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3)

不久,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從遠方寄來的信。信裏說:“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來。我望著它們,心裏想‘我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要是你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麼愉快呀!’”年譜

1868年3月28日,生於下諾夫戈羅德城的一戶木工家庭。

1871年,父親去世,隨母親寄居在開染坊的外祖父家。

1884年,外祖父家破產,隻讀了兩年書的高爾基走向“人間”,當過鞋店學徒、洗碗小夥計、聖像作坊學徒等。

1884年,懷著大學夢想到喀山。在碼頭當搬運工,在麵包房當工人,開始接觸革命青年,參加地下革命小組,閱讀馬寧書籍。

1888年6月,同革命民粹派羅馬斯一起到農村進行革命宣傳。

1889年10月,因同革命團體有聯係,第一次被捕,釋放後受到憲兵的秘密監視。

1891年,為了進一步了解現實,以打短工謀生步行漫遊南俄。

1892年9月,第一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發表,開始用高爾基的筆名。

1894年,接連發表不少短篇小說,其中著名的有《伊則吉爾老婆子》,並開始為大型刊物寫稿。

1895年,在首都大型刊物上發表《切爾卡什》等作品,引起首都評論界的注意。發表《鷹之歌》。

1901年3月《海燕之歌》發表;4月,被捕;5月,被保釋囚禁在家;9月,被流放。10月,被批準去克裏米亞治病,一路上受到革命群眾熱烈歡迎。劇本《小市民》寫成。

1902年2月,俄國科學院會議選舉高爾基為名譽院士,沙皇下令取消;3月,列寧主編的《火星報》發表義章表示抗議。高爾基積極為社會民主黨籌措經費。12月,劇本《在底層》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1905年1月9日,目睹1月9日流血事件,憤怒起草《告全國公民及歐洲輿論界書》,控訴沙皇政府暴行,因此被捕。在國內外壓力下,沙皇政府被迫釋放了他,仍給以秘密監視。下半年,參加布爾什維克黨。10月組織出版布爾什維克公開報紙《新生活報》。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高爾基積極參加莫斯科起義。

1906年2月,為避開沙皇政府的迫害,到美國,寫了長篇小說《母親》、劇本《仇敵》和一係列批判帝國主義的政論。《母親》在美國雜誌上分章發表。10月離美國,抵意大利,在卡普裏島住下。

1910年6 月,又一次會見列寧,向列寧談到想寫一部資本家家庭沒落史。列寧建議留到革命勝利後再寫。

1914年,主編出版 《無產階級作家選集》。 主編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刊物 《年鑒》。

1916年,自傳小說第二部《在人間》發表。

1921年,健康惡化,接受列寧的建議,出國療養。

1923年,《我的大學》發表。

1924年1 月 1 日,列寧逝世,寫回憶錄《列寧》。

1925年,完成長篇小說《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1926年,開始寫《克裏姆·薩姆金的一生》(1926—1936)。

1928年,國內慶祝高爾基60誕辰和文學活動35周年。5月,回莫斯科。

1929年,主編雜誌《我們的成就》。發表特寫《蘇聯遊記》。主編《文學學習》、《在國外》等雜誌。

1932年9月,被授予“列寧勳章”,他的出生地命名為高爾基市。編《工廠史》、《國內戰爭史》。

1934年8月,在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當選為蘇聯作協主席。

1936年,繼續寫作《克裏姆·薩姆金的一生》。6月初,患病;6月18日逝世,終年68歲。名言

● 誰勞動,誰就是主人!

● 最偉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 理想,能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

● 思想解放,人在精神上才越富有。

● 力量不在於數字,力量在於堡壘。

● 信仰是一種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

● 人的願望沒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