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遙劍歸來(1 / 2)

十九年後這一日天氣晴朗,天上白雲朵朵,一小團一小團地隨風輕曵著,金燦燦的陽光透過雲朵投到地麵上也隻是一小塊淡淡的陰影,呈現著一種半透明的自然風景。作為一座擁有四百多年的古城,陽都體現著一般城市所沒有的雍容與繁華,常住居民至少十萬之眾。遠遠望去陽都如一塊被鑲嵌在群山之中的碧玉般暖和柔媚,生機勃勃。城外的青石磚道路上馬車商隊絡繹不絕。道兩旁的涼茶鋪裏坐滿了來自東西南北各地的商旅,行人。春天到了,一些嫩綠的小草已壓不住勢頭地破土而出了,傲然立在磚縫之中。路兩旁的楊柳枝已悄然綻出新芽,早開的幾枝桃花份豔豔得如懷春少女般煞是惹人喜愛。二十丈高的巨石城牆上滿是爬山虎漸綠的新葉,偶爾一塊沒被遮住的小角露出裏麵斑駁的磚牆。

這幾日進入城中的人流明顯增大了不少,所以不僅朱紅銅鎖的主城門大開,兩邊的偏門也打了開來供人們進出。進了城門才知何謂摩肩接踵,繁花似錦。街道兩邊賣小吃的,擺攤來個雜耍,吆喝聲,叫好聲不絕於耳。酒樓更是雕欄畫棟,其間是賓朋滿座,頭戴小帽,肩搭毛巾的小二在酒桌間麻利地斟茶遞水招呼客人。不是也會有富得流油的胡商撒下一袋黃金包下整座酒樓供自己觀景休憩,隻為圖個清淨。

陽都城這幾日遠遠超出平時人流量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這一屆的修真大會在這裏舉行,天下百姓擠來隻為一觀修真者施法比試時的風采。

修真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為各門派切磋交流修道仙術之用,采用的是比試之法。由於正道四擘靈吟寺,天隱教,散華門,辟水堂乃曆屆發起之人,所以全天下修道者都趨之若鶩,希望能得名師點化。每屆的頭魁都會由當時的盟主引入門中,有盟主親自教其一試自身絕學,並加以點化。所以說,若自己門下哪一徒弟贏得頭名,不僅此徒可名揚天下,自己所在的門派在天下也可大有臉麵,更重要的是可得別派心法神功,哪怕隻能一窺門徑,但對修道者而言也已心滿意足。於是每一屆的修真大會們各門派都是精英盡出,希望自己門下弟子可以勇奪頭名。

城中的百姓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議論著半個月之後的修真大會,不知誰喊了一聲:“看,天上,是劍仙!”眾人皆抬頭望去,隻見幾道灰蒙蒙的影子正向西南方向疾馳而去。“真的是劍仙,一定是天隱教的劍仙!”“啊,是劍仙,我看到劍仙飛了。”人群中甚至有幾人當即跪倒在地,雙手合十,對著劍仙遠離的方向恭敬地一拜,嘴裏還念念有詞。

百丈之高的天上厚厚的雲層中“刷刷”飛出幾道人影,正是那群百姓所指的劍仙。”

“大師兄,這次我們去和散華,辟水,靈吟的幾位師兄弟還有師伯們開的這個會是幹什麼的呀?”說話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稚氣未脫,唇邊還長著一層細細的絨毛,青色長衫打扮,黑布腰帶,長筒布靴,長發綁得一絲不苟。很明顯對禦劍飛行還不算熟練,一邊說話的同時還要張開雙臂,身體左右搖晃以求平衡。視線從前麵幾位師兄的背影躍過去,他才看見了他呼喊半天的大師兄。急急加了點速度才趕到大師兄身邊。

他口中的大師兄飛行之姿與他相比不知差了多少,整個人是半躺在他所禦之劍上,頭發也不紮起,隨隨便便地披散在雙肩上,一手甚至拎著一個大酒壇,一口接一口的灌著,旁若無人地吟道:“我願撒下百萬錢,隻求能為酒中仙。”

身後一男子“撲哧”一聲輕笑,道:“小師弟,你看你大師兄醉成這樣,正做著他的酒仙大夢,怎會與你答話。”說話的這名男子身材高大,四方臉,眉如英劍,鼻梁挺直,嘴唇微厚,整個人看上去甚有威嚴,但說話卻又平易近人。

小師弟聽罷,一臉無助地看了一眼身後的四位師兄,道:“是,四師兄。但是我們六人受師傅與幾位師伯之命前去與會,但能進議事堂的隻有大師兄一人,像四師兄,六師兄,七師兄,八師兄,你們都不知道,難道就不好奇嗎?”“嘿嘿,子竹小師弟,著你就不懂了吧,”後麵一身材微胖的少年男子追上來說道,“像我,你七師兄,其實也想知道啊,但我懷疑呀,大師兄那天醉兮兮地去議事堂議事,他自己也根本什麼都沒記住。你看看他,一離開師傅,立刻想酒蟲掉到了酒缸裏,樂的沒變了。十五天喝了三十二壇酒。三十二壇那,我說大師兄,你還認識回隱雲峰的路不?”七師兄對著小師弟擠眉弄眼,逗得小師弟咯咯直笑,忘記了方才大師兄不應他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