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爭磨煉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海明威海明威戰爭磨煉喪鍾為誰而鳴
西班牙戰爭已經結束,但是海明威卻欲罷不能,往事的幽靈時時繚繞在心頭,讓他夜夜失眠。
海明威帶著傷痕累累的舊疤痕和滿是槍眼的新疤痕回到了基韋斯特。但是這一次回來,有些東西已經變了。
海明威又一次做了失敗的丈夫,當他的兩個孩子正在成長的時候,當他的妻子正需要他關懷的時候,他拋下了他們,獨自一個人上了戰場。
等海明威從戰場回來,兩個兒子長大了,而妻子也成了路人。1940年,他們的婚姻正式結束。法院以遺棄妻子的理由給以終判。
早在基韋斯特定居的時候,波林就已經明白,她不可能做到海明威心中理想的伴侶。
波林也是人,還是海明威的妻子,她不可能同時身分三處,既要在他的前邊,又要在他旁邊,還要在他的後邊。
早在巴黎流亡期間,荷蘭著名電影導演約裏斯·伊文斯找到海明威,根據他提供的材料和意見,拍攝了關於西班牙內戰的紀錄片。
影片首先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專場放映,然後再送到各個電影院公開放映,呼籲大家為民主西班牙挨餓的男女老幼募捐食物。
觀眾們看到無辜民眾慘遭屠殺的場麵,看到許多老百姓挨餓的慘狀,也看到了政府軍奮力抵抗的場麵。他們的確受到感動。他們捐贈了許多錢和食物,但是他們沒有捐贈武器。
“因缺少一顆釘子,整隻皮鞋就毀了……”單靠食物和衷心祝願是打不贏仗的,於是取勝成為空談,於是一切化為烏有。
在馬德裏,海明威住的旅館被30枚炸彈炸毀期間,他寫了一個劇本《第五縱隊》。這出戲在紐約上演時,隻贏得了一般的喝彩。
因為劇本的寫成距離事件發生的時間太近,台詞聽起來像廉價的宣傳,像是膚淺的博取同情的呼聲,既天真又太富於感情。
海明威並不因此而氣餒。他承認,寫這個作品的時候他沒有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體會情感以及為劇本潤色加工。
海明威的另一篇作品就大不一樣了。那本叫《喪鍾為誰而鳴》的小說一出版就猶如晴天霹靂,佛朗哥的追隨者們對這本小說恨得咬牙切齒,憤怒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說,佛朗哥是個了不起的偉人,所以他領導的戰爭才取得了勝利,海明威把他歪曲了。
有的共和黨人也對他表示不滿,因為海明威在小說中也描寫了共和黨人內部的混亂狀況。
就因為這本小說,多年來,佛朗哥都不許海明威再次踏入西班牙。
海明威用18個月寫成《喪鍾為誰而鳴》。有很多事情要寫,並且要寫得準確,就像對人談話時要讓他們聽懂。
海明威是在哈瓦那一個叫兩大陸旅館的五樓的一個房間裏完成這篇書稿的。書稿完成後,他鬆了口氣,倒了一大杯水,抓起一塊麵包,邊吃邊說:“我寫進書中的不是西班牙內戰,而是我18年來所了解的有關西班牙的一切。”
第二天他就把這部新作裝進公文包,起程前往紐約。車過邁阿密以後,空氣調節設備出了故障,他隻得在高溫中校訂《喪鍾為誰而鳴》。
到達紐約時他的書已經校訂完畢,可以付印了,他住下來,連續96小時不停地看校樣,然後才用他那有力而審慎的手筆簽名付印。
海明威從來就不能理解政治權力形成的錯綜複雜的大混亂,他看到的和描寫的隻是人間悲劇。
海明威讓他的書中人物熬過革命的徒勞無益的時期……熬過勇敢和自豪的西班牙人民在苦難中遭到的絕望和叛賣。他的朋友是一次大規模戰爭賭博中的犧牲品。
海明威把西班牙描寫成了一名貴婦,她失去了偽裝,赤裸裸地遭到了集權大國的出賣和蹂躪。
海明威苦思冥想,終於讓他想明白了,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錯了,偉大的領袖斯大林也錯了,麻痹人民的毒品並不單是宗教,還有許多藥劑、鴉片劑之類的毒品能夠麻痹人民的心靈。
“是的,音樂就是眾人的鴉片,酒當然是眾人的最有效的鴉片。啊!極好的鴉片。除了這些,如果說有什麼鴉片的話,賭博也是眾人的鴉片,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野心,還有對任何類型的新政府的信仰,這其實也是一種鴉片。”
海明威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惜已經太晚了,西班牙已經被法西斯組織統治,甚至不隻是西班牙,整個世界都已經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下。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雷電交加。
在中國度過蜜月
海明威從小就出生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這讓他在選擇配偶的時候隻能挑選身世良好的女孩。
當他和波林離婚之後,不甘寂寞的海明威又閃電般和一個女孩結了婚。
這一次的新娘叫瑪莎·蓋爾荷恩,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作家。在此之前,他們曾經在基韋斯特和紐約見過麵。
當時,蓋爾荷恩曾作為《柯裏爾》雜誌的代表拜訪過海明威,後來他們又在西班牙相遇。或許就是這種對西班牙的熱愛促成了他倆的結合。
這一次,海明威與新婚妻子來到了中國,度過了他們的蜜月。
這時,世界大戰已經醞釀成熟,歐洲戰場上濃雲密布,就像一個火藥桶一般,隨時都可能點燃戰爭的炮火。
而一直以來都是半殖民地的中國這個時候正遭受著東邊惡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抗日戰爭處於最困難的階段。
海明威的這次中國之行還秘密會見了中國共產黨駐重慶代表周恩來。此外,他還深入各地進行采訪,讚揚了中國民眾的抗日熱情,
海明威在《午報》上先後發表了多篇報道,如實地反映了中國的抗戰形勢,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海明威看到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危險苗頭,他向美國政府寫信說,要求美國明確地向蔣介石表明,不支持中國打內戰,而要一致對外,將日本帝國主義打垮。
海明威夫婦倆離開重慶去仰光時,中國有9個抗日團體聯合舉行了盛大的歡送會為他們送行。
出席歡送會的嘉賓有300多位。盛大而隆重的歡送會令海明威激動萬分,不知說什麼好,口裏直說:“太奇妙了!太奇妙了!”
海明威同新娘從中國歸來,他需要有時間休息一下,以便把經曆中的精華從糟粕中分離出來。因為古巴在精神上最接近西班牙,所以他和瑪莎就在這裏定居下來。
瑪莎和海明威搬進聖弗朗西斯科德波拉的一座稱為“瞭望山莊”的百年老屋。
這是一座細而高的白色多層建築,麵對海上吹來的風,像一座矩形高塔聳立在山林之中,離斯洛破·喬埃大旅館和民族宮有半小時的汽車路程,若從海灣和飄蕩在海浪上的船舶上來隻需15分鍾。海明威就定居在這片田莊上。
瞭望山莊是座大房子,拔地而起,卻占地不多。花磚地板經常由女仆擦洗得清潔光亮。
大花園裏群芳鬥妍,樹木繁茂,有棕櫚、番石榴、木瓜,一兩棵大撞樹和紫茉莉,極樂鳥在園裏歌唱,一批園丁在這裏悉心護養。大膽的小麻雀竟敢向這裏的18隻貓無端挑釁。貓吃得肥頭大耳,也就無意追逐麻雀了,卻常常和狗一起睡覺。
起居室寬敞舒適,陳設不拘一格。地板上鋪了一條草席,上麵再鋪地氈。椅子一反熱帶風格,全都裝得鼓膨膨的,墊得很厚,還配上印花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