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曹尚書服了這年輕解縉,一班老臣不信,都想親自考校考校。一天,朝中不少老臣以請曹尚書為名,也請了解縉作陪。席間,一位老臣提議,以對對聯作行酒令,對不上者罰酒一杯。他們想難一難這個年輕官,也讓曹尚書看看“我們的厲害”。
一位老臣舉杯對解縉唱道:
馬過木橋蹄打鼓;
解縉也舉杯應道:
雞啄銅盆嘴敲鑼。
曹尚書大笑:“對得好!”那老臣被罰酒一杯。
又站起一老臣,指著牆上的《瀑布伏虎》國畫,道:
百丈飛泉,無聲也震穀;
解縉馬上回道:
一隻伏虎,不嘯也驚天。
“好!好!”曹大人又高聲叫好,那位老臣也被罰一杯酒。
這時又起來一位老臣,可能喝了點酒,不勝酒力,有點失態,洋洋自得,把衣服也脫掉了,活像一個拚命的光棍一樣,略帶怒色地大叫道:
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
這個出句是暗譏解縉竟敢在眾人麵前拔尖。
解縉一時也不好定奪,是針鋒相對呢?還是退避三舍呢?大家看解縉一時無語,認為解縉對不出,就齊叫嚷:“快對!快對!”解縉無奈,隻好不客氣了,道:
月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眾人聽了,個個啞口無語,把那個脫光衣服的大臣弄得麵紅耳赤。曹老尚書高興得大笑:“喝酒!喝酒!”以解窘相。
最後一位中年大臣出場,指著窗外花園道:
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此聯難度的確很大,“蒲”和“桃”可諧音為“葡萄”,這三種葉子又可分為草本和木本植物。也就是說,前兩種植物諧音為第三種植物,要求下聯也必須有這種特點。
解縉略一思索,也指花園道: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此下聯對得如此巧妙,“梅”和“桂”兩種植物諧音出第三種植物“玫瑰”,又分別是春天和秋天開花。群臣聽後無不讚歎,遂對解縉肅然起敬。
解縉看看一班老臣都敗在他手下,自己也過意不去,遂拿起酒壺為老臣們敬酒,並連連道歉,高唱一聯曰:
老樹參天,引嫩藤攀枝直上;
小童學路,隨長者攜手向前。
這副對聯自喻一棵嫩藤,須仰仗著老臣們這棵大樹求得進取,還把自己比作小兒童學走路,還得靠老前輩們幫助才能向前進。老臣們聽了很高興,從此,不但不妒忌解縉,而且經常在皇上麵前誇解縉如何如何有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