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3)

烈日曬得老臘樹的葉子微微卷曲,地上曬的稻穀金黃發亮,漢子們一擔又一擔地將剛剛打下來的濕漉漉的稻穀撒在曬墊上。頃刻間,有如熱鍋裏倒了一勺涼水,熱氣升騰發出吱吱的響聲。穀子在炎炎烈日下,曬得在席子上亂蹦。張氏與環兒拿著曬穀耙不停地摟去早已幹枯了的稻草。老夫人頭頂一塊汗巾,汗流浹背地一粒粒地扯下幹草上的剩穀。

大官人坐下老臘樹下,腳邊放著一壺涼茶,手裏搖著蒲扇,嘴裏喊著:“都快過來喝茶,都別中了暑氣,冇瞧見,臘樹葉子都曬卷了嗎?”見沒有人動,起身倒了一碗涼茶,畢恭畢敬地喊道:“娘,快喝口茶,我扶您去臘樹底下歇歇,這正午的太陽太毒。”

老人頭都沒抬,有氣無力地說道:“曬穀場上撿一粒得一粒,種出一粒穀多不易呀,你不用管我,要是不怕熱,就去壟裏看看我孫子他們割完了沒有,這大熱天的在田裏蒸著,可真是難忍囉。”

大官人應著:“就兩塊田,四五個人割的割,拌的拌,該冇多少了。你不用擔心,後生要吃些苦才能立業成家。再說,這屋裏也該是他們擔心的時候了。”

“你還是去瞧瞧吧,可別曬暈在田裏。兩個都是書生,冇吃過那麼多的苦。”

“好,我去。”

大官人剛起身,謝九爺還有身後跟著一老一少兩個女人,已到了臘樹下。大官人轉身一見,抱拳施禮笑著問道:“這是哪陣風把九爺吹來了,來了有時辰了吧?”

“哦,沒多久。見你正和老夫人說事,不好打擾。”

“看你見外了不是。快請坐,喝口茶。環兒,快去燒火做吃食。”

張氏放下手裏的曬穀耙,笑著迎過來,給九爺道了萬福。笑著拉起那姑娘的手,打量了一番,讚道:“瞧,這姑娘出落得多水靈呀!莫不是九爺家的千金嗎?”

“哪裏呀,這是我上回跟官人說下的,我家老十一屋裏的妹子——巧鳳。跟我過來認認門,不知官家屋裏……”

張氏打斷了他的話,道:“這麼好的妹子,隻怕我屋裏那兩個傻子哪個能上妹子的眼。”

彭氏也放下了手頭的活,細細打量一番謝九爺領來的這個叫巧鳳的妹子。隻見她個頭不高,盤著高高的雲髻。一身粗布衣裳剪裁得合身,針線細而密實,衣角繡著花邊,胸襟上還繡著一大朵芍藥,色彩搭配得豔而不俗,腳上穿著一對繡鞋。麵相慈善,小臉白淨又透著粉底,靦腆地一笑露出兩個小酒窩。胸脯緊緊地包裹著一起一伏,細細的腰肢後頭翹著一方肥大厚實的屁股而不失其美。

謝九爺見彭氏一直盯著巧鳳看了許久,開口道:“我屋裏巧鳳冇出過門,冇見過世麵”,“快去,見過大太太”。

巧鳳放下一直玩著衣邊的手,走到彭氏跟前道了萬福,臉上微笑著,說道:“見過太太。”

彭氏笑著回道:“瞧,這妹子多有禮數,免了。”上前一步,拉起她的手打量著。“哎,還別說,這妹子還真生了一雙富貴的玉手。你看這手,細滑而又有厚厚的肉,將來準能找個好婆家。誰家討了這妹子真是福分。”

謝九爺哈哈地笑道:“這不,都進了你屋裏的門了嘛?”

“那還站在這裏曬麼子?都屋裏請!”

大官人也一個勁地招呼著九爺:“都屋裏坐,屋裏坐。”

張氏走過去,扶起老夫人,耳語了幾句。老夫人笑著點了點頭,起身對著眾人道:“有客自遠方來,都快屋裏請!我說嘞,今天太陽咋那麼好!大清早花喜鵲也一個勁地在臘樹上叫。這不是應驗了我屋裏要添口呀。好事,好事!環兒,環兒,你快去壟裏喊你兩個兄弟回來歇會兒。就說,天太熱,回來吃了飯再割。”

“好嘞!”對著張氏做了個鬼臉,湊到張氏耳根前,笑道:“我就說二姨娘給你兩個找了一個妹子。”

張氏聽了,臉一沉罵道:“敢,可不許胡說,千百年的好事,當不得兒戲。”

環兒早已沒了蹤影。

大官人將謝九爺讓到了神龕下落座,張氏將老夫人扶上椅子,巧鳳懂事地給老夫人請了安道了萬福,彭氏上了茶,眾人寒暄著聊著家常。

張氏一邊給老夫人打著扇,一邊漫不經心地問巧鳳娘:“屋裏的田割下了麼?巧鳳兄妹幾個?”

“哦,我屋裏冇幾塊田,他爹前幾日就帶著孩子割了。”

“收成還好吧?”

“還成,拌了十幾擔穀。”

“嗬,收成那麼好,田不少呀!”

“都是些薄田,靠雨水吃飯。”

“巧鳳頭上都是哥哥嗎?”

“哪有呀,她前頭是姐,後頭才帶個崽來,姊妹四個,這妹子排行老三。”

“哈哈,你可真有福氣。”

“快別這麼說,哪來的福氣,隻是圖個人多。”

“那是,鄉裏人討生活要勞力多,才不受欺負。”

環兒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揚著手扇著風,嚷道:“這鬼天氣,可真熱死我了。”提出桌上的茶壺倒上一大碗,脖子一仰一飲而盡。印科跟腳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