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恐龍的發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對恐龍的認識中也曾經出現過很多可笑的錯誤。曼特爾就在恐龍骨骼複原時犯過一個錯誤,使得恐龍一時間被“整容“成了犀牛。
1834年,在英國的梅德斯通礦井中人們發現了一塊大石板,上麵鑲嵌著許多禽龍骨骼。在朋友的資助下,曼特爾以2500英鎊的高價買下了這些化石。他用3個月的時間把它們修整出來,並根據這些不完整的骨骼,給禽龍畫了一張複原圖。本來禽龍的拇指為釘狀指,那時他卻錯當成了一隻角,把它放在鼻子上。霍金斯複原的禽龍,也在鼻子上長了角。歐文曾經擔任過皇家醫院的外科醫生,他根據曼特爾的複原圖,也搞錯了釘狀拇指的解剖部位。這麼一來,禽龍像犀牛,而不像恐龍了。
1830年開始的英國產業革命促進了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曼特爾在發現禽龍之後,又於1833年發現了林龍,以後又在英國陸續發現了鯨龍、槽齒龍等,為滅絕的爬行動物建立一個統一的名稱打下了基礎。
1842年,在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工作的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創建了“恐龍”這一名稱。他主要是想概括當時已被發現的一些個體較大、像蜥蜴那樣的古代爬行動物。應該說,歐文這一舉動為後來研究恐龍打開了一條通道,他在科學史上是成功的。由於當時發現的恐龍不多,歐文心目中的恐龍與我們今天認識的恐龍還有一段距離。在歐文看來,恐龍是一種既像蜥蜴和蟾蜍又像哺乳動物的碩大無比的野獸。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在那時最完整的恐龍骨架就是禽龍,而且曼特爾的複原像又有些錯誤。
1854年,在歐文的指導下,擅長動物畫的畫家和雕塑家霍金斯複原了幾種恐龍的塑像,他們在倫敦的帕克斯頓水晶宮以及後來的海德公園展出了禽龍、巨齒龍和林龍的複原像,但它們看起來很像犀牛。同時展出的還有空中飛翔的翼龍以及海中的魚龍和蛇頸龍。這些前所未有的陳列品,把人們帶到了遠古時代,令人耳目一新,一下子轟動了歐洲。1853年除夕,歐文和霍金斯在一條複原的禽龍身體內舉行了新年宴會。有21位貴賓參加了這次盛會,歐文坐在首席,巴克蘭、居維葉、曼特爾等都出席了這次宴會。大家頻頻舉杯,開懷暢飲到深夜,齊聲高歌霍金斯複原遠古生命和豐功偉績。後來,這次聚會成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在恐龍的發現過程中還有很多巧合的事件,由美國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主持的中央亞細亞考察隊的領導人是羅依·恰普曼·安德魯。他按照該館館長、古脊椎動物學家奧斯朋的指示,於1920~1930年間到蒙古戈壁灘去尋找人類化石。奧斯朋堅信中亞是人類起源的發祥地,但遺憾的是考察隊始終沒能找到人類化石,而大量的哺乳動物,特別是恐龍骨架以及恐龍蛋的發現,卻成了恐龍研究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安德魯此後一直資助著大量的恐龍考古活動。
1947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哥斯特牧場出土了第一具完整的虛骨龍骨架,這是由1905年出生的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艾德溫·柯伯特發現的。
他注意到兩頭成年恐龍的胃裏有好幾具幼年恐龍的骨頭,最初看起來好像是媽媽懷著沒有出生的恐龍,然而從幼龍的體積看來,更像是被自己的父母吃掉的……