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小燕子在某個QQ群遇到了一個網友,對方給她推薦了張德芬的一本經典著作,叫《遇見未知的自己》。在看完這本書後,小燕子終於鼓起勇氣找了某位心理谘詢師、進行了三個療程的會麵。到那時候她才知道,自己那段時間為什麼會常常翹課、失蹤以及坐在江邊聽水聲。
因為即將到來的高考,讓小燕子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和規劃;但是由於從小經曆造成的生無可戀和對世界黑色幽默的看法,她並不覺得高考能改變什麼、人生中有什麼值得自己相信、依賴、珍惜並為之奮鬥的。而教室上空彌漫著的、無處不在的緊張感和日複一日備考的沉悶感,加重了她內心黑白世界的衝突,讓她下意識地開始自我窒息、同時不願用理智約束自己。
2013年的時候,當小燕子看《長相思》裏小妖說自己“無力自保、無人可依、無處可去”的時候,仿佛看見了曾經的自己;而相柳遺贈給小妖的那幾句“有力自保、有人相依、有處可去,願你一世安樂無憂”,又是多麼厚重的祝福和相知相惜。
(二)高考、填誌願及錄取的過程
盡管種種波折,小燕子最終還是完成了高考、填報誌願和被高校錄取的過程。
首先,高考三天,小燕子不許父母接送自己,而是住到了離學校不遠的姑姑家。每考一門,都是一個人走路去、然後一個人走路回。到了第三天上午考完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燕子拿著一個裝文具的透明拉鎖塑料袋,目不斜視、直接走進了豆大的雨點中;當走出校門口、路過一堆翹首以待的家長們的時候,聽到一個個聲音傳來:“這是誰家的孩子啊,真可憐啊!”、“是啊,怎連個送傘的人也沒有啊!”
其次,填報誌願是在一種猜謎、賭運一樣的氛圍中結束的。
那年小燕子麵臨的高考政策還是先估算分數然後填報誌願的流程。本來小燕子在家和父母商量好,就填北外或者外經貿;然後,走到校門口的時候,小燕子和爸爸遇到了校長(也是她們班的政治課主任),校長慈眉善目地給小燕子爸爸打氣勵誌到:“你女兒不填糊塗大太可惜了,拚一下吧,進了糊塗大以後人生路途會完全不同的!”
於是,走到教室後,由於聽說北外對女生的身高一般都要求165以上,小燕子的第一誌願變成了糊塗大,外經貿變成了第二誌願。小燕子覺得不妥,拉著老爸的手指不讓,老爸又改回了原來在家商量好的誌願。
鈴鐺這時候已經填報好了誌願,考慮到家庭原因,她第一誌願是北師大,因為據說師範大學可以免學費。
然後,好巧不巧,小燕子的老爸剛出教室門,碰到了他的高中同學、年級的另一位班主任。兩個人聊了聊,隻看到那位班主任大手一揮、豪邁地說道:“填吧!我對你女兒有信心。”
於是,小燕子無知可憐、同時又被虛榮鼓吹得不能自已的老爸又跑回教室,再次修改了誌願,變成:第一誌願糊塗大,第二誌願外經貿。
過了一會,小燕子發現同桌的鈴鐺也想了想,然後把第一誌願改成開始第一屆招生的:T大的日語係。
隨後,這一屆的高校錄取工作也順利結束了。
當然,小燕子沒能考上糊塗大,而鈴鐺則興衝衝地同她的二堂哥(鈴鐺叫:二哥)一起,來到了T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