跟上全球變革和技術創新的步伐。我們不僅要教我們的年輕人在學術上的技能,也要教他們理財的技能。這不僅是使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美好的所必須具備的技能。”莎倫在母親和企業家的身份之外,也是一名財商教育的積極推動者。
(2)財商是致富的關鍵
2001年秋天,莎倫來到由北京財商教育培訓中心主辦、上海銳馳投資管理谘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感受財商大型培訓演講活動上海會場上,作了題為《如何選擇你未來的財務自由之路》的演講。
“富媽媽”的傳經送寶讓中國的媽媽們大吃一驚,繼爾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