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例子中可以看出,用運動來轉移不良的情緒,是青少年進行自我調節情緒的最佳方式之一。古語說“心靜自然涼”,所以青少年的心理調節、心理暗示,在心情煩躁的情況下尤其重要。在感到心煩意亂的時候,不妨想想一池清水、一片綠林、一片藍天等各種讓人涼快的事物,平靜一下心情。同時,也應該及時調整各方麵的活動,其實通風也是調節心情的好辦法,可以迅速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讓人心裏涼快。
心理學上,用運動來轉移不良情緒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放鬆訓練法,是指通過循序交替收縮、放鬆自己骨骼肌群,細心體驗每個肌肉的鬆緊程度,最終達到緩解個體緊張與焦慮狀態的一種自我訓練方式。整個放鬆訓練遵循由下而上的原則,具體步驟為:腳趾肌肉放鬆→小腿骨肉放鬆→臀部肌肉放鬆→腹部肌肉放鬆→胸部肌肉放鬆→背部肌肉放鬆→肩部肌肉放鬆→頸部肌肉放鬆→頭部肌肉放鬆。
放鬆訓練剛開始時最好每天兩次,每次30分鍾左右,最好配合一些舒緩的音樂。隨著練習的熟練化,每次時間可減為20分鍾或更短一些,每天兩次也可減為每天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午飯後一小時或晚間睡覺之前。
多會幾招情緒轉移法
由於青少年的情緒撥動很大,而且受來自於多方麵的壓力,心情易時好時壞。在這裏,教大家幾招情緒轉移法:
1愉快記憶法。回憶過去經曆中碰到的高興事,或成功時的愉快體驗,特別回憶與眼前不愉快體驗相關的愉快體驗。
2換個新發型。一個人的情緒好壞,似乎與理發扯不上任何關係,其實不然。據新華網報道,意大利心理學家萊森斯建議人們在情緒欠佳時,不妨去理理發,這樣可調節心理的不平衡。
研究人員發現,從美發廳出來的女性,不僅看起來漂亮,而且情緒也明顯變好。另外,通過將電極接到女性身上的實驗觀察到,在洗頭、梳理並吹幹的過程中,她們的精神變得愉快,同時,心律變緩,血壓下降。萊森斯還認為,一個人在情緒變壞時,若能改變一下發型,就可以抑製壞情緒的早期發作及幹擾引起抑鬱症激素的產生。
3自我暗示法。所謂積極的自我暗示,也就是用積極的思想、語言不斷提示自己,克服悲觀、沮喪和恐懼心情,使人精神振奮。通過心理暗示的作用,就可以把樹立成功心理、發展積極心態這個總原則變成了可以具體操作的方式和手段了。因此,自我暗示法是指用言語對自己進行心理治療。目的是調整控製自己的情緒、情感、愛好等。通俗地說,是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說服。當自己遇到困難感到心裏極其不舒服時,可以自言自語:“沒關係的,我能行的。”、“相信自己,我一定能夠過關的”反複幾次,就會心平氣和,心就能獲得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