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附錄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學無窮的智慧。——高爾基高爾基附錄經典故事
勤奮不懈地讀書
高爾基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家庭極為貧寒。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他曾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
那時的學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幹到晚,什麼都要幹。
高爾基十多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
在勞累一天之後,他用自製的小燈,堅持讀書。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他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麼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
他說:“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給你書看。’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一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才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
認真思考問題
高爾基在蛋糕店打工的時候,有一天一位顧客送來了一張訂貨單,要求訂做9塊蛋糕,但要裝在4個盒子裏,而且每個盒子至少要裝3塊。
9塊蛋糕很快就做好了,但是一裝盒子就困難了。老板想了很多辦法都達不到顧客的要求。因為1個盒子裝3塊,隻能裝3個盒子,第4個盒子是空的;如果1個盒子裝兩塊,4個盒子又隻能裝8塊,還有一塊沒地方裝,而且也不符合顧客的要求。
在一旁幹雜活的小高爾基拿起那張訂貨單,認真地讀了一遍,想了想,笑著對老板說:“這有什麼難的,讓我來裝吧!”說著,他拿了3個小盒子和1個大盒子,在每個小盒子裏裝了3塊蛋糕,然後把3個小盒子裝進了大盒子裏麵。這就滿足了顧客的要求,9塊蛋糕裝在了4個盒子裏,而且每個盒子裏的蛋糕不少於3塊。那個大盒子雖然裝的是小盒子,但裏邊有9塊蛋糕。
顧客來取蛋糕的時候,用十分挑剔的眼光檢查了一遍,什麼話都沒說,放下錢,提起盒子就走了。
老板終於鬆了一口氣。從此,他對聰明的高爾基也另眼看待了。
寬宏大量的胸懷
高爾基出訪意大利那年,在一座小城裏看到一張海報,上麵寫著:“今天劇院將上演俄羅斯大作家高爾基的話劇《敵人》,演出後高爾基將親自登台與觀眾見麵。”
高爾基感到很吃驚,因為沒人知道他已來到這座城市。
小城裏的人都想一睹著名作家高爾基的尊容,所以買票看劇的人格外多。高爾基坐在觀眾席上,看了一陣之後,他感到劇情改動太大,便悻悻地離開了劇院,信步走到海邊靜坐。他驀地想到,演出後“高爾基”還要與觀眾見麵,便趕緊返回劇院繼續看個水落石出。
觀眾們正在那裏鼓掌高喊:“我們要見高爾基!”
隨後,假冒的“高爾基”登台亮相,隻見他滿臉笑容,頻頻向觀眾揮手致意。
高爾基去後台見他的時候,假冒者著實大吃一驚,低聲地說:“難道真的是您嗎?”
高爾基平靜地回答:“是我。”
假冒者深表歉意:“請原諒。盡管過去我也努力演戲,可得到的報酬很少。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我隻好假冒您。現在您可以罵我一頓了。”
高爾基大度地說:“為什麼要罵你呢?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嚐試一下光明正大的公開模仿,走出一條真善美的藝術之路。”
假冒者握著高爾基的手,激動地說:“謝謝您!您有像大海一樣的寬廣胸懷。”
後來,這位假冒者真成了一位頗受歡迎的模仿秀。就連高爾基也認為,他對自己的模仿惟妙惟肖。
慈祥的父親
高爾基很愛自己的兒子。有一年,他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前來探望他。
高爾基的兒子隻有10歲,個兒還沒有钁頭高。來到爸爸身邊以後,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假期很快過去了,他告別了爸爸,跟著媽媽回去了。
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高爾基坐在院子裏,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瞧,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兒子紅撲撲的臉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