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才的表演使身體透支
當狄更斯從美國回到祖國家鄉時,受到了君主出巡回朝一般的歡迎:農民們全家出動,站在大路旁歡迎他。從格雷夫森德到蓋茨山莊的每一座房子都掛起了彩旗。人們都高呼著:“狄更斯先生回來啦!”
狄更斯高興地向人們揮手致意,來到家門前,他抬頭一望:“嗬!我的住宅都被各色彩旗遮得嚴嚴實實的了,連一塊磚也看不到了。”
狄更斯恢複健康之後,渾身又充滿了幹勁。這時,柯林斯辭去了雜誌編輯的職務,所有事務都落到了狄更斯一個人肩上。
同時,他還準備去巴黎,親自監督他與柯林斯合作的劇本《禁止通行》在法國的演出,以求取得在倫敦演出中被忽略的舞台效果。
秋天,狄更斯在倫敦的聖詹姆斯大廳登台演出,開始了又一輪巡回朗誦。
10月的一天,狄更斯到達利物浦,朋友們邀他赴宴,但他感覺身體有些不適,就隻得派多爾貝單獨前去。
多爾貝臨走時,狄更斯囑咐他說:“你順路去一家書店,讓書店給我送一本書來看看。”
“先生,你想看什麼書?”
“啊,你心中有數。隻要你喜歡的,都行。”
“先生,您最好說得更明白一點。”
“要一本司各特或我自己的作品都行。”
多爾貝為狄更斯買了一本《老古玩店》,並讓書店給送了過來。狄更斯非常高興,因為他已經多少年都沒有讀它了。
多爾貝赴宴回來時,發現狄更斯正捧著《老古玩店》哈哈大笑。但他對多爾貝解釋說:“我並不是因為小說人物滑稽可笑,而是因為我想起了當年寫作有些章節的情景。”
狄更斯在準備作最後一場告別朗誦會時,他選定了《霧都孤兒》中女賊南希被塞克斯謀殺的一段。這個念頭早在1863年他就已經有過,現在,他又寫信征求福斯特的意見:
我一直偷偷地試讀《霧都孤兒》,想將其中的謀殺場麵編成一小段朗誦節目。但是,我下不了決心,因為它的效果實在太可怕了,我不知該不該將它拿到公眾麵前去亮相。
我確信,要是我照自己的設想去朗誦,觀眾聽了一定會大驚失色。但是在經受過這樣的驚嚇之後,下一次他們還敢不敢再來聽我朗誦,我就說不上來了。
福斯特和多爾貝就建議他說:“你下月對一小部分朋友們試讀一遍。”
就在試讀的前幾天,狄更斯的兒子查理正好回蓋茨山莊。他突然聽到房子後麵傳來了一陣響動,讓他不由毛骨悚然。查理走進花園,發現狄更斯正在做著“謀殺南希”的動作,頓時嚇得目瞪口呆。
11月14日,狄更斯在聖詹姆斯大廳對一些私人朋友和一些挑選出來的評論家進行試讀,結果大家都聽得魂飛魄散。
他們紛紛說:“這個節目太危險,不把觀眾嚇跑才怪呢!”其中反對最激烈的是福斯特。
一個男人承認:“我差點沒叫出聲來!”
一位內科醫生則說:“如果演出的話,肯定會出現歇斯底裏的場麵。我都不知道我今晚怎樣才敢回家。”
而其中有一個很出名的女演員卻說:“嘿,既然已經收到了這樣的效果,當然得幹!50多年來,公眾們一直在尋找刺激,現在,以上帝的名義發誓,他們可找到了!”
狄更斯拋棄了大多數人的意見,他決心一定要朗誦這個節目。
1869年1月5日,狄更斯在聖詹姆斯大廳首次公演了這個節目。
朗誦從監視南希開始,讀著讀著,便發生了對南希的謀殺。大廳裏頓時得陰森可怖,令人毛發直豎。狄更斯更用了一種摧人心肺的假聲連連模仿南希的尖叫,聲音在大廳裏久久地回蕩……
朗誦結束時,邁步走下舞台,觀眾們個個木然不動,幾乎連氣都不敢喘,一直靜默了半分鍾。
直到狄更斯走進更衣室,精疲力竭,氣喘籲籲地平躺在躺椅上時,觀眾席上才開始爆發出暴風雨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朗誦效果十分良好,感動了廣大聽眾,也使他們終於找到了他們尋求的刺激。
人們紛紛說:
“這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體驗,我敢打賭,凡是聽過朗誦的人都會終生難忘。”
“真是太惟妙惟肖啦!大概隻有鐵石心腸的人聽第二遍。”
當狄更斯在都柏林演出時,當地不得不出動大批警察維持秩序。但人們仍然你爭我搶地往裏擠。
狄更斯費盡心機準備這最後一次朗讀,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的身體已經不起過分的緊張和興奮,朗誦之後,脈搏由每分鍾72次上升至112次。
多爾貝發現,這段朗誦刺激了狄更斯的神經,產生了奇怪的副作用:他常常無緣無故地興奮起來,大喊大叫;或是想盡辦法重返講台;或是極其渴望重讀一遍。
一次,多爾貝發現了節目單,一星期四次朗誦會,那段謀殺的節目竟然安排了3次。於是他警告狄更斯說:“您這簡直就是在自殺。再說,你讀其他內容,人們照樣願意聽。”
狄更斯卻生氣地打斷了他:“你有完沒完!你這個膽小鬼!”他說完,怒氣衝衝地從椅子上跳起來,把手中的刀叉狠命地摔在盆子上,盆子一下被擊得粉碎。
他抱住多爾貝說:“對不起,原諒我吧!我不該對你發脾氣。我們明天再商量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