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美國再創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讓張茵至今難以忘懷的是把她領進這一行業的“師傅”——內地某造紙廠的廠長。她說:“開始我並不願意做這一行,但‘師傅’說,廢紙就是森林,將來造紙業肯定要從資源造紙向再生紙發展。‘師傅’還說,從香港進口的紙漿多摻有水分,品質不高,因此希望我能夠改變這個現象。就這樣我入了行,並幹得很成功。現在‘師傅’已經八十歲了,我還經常去看望他,‘師傅’的孩子也在我的公司裏工作。”
自從張茵在香港入了行,就堅持品質第一,改變往紙漿裏麵摻水的做法,結果觸犯了同行的利益,被認為是違反了“行規”,並因此接到黑社會的恐嚇電話,就連合夥人也欺騙她,偷偷往裏麵摻水,但從小養成了堅毅性格的張茵,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也絲毫沒有退縮和害怕。最後因為她的豪爽、公道,收廢紙的那些人都願意跟她做生意,願意把收來的廢紙賣給她,她也經常去看望他們,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盡管張茵的廣東話講得不太好,可這些人都願意向她訴說心裏話。“以至於後來我要到美國發展的時候,他們都不高興。”張茵露出了笑容。
短短幾年內,張茵的生意在香港得到迅速發展,並建立了自己的紙行和打包廠。然而香港是一個小島,它的廢紙資源、廢紙品質、廢紙數量不能使張茵實現“廢紙大王”夢。於是1990年2月,張茵來到了造紙業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開始了新的創業。
如果說張茵在香港的創業是靠勤奮和勇氣獲得成功的話,那麼到美國後更多的是靠智慧和多年累積的專業知識。十年裏,張茵建立的美國中南有限公司先後在美建起了七家打包廠和運輸企業。1996年,在全美各行業集裝箱出口用量排行榜上,中南公司名列第四,此後一年上一個台階,幾年來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美國評比出婦女企業五百強,中南公司名列第95位,而張茵是其中惟一的中國女性。而在今年的排行榜上,張茵已經躍居54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廢紙回收大王”。
然而麵對成功張茵隻有淡淡的一句:“是我運氣好,占了天時地利人和。”她說自己創業起步時,恰逢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到美國後又恰逢美國經濟複蘇持續繁榮,此外,美國森林資源豐富,造紙業發達,廢紙回收係統極為科學,加上此時經過在香港的發展,公司資金雄厚,起點高,靠著誠實守信的經營作風,從而速度發展驚人。
(3)回祖國獲飛越
十年前,張茵想做全美廢紙回收出口大王,這一願望很快實現了。十年後,她又有了新的夢想,那就是在中國實現年產包裝紙100萬噸,成為中國牛卡紙大王。
早在做廢紙貿易時,為了彌補國內造紙原料短缺現象,張茵和丈夫就把重點放在供應中國廢紙市場上,並很快打開了銷路,最終占領了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再生紙原料市場。
1987年,張茵開始在中國選擇投資合作夥伴,強烈的思鄉情,促使張茵把第一次機會給了她的祖籍東北,與遼寧營口造紙廠合資,並很快獲得了成功。隨後,她又與武漢東風造紙廠、河北唐山造紙廠進行合資,使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
1988年是張茵事業上的又一個飛越,這一年她在廣東東莞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東莞中南紙業有限公司,該企業主要生產生活用紙,產品遍及全國各地,其中“BB寶”兒童尿布在97年全國同類產品評比中獲得第一名。
1996年,中國的高檔包裝紙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尤其高級牛卡紙,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張茵及時抓住了這一曆史性機遇,決定建立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高檔牛卡紙。她投資11億美元,於1996年12月開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設。1999年7月,張茵再次注資11億美元,進行二期工程擴建,同時還準備繼續注資1億多美元,進行三期工程擴建,屆時東莞紙業的生產規模將超過100萬噸,成為世界上可數的巨型包裝用紙生產成員之一。
目前該廠產品基本已經代替國外進口,其中比較知名的品牌如可口可樂、耐克、索尼、海爾、TCL等采用的都是她們的產品。經合算每噸產品可為國家節省外彙300美元,僅1999年,就為國家節省外彙近6000萬美元。
然而,落葉終要歸根,張茵說:“我是華人,我的根在中國,我要在有生之年,在中國這塊熱土上傾注我的全部心血,從今天美國的‘廢紙大王’成為明天中國的‘造紙大王’。”現代非凡女性成功事業的九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