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3)

第十一章

在非洲大草原狩獵

海明威是一位閑不住的人,他向往驚險、刺激的生活,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哪裏有激情,哪裏就有海明威。

海明威剛剛寫完《死於午後》,他的注意力又馬上從西班牙轉移到了非洲大草原,海明威試圖在非洲進行一次暢快的狩獵之旅。

打獵,這是海明威從兒童時期就養成的習慣。在他10歲的時候,就陪同在父親的身邊,在密執安州的叢林中狩獵。

而現在,父親早已經過世,海明威自己也成了幾個孩子的父親。海明威想要將這一好獵的家風延傳下去,可惜的是他的孩子才四五歲,年紀太小。

但是海明威的心已經活躍了起來,他向往非洲的天然獵場,那裏有的是獵物,或者是獵手。

獵豹、獅子、蟒蛇、野狗,這些自然界的天然獵手們在海明威的眼中無疑就是天然的獵物,海明威喜歡它們,喜歡與它們之間展開的殊死搏鬥。

在基韋斯特的10年,是海明威一生中最愉快的一段日子。在這段時間中,他作為漁夫、專打猛獸的人,得到承認的作家以及基韋斯特最受尊敬的公民,日子過得非常愉快。

他們家的大木屋裏經常是高朋滿座,有請來的嘉賓,也有不速之客;有無神論作家,也有天主教神父;有體力衰竭的鬥牛士,也有在酒館裏結識的某個朋友。

冰箱裏放滿了啤酒,食品間裏盡是烈性威士忌。海明威隨時歡迎各式各樣的朋友的到來。

海明威的心很寬,他迫切地想要到非洲大草原上狩獵。他手中的獵槍已經在“嗚嗚”作響,他的心已經在急劇地跳動。

海明威給他的老搭檔、斯克裏布納出版公司的主編帕金斯寫了一封信,說明他近期要去非洲狩獵的想法。

帕金斯已經為海明威出了好幾本書,對於海明威的性格,他十分了解,他也清楚作家隻有在真實的環境中才能寫出更加深刻的作品。

帕金斯鼓勵海明威去做這次非洲之行,希望他根據此行寫出一部從中可以聞到、可以嚐到、可以感覺到真實的原始生活的作品。

為了表示最大誠意地支持海明威的非洲之旅,帕金斯甚至提前給海明威寄來了一筆預付稿酬。這可真是天大的信任!海明威的新書都還沒有構思書寫,就提前支付稿酬,可見帕金斯對於海明威的信任達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海明威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到了非洲大草原,領略了一番別樣的異國情調。

這時正碰上大群野獸遷徙,遍地都是,起碼有30000多頭,有羚羊、大羚羊、紅羚羊、瞪羚、豹子、獵豹、野狗,還有被稱為獸中之王的獅子。

僅僅在第一個星期,他們就發現了48隻獅子,還打死了4隻。至於羚羊之類的野獸,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捕了不少,光海明威一人就打死了35隻野狗。

這個旅行隊裏有黑皮膚的土著人做向導,還有經驗豐富的白人獵手當助手,穆科拉和查德就是其中的兩個。

以自然界的獵手作為自己的目標獵物,那肯定就是在生與死之間不斷掙紮。獅子、獵豹這些可都是窮凶極惡的肉食性動物,不會眼睜睜地趴在那裏等你開槍。

與它們為伴,在做好打死它們的同時,同樣也要做好被它們反咬一口的心理準備。

“砰!砰!”兩聲槍響,海明威準確有力地開槍,一隻大雄獅倒在地上死了。

然而還沒等海明威表達出勝利的喜悅,又一隻獅子威武雄壯地猛衝了過來。

海明威渾身直冒冷汗,心想這下完了。可是那隻獅子還沒有衝到眼前,伴隨著幾聲槍響,就轟然倒地了。

原來是穆科拉的槍口一直對著那頭黃褐色的野獸,看見它衝到海明威眼前了他才精確地開槍。

“嗨,夥計,你又救了我一命。”驚魂未定的海明威拍了拍穆科拉的肩膀,友善地感激道。

海明威受到過鱗皮犀牛的襲擊。還有兩頭“巨大的、畸形的、古代猛獸似的、滿身扁虱的”大象以雷霆萬鈞之勢向他們撲來。一頭肮髒的野牛,險些撲住海明威。

但是即便是充滿危機,海明威還是一如既往地興致勃勃。他不但是在邊緣地帶狩獵,還深入非洲大陸,直達雅倫戈羅火山以南的裂穀省和馬尼亞拉湖地區。

海明威的這次非洲之行碩果累累。他不僅獵到了獅子、獵豹,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野獸,更為關鍵的是,海明威因此寫出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馬紮羅山的雪》和《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當訪客問起這段經曆的時候,海明威一臉陶醉地說:“我愛非洲,我喜歡那個地方。一個人在自己出生地以外的某個地方覺得很自在,就該到那個地方去。那地方有的是獵物,鳥兒多。而且我喜歡當地的人。我可以打獵和捕魚。以後要是有機會,我肯定還會再去。”

快艇“拜勒號”

海明威從非洲大陸回來了,他帶回來了一筆豐碩的成果。非洲大陸的異國情調,讓海明威十分陶醉。

非洲之旅讓海明威那一向渴求新經曆新刺激的意願得到了暫時的滿足,返回基韋斯特之後,他依然滿懷追憶之情與思念之苦。

雖然海明威身在打字機旁工作,但是他的心已飛越重洋,回到那青青的群山和灰赤的原野去了。

不過他的歸來使波林和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孩子們對於異國風光問個不停,這更使他格外快活。

“爸爸,非洲遠不遠?”一個孩子問。

“爸爸,非洲有從這裏到紐約遠嗎?”另一個問。

“非洲好玩嗎?”

“爸爸,我看到你帶回來的象牙了,大象很大嗎?”

“有老虎嗎?有獅子嗎?”

“爸爸,我聽說草原上有豹子,最厲害了,是不是真的?”

純真而又好奇的孩子們的問題像連珠炮地向他射來。海明威覺得他有責任和義務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對於孩子們的疑問他一一做了回答。可以想象,當海明威神氣活現地把一樁樁探險故事添油加醋地講給孩子們聽的時候,孩子們臉上的表情該有多麼的驚奇。

海明威還有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許多朋友有求於他,他也難以拒絕。出版商也急不可待地向他要新作,為了滿足他的老讀者,海明威還需要不停地寫作。

海明威生活奔放,豐富多彩,他既劃船又豪飲,既打牌又寫書。現在,他又迷上了一個新寵。海明威按照他自己的要求定製了一艘快艇,帶臥艙,取名“拜勒號”。

海明威十分熱愛這條船,所以在後來寫的《喪鍾為誰而鳴》中,便給最堅強的一個人物取名為拜勒。在“拜勒號”快艇上,海明威多次參加捕魚比賽並占鼇頭。他每逢心緒不寧時便到體育館參加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