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2 / 2)

據有關人士調查顯示,學校裏的逃學現象越來越嚴重,其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心理上缺乏“約束”,太自我狂妄。對於多次逃學的青少年來說,一旦養成習慣性逃學,將與集體相隔疏遠,與老師和同學相抵觸,甚至與違法犯罪行為相關。

逃學作為一種心理狀態來分析,它並不是特定學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共同潛在的問題,一旦造成厭學的客觀條件發生,便會在行動中表現出來。

解析逃學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般來說,產生逃學心理的青少年有如下幾個特點:對各科學習失去興趣而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課堂上;自認為學習完全是被動地混日子等文憑;學習不努力且對成績毫不在乎等。因為青春期是青少年易產生輕狂心理的時期,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能力還不夠,造成逃學行為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

小偉小學時成績很好,上了私立中學後卻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互相攀比、不愛學習,還迷上了玩電腦遊戲,於是開始逃學曠課。他媽媽聽說外省有一所培訓學校專門糾正青少年的不良行為習慣,就給小偉辦理了休學手續,以旅遊為名將小偉哄騙到那所學校……小偉在那裏吃了不少苦頭,跟著部隊訓練、和當地的農民一起幹農活等等。一年後小偉回到家中,行為習慣確實有所改變,但由於文化課落下太多,小偉回校後跟不上教學進度,又開始逃學。

其實,小偉的逃學心理是眾多青少年逃學的普遍心理,對自己缺乏約束力,愛玩,沒有學習目標等綜合原因而引起的。根據心理專家的分析,青少年產生逃學心理的原因有下麵幾個方麵:

1學習壓力過大。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社會追求高學曆、高錄取率的風氣等,這些都給你們的學習增加了無形的壓力。由於處於青春期的你們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又缺乏溝通的對象,就把各個方麵而來的壓力積壓在自己心理,時間長了,心中便會產生在學校沒勁、學習讓人苦惱的想法。

2考試的壓力。對於競爭日益加劇的當今社會,學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你們隻有能過中考、高考才能有出路,這使得你們夜以繼日的加緊備戰。學習優異者擔心水平不能正常發揮,學習不良者自暴自棄,失去學習的追求與熱情。有些學生盡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但由於沒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在考試中屢次遭受失敗,因而也會產生厭學或者逃學。

3突出的情緒問題。在整個兒童期到成人之間,是抑鬱症的第一個高峰。很多青少年都有消極、輕生的念頭。大家對個人的未來感到迷茫,對前途悲觀、絕望,還有著強烈的自卑心理。當心理矛盾達到極點,會因抑鬱而輕生,更別說厭學。

4缺乏興趣。如果青少年上自己不喜歡的課,對這一科不感興趣時,就會有厭學的心理,或者是逃學。

5網絡的誘惑。據調查,好多青少年厭學或者逃學都是因為網絡的誘惑,沉迷在虛幻的世界,一旦陷進去,便不可自拔。

矯正逃學心理,學會自我約束

青少年正處於一個心理萌動時期,生理、心理上都在發生急劇的變化,並逐步趨向成熟。在這一時期,立足培養自己的自主性、約束力,是很重要的。因為在這一時期,大家道德的、認識的、情緒的、興趣的、自我的各個方麵的變化同時發生,麵對紛繁的環境,應學會全麵看待,克製住自己,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

一位爸爸為了兒子逃學的事對心理醫生這樣說:“我兒子是一位高中生,由於他從小一直喜歡踢足球,我們也就順了他的意願讓他上了體育特長班。前兩個月,我剛好經過他們學校,便到學校看看他們特長班的上課情況,發現一下午的文化課教室裏竟隻有七八個學生在上課,老師兀自講課,完全不問其餘學生的去向。後來我又連續到學校去觀察了幾次,全是一樣的情形。問他的班主任老師,老師說:確有此現象存在。我就此找了校領導,要求解決問題,孩子不能就此給荒廢了。校方經過商討後,決定解散特長班,把學生分編到其他文科班。這個問題看似解決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原來班的學生們在一起自由散漫慣了,新班的紀律嚴了,他們不幹了!不敢明著幹,就隔三岔五地三五個邀到一起在外邊泡網吧,有時候甚至徹夜不歸!老師拿這種現象也沒有辦法。”

例子中,學生出現的逃學心理,學校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就更讓學生的逃學心理越來越嚴重。要矯正青少年的逃學心理,學會自我約束,大家注意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