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求學的曲折之路
友情不是單純的,是融在情與意中的一種感覺。——安徒生安徒生求學的曲折之路取得學業上的進步
1822年10月26日,安徒生乘郵車離開哥本哈根去斯拉格斯上學。一個大學生坐在他旁邊,他是回家去看望父母的,見安徒生才去上初中念書,對安徒生說,他要是像安徒生那樣大了才念初中,那真是太不幸了。
可是安徒生卻為眼前展現的前景而歡欣鼓舞,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安徒生到斯拉格斯時,已經是深夜了。他先住進了一家小旅館。後來,在一位有教養的受人尊敬的寡婦那裏,安徒生解決了膳宿。從他的小房間,可以俯瞰到花園和遠處的田野,葡萄藤的葉子垂掛下來,遮住了陽光曝曬的綠色窗戶。
斯拉格斯離首都12英裏,是詩人貝格生和巴格曼上過學的地方。不過這小城的確不大,少數騎兵軍官構成了紳士們的社交界。在這裏,大家都知道誰家在做什麼,哪個學生在班上表現得怎樣。這兒有一家私立劇院,在排練期間,拉丁學校的學生和小城裏的女傭人一般都可以進去參觀排練。
在這個小地方,來一個陌生人簡直是一件大事。鄰居們紛紛以種種借口來看漢涅堡夫人,其實,是來瞧瞧安徒生這位皇家公費生是怎麼樣一個人。安徒生待人誠懇,樂於交朋友,有時他還給他們念自己寫的作品,他們感到又新奇又高興。
到斯拉格斯文法學校報到後,因為安徒生什麼都不懂,學校就安排安徒生進了倒數第二年級的小孩班。
安徒生就像一隻野鳥被關進了籠子裏。他真心渴望學習,但有些知識超越了他的理解力,安徒生被弄得手忙腳亂,數學、地理、語法等,讓安徒生感到暈頭轉向。
有時,安徒生連名字的發音都出錯;有時,又把很多東西全混到一塊兒,或者提出一些有教養的學生不敢提的可笑問題。
這所拉丁學校的主任名叫西蒙·米斯林。他是一位翻譯家,在古代語言方麵造詣很深。他還寫悲劇,參加國內的文學論爭。安徒生覺得,他將是自己的一位好的導師,師生兩人都喜歡詩歌,都寫悲劇,一定有共同的語言。
可是這位主任脾氣古怪,喜怒無常,說話尖酸刻薄,特別喜歡挖苦人。上課時學生對他提的問題回答得不好,都要受到他的諷刺與責備,好像隻有這樣才是對學生嚴格要求似的。這使安徒生變得很害怕,也沒了信心。
安徒生在班上年齡最大,個子最高。有一次沒有回答上主任提的問題,主任就說:“你個子這麼高,像一截長長的空樹筒子,肚子裏什麼也沒有呀!”全班哄堂大笑,弄得安徒生極為難堪。
此時,安徒生十分明智地意識到,他得暫時放棄所有寫詩的念頭,現在亟須鍛煉的是能力。
安徒生到這所學校後,努力和同學們交朋友,他的同學都是十一二歲的孩子,可安徒生已經17歲了,長得又瘦又高,曆史課老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他說:“你簡直可以一截兩半,夠上兩個學生的材料。”
同學們第一次看到他時都感到好奇:這是一個什麼人物啊?長得比有的老師還高,可又瘦得出奇。安徒生的舉止風度,也跟同學們全然不同。
同學們年紀小,很淘氣,他跟他們交朋友實在不易。他們那樣年齡的人是一大幫,而安徒生這樣大的隻他一個人。他們常拿他開玩笑,搞惡作劇。這時他不得不一本正經地勸他們不要這樣。可他們居然嚇唬他說:“你這個高樹筒子,要當心的倒是你自己。”
盡管跟同學們在一起不是輕鬆的事,不過,安徒生為人善良寬厚,誠實坦率,受到委屈不到老師那兒去告狀。他還會講許多有趣的故事,而且不掩飾自己知識上的不足。慢慢地同學們不怎麼取笑他了。
安徒生在這之前沒有上過正規學校,好多東西都沒學過,拉丁語知識幾乎等於零,希臘語、幾何學,甚至地理課對他來說也全是新的東西。剛到學校時,站在地圖前麵都指不出哥本哈根在什麼地方。在這所學校學習,對他來說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可安徒生的學習決心很大。上課時聚精會神聽講,竭力不放過老師講的每一句話,努力弄清老師講的內容,晚上認真複習,打瞌睡時,就用冷水洗頭,或者一個人在房後的花園裏跑上幾圈,讓頭腦清醒過來,又繼續複習,努力去領會書本上的內容。
當然,他在課堂上,也有思想溜號的時候,有時老師解釋某一個詞,或者講到某個曆史人物時,他會突然產生一些相關的聯想,比如有一次他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畫家達·芬奇的生平,足夠寫一部悲劇啊。接著腦子裏產生一連串的詩句,連接成一些模糊的形象。他一發現溜號了,立刻把思緒拉回來,繼續聚精會神聽課。可是前麵的內容沒聽進去,晚上就得加倍努力,通過自己的鑽研來補上。
安徒生每天晚上都手捧教科書,用功到深夜,腦子停止轉動了,書上的句子黑糊糊地連成一條線了,眼睛不由自主地閉上了。他靠毅力再睜開眼睛,再學習。有時實在學習不下去了,他就拿起筆記本,寫起詩來,這時勁頭就來了。好多感受,鑽進腦海裏,一句一句的詩,跳出筆端,爽利地落到筆記本上。
安徒生聽說學識淵博的巴斯托爾姆先生住在附近,他曾經是斯拉格斯的《西蘭島報》的編輯,找了個休息時間去拜訪他,把兩部早期作品呈送給他。
他於1823年2月1日非常誠摯地寫了封信給安徒生。信裏說:“我的青年朋友,我已經讀了你的序言。我必須承認,上帝賦予了你豐富的想象力和一顆富於同情的心,但你的智力仍然需要培養,這是可以達到的,因為你現在有一個實現它的好機會。你堅定的目標應當是努力以最大的熱忱完成你的學業,而且為了這個理由,你應當拋開一切其他事宜。”
信後麵又寫道:“在你目前的求學時期,我勸你少寫點詩,隻在你需要抒發感情時才寫。不要去寫你還得挖空心思和搜索枯腸的東西,隻是某種念頭激發了靈感以及真摯的感情使你的心激動時才寫。”
最後告訴他:“仔細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和觀察你自己,你才可能獲得你的詩歌的素材。從你周圍的事物中做出選擇,以各種觀點反映你所見到的事物,拿起筆來就像你不知在你之前世界上還有過什麼詩人似的,或者就像你不必向任何人學習似的,保持那樣高尚的思想,那種純潔、崇高的精神,沒有這些,詩的花冠是不會戴在一個凡人的頭上的。”
安徒生很佩服巴斯托爾姆先生,他的勸告是多麼真摯中肯啊,“提出了一個可能使人們永遠銘記在心的真理”。這和米斯林的挖苦壓製、不循循誘導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啊!
主教要來學校檢查,米斯林得安排唱歡迎歌,他把寫歌詞的差事交給了安徒生。安徒生寫了,歌也唱了。能作為學校的一分子在這樣的活動中出力,使他一度感到高興。但安徒生第一次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有一種病態的憂鬱。在以後的幾年裏,安徒生始終被這種憂鬱籠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