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升平橋義俠贈劍(2 / 3)

詩曰:

爆竹一聲催臘去,梅花幾點送春來。

郝鸞過了元宵佳節,又對老家人說:“正月將終,我要行走動身出門,你還是怎樣替我作法。”老家人道:“為今之計,隻得與那些受過大爺恩惠的,與他們借些盤費行李衣服才好。”郝鸞道:“怎好與他們啟齒?”老家人道:“相公不必開言,等我與他們說便了。”郝鸞道:“你可就去請他們來。”

那老家人去不多時,請了有四十多位人來。到家中,與郝鸞見禮已畢,依次坐下。隻見眾人齊道:“大爺呼喚,有何吩咐?”郝鸞隻不開口。老家人在旁說道:“我家大爺請列位到此,並無別事,隻因要到河南開封府去,有一親眷,幾年未曾望看。前月有信到此,請大爺前去走走。奈路途過遠,欠缺盤費行李衣服,思來想去,並無別處作法,到是老奴思想到列位身上。大家量力幫助,日後加利奉還。所以請列位來一同商議。”那眾人道:“我等蒙大爺天高地厚之恩,尚且無以可報。”內有一個說道:“我的父母,承大爺多少恩情。”又有一人說道:“我們有了官司,是我大爺救出來的。”眾人說道:“我們的家私情願與大爺分用。”郝鸞道:“列位若說此言,我郝鸞就當受不起,連幫我的盤費分文都不敢領了。”眾人見郝鸞如此之話,便說道:“小弟說話一時唐突,大爺休怪。”小弟們又說道:“我們等大爺動身之時,我等量力而行便了。”郝鸞說道:“承列位雅愛,容日自當並謝。”眾人告辭,說道:“小弟們權且告退,明日即當送上。”郝鸞道:“真真蒙情。”送眾人出門,長揖而別。

且說眾人到一個僻靜所在,通同說道:“這郝兄是個大丈夫。他來日要出門,況且沒有向人開口說過借貸的話。今日我等大家開了名字,一一湊出程儀。”有二兩的,也有送他一兩五錢的,亦有多少不等。登時寫了六十多兩銀子起來。還有些人未曾開寫。眾人各自散去。到次日,總湊在一堆,俱到郝家。眾人道:“蒙大爺吩咐,小弟們不敢違命。”遂將銀子並各人名字開單,放在桌上。郝鸞道:“蒙列位的厚情,我實不過意。”眾人道:“小弟理當奉敬,怎當的此話?”大家朝上一揖,躬身而散。郝鸞的家人把銀子單帖收了。

次日,還有好些朋友聽見郝鸞到開封府去,齊來幫助。郝鸞一一收了,有二百多金。叫家人去備了行李衣服,又借了幾個牲口,郝鸞又謝了眾人,擇了二月初二日起程。眾人備酒與他送行,直到初一日,又買了三牲,祭禮拜辭了家廟,又到墳前祭辭父母。當晚,用下夜飯,又丟了幾兩銀子與老家人,又拜托眾朋友照看他老家人,次日天明,用過了早膳,吩咐老家人:“我去之後,用心好好照管門戶,我多至半年,少則兩三月,就回來了。”那家人道:“不必大爺吩咐,我自然小心領命。大爺路上須要小心。”便把行李牲口備辦成了,郝鸞把銀子收在身邊,腰中掛了龍泉劍,那兩口寶劍收在行李之內,跨上了牲口,奔河南開封府而去。

一路曉行夜宿,非止一日。那日,到了河南開封府。進得城來,尋了下處,進了客店,便把行李叫人搬進客店。店小二拿了一壺茶來,說道:“相公用飯?”郝鸞道:“取來。”小二取了酒飯,郝鸞用過,小二取去。一宵已過,到了次日,郝鸞來到街坊,尋訪英雄。雖有幾個人,入眼不上。又訪了幾日,並無一人。

一日,站在店門口,便問小二道:“這裏可有甚熱鬧所在頑頑嗎?”小二道:“相公要頑去,出了西門,不上二裏路,有一爭春園,裏麵百花開放,何不去飲酒散悶?”郝鸞聞言此處卻有頑處,便將房門鎖了,叫小二:“看好了房門,我去去就來。”郝鸞出了店門,奔爭春園而來。隻見頑的人三三兩兩而去。郝鸞隨了眾人夥內,行走有二裏路,遠遠望見園林,隻見掛著一麵白粉的招牌,上寫著“爭春園”三個字,內裏共有三十多座亭台,兩邊數不盡的樓閣。當中有一個小亭子,上寫著“四賢亭”三字。郝鸞便走上亭來。當中一張八仙桌子,八張椅子。就在椅子上坐下。隻見一個書童掃地,他就放了笤帚,在爐上泡了一蓋碗細茶,捧到郝鸞的麵前,叫聲:“爺請茶。”郝鸞認是園內倒來的茶,一飲而淨。將碗放在桌子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